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分析

来源 :当代经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ans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际间的交流和沟通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随之而来的是文化产业领域的全球化日益渗透,特别值得关注的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
  [关键词]全球化 文化产业 精神生产 美国文化 文化安全
  
  一、经济全球化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机制进入精神生产领域,这一趋势早已成为必然。马克思、恩格斯早已提出了两种生产观的理论:“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曾提到一定的精神生产由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的。“从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产生:第一,一定的社会结构;第二,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人们的国家制度和人们的精神方式由这两者决定,因而人们的精神生产的性质也由这两者决定。”要研究精神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例如,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对于精神生产力的含义,人们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精神生产力”就是指人们生产精神产品的能力,这些精神产品包括“知识、文艺作品、宗教观点,哲学观点等;有人则认为,“精神生产力”是指生产力中的精神因素,是人类征服自然的精神力量,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而我则认为恰恰正是这两种人的不同看法才揭示了精神生产的真正科学内涵。随着国际间的合作研究日益密切,特别是在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精神生产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过去生产者也是掌握技术者素质的构成。使技术者与生产者分离,随着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转移到科学技术行列,知识的增长明显加快,知识的生产率和传播速度大大提高。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全球互联网的建立,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也日益国际化。所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精神生产的增长速度超过物质生产的增长速度,知识经济使人们看到科学知识、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力和推动作用,可见文化产业的全球性发展是不可阻断的。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美国、德国、印度等国家,其文化产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上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要首推美国,据美国政界人士说,现在美国最大的出口物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美国文化,这的确是精神生产的国际化和增长速度远远快于物质生产呀!美国商业部编制的《美国产业与贸易展览2005》的年度报告中,分行业就文化产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作了概述:在娱乐业方面,美国消费者用于娱乐业中的电影、家庭电视、录制音乐等方面,国内市场总开支,2004年达到490亿美元。此外,在出版社与印刷业中,美国印刷与出版业中的报纸、杂志、书籍与贸易宣传材料等销售额在同期达到了2000亿美元。由此一项就可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看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消费的观念将从物质需要转移到文化需要,从科学和技术转移到情感逸闻趣事。在新的21世纪,人类的经济活动已经逐步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这是一个文化与经济密不可分的时代,文化本身成为一种市场,一种可为经济带来高额利润的消费市场,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打歌。
  
  二、全球性的精神产品中正日益渗透着美国文化
  
  与此同时,不仅美国的文化成为经济的主打歌,其他各国也不乏其例地溶入到精神生产的全球化当中。《飘》这部长篇小说是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于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出版的,后被改为《乱世佳人》。它充分反映出了当时美国时代精神的精华,文中反映的是美国内战时期,人们对于和平自由的渴望,对重建家园的热切期盼,对人性的深入思考。这部伟大的精神产品在当时一经出版,就产生了极大的轰动,并被译成了39种语言,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到美国精神的实质,以及美国深层文化的建构,可见语言正是文化的载体,是实现精神生产全球化的有力途径。精神产品传播的实质并不像幽灵一样的客观精神在世界上到处游历,抓住它所遇到的每一个人,而是人与人之间借助于一定媒介进行的思想精神传递。存在于创造者思维中的精神,借助于媒介又存在于接受者的思维之中。记得马克思曾提到过“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正是作者玛格丽特在当时美国文学氛围的影响下,借助《飘》这部作品为媒介,将她对美国精神“人应当自立自助”传递给读者的。玛格丽特对美国精神的深入理解和诠释,正是通过《飘》与读者进行了思维的交流与沟通的,而女主角斯佳丽正是作者的代言人。斯佳丽这一形象之所以,以其巨大的人性魅力征服了众多读者,原因就在于她的那种人性中的坚不可摧的生存欲,那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大的欲望。当人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其首先就会做出选择生存欲而抛弃选择其他的一切欲求。在生存方面她的成功就在于不管生活环境如何恶劣和艰难,她永远不会向命运低头,总能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永不屈服的精神战胜一切,这是她最令人佩服的地方。她浑身散发着自英国清教徒们第一次踏入北美大陆的第一天起就不断战胜困难、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无畏精神,同时也预示着美国内战后重建家园,创造美好未来的坚强决心和意志。如果说中国人的显著特征是重伦理的话,那么西方人的显著特征就是重自由。马格丽特的这部巨著可谓美国精神生产的全球化传播与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我们再来看一看票房收入达到20亿美元的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实际上也是一项全球性的精神产品,它是由7个国家的30多家公司共同协作完成的。美国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已覆盖全球市场,《泰坦尼克号》中的特技制作包含了有16家多国中小技术公司协助的Digital Domain公司,正可谓精神生产全球化的推广,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手段的重要性。
  在充分看到全球化合作的同时,全球化市场的激烈竞争也不容忽视。据资料表明,仅从1986年到1990年的4年间,在美国产权市场上被出售的独立电视台和电视台集团就达到400多个,相当于全美3/4的电视台一次所有权。再来看看法国,一个出版集团Cite的65%的股份被法国通讯公司和电子公司所掌握。另外法国公用事业,建筑业和通讯业的巨头CGE公司投资控制了世界第五大综合出版集团哈瓦斯集团30%的股份。再如法国著名出版集团Hacheue股份的50%为法国经营航天、通讯和高速铁路业的马特拉工业大财团所购买,后者投入了大约20多亿美元。可见,从美国电视公司的市场化,到法国文化产业部门参加市场交换,不难看出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是何等的激烈。
  
  三、美国文化产业日趋发展的同时文化安全不容忽视   
  美国文化产业的高度发展,也必将对各国的文化安全带来极大的冲击。所谓“文化安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安全,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基本内容的意识形态的安全。文化安全,是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等等在内的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政治、经济、国防、社会安全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历史的经验教训表明,一个没有文化安全、没有意识形态防线的国家,往往会自乱阵脚,不打自败。那么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美国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全球化传播的同时,我们理应加强我们的意识形态防线,从中分辨出哪些是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而哪些则是披着友善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外衣,实则是赤裸裸的对他国文化安全的颠覆的行为和企图。所谓“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和广阔外延的政策过程系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胡惠林提出的,主要研究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如何维系本土文化的主体地位。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文化产业安全面临着极大的威胁和挑战,其主要来自于“文化殖民主义”、外来文化资本的挑战、信息、网络化的影响及信息传输技术优势妨碍、限制,有时甚至压制和破坏其他国家对信息的自由运用,甚至利用信息把本国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强加于别国头上,以谋求通过政治军事手段以得到其梦想的霸权利益。为此,国家利益是国家全部战略的核心,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是文化安全系统的核心发展战略目标。它是一个国家维护和创造本国大多数居民共同生存和发展全部需求和意志的集中体现。
  当今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不能摒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但是,在全球化浪潮日益冲击的今天,如何继承本国的传统文化,抵制他国文化霸权主义的侵袭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然而,当今的世界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各种文化思想相互碰撞、相互吸纳,既有渗透又有抵制,既有融合又有扬弃,这原本是理应提倡的现象,我们借鉴,博采各国文化之长,革除、摒弃本国文化之弊,也是毫无疑问的。但问题在于少数一些西方敌对势力,以及文化霸权主义国家凭借本国经济政治实力带来的文化强势,通过各种方式、采用各种手段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企图冲垮我们意识形态防线,让我们抛弃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进而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抵御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侵犯,确保我国的文化安全。由此,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加大对保护文化安全系统的力度,对于推进精神生产全球化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稳步发展,将做出重要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 当前,财政改革已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对财政队伍的工作职责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以人为本,加强新时期基层财政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提升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树立为国聚财、依法理财的责任意识及服务意识,是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财政杠杆作用的力量之源。  [关键词] 基层财政队伍 学习教育 务真求实 廉政    财政队伍是财政工作的核心力量和生命所在,财政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都必须依靠一
【摘要】新关联方关系准则内容描述更具体、客观,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扩大了关联方关系的外延,对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披露事项作了具体要求。本文对新旧准则变化部分作一比较。  【关键词】新旧准则 关联方关系 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由财政部于1997年5月发布,2001年12月颁布的《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2006年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并将于2007年1月
土木工程专业作为工科专业,是距离实际应用最近的专业之一。实验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定常规教学计划。为保障土木工
【摘要】财务信息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重要信息,同时也是社会了解企业及企业纳税的重要依据。财务信息失真势必扰乱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本文试就财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止财务信息失真的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财务 财务信息 失真    所谓财务信息失真,是指财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投资者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财务信息差错和虚假是财务信息失真的两种主要表现,但却是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