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人工心肺辅助装置的体外生物相容性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N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便携式人工心肺辅助装置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 应用肝素涂层中空纤维氧合技术与磁悬浮离心泵装置整合构建小型化、便携式心肺辅助装置.采用红细胞压积30%的牛血进行体外生物相容性检测,分别在0.5~5.0 L/min流量运转检测装置流入道及流出道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计算装置氧合效率.并在4.0 L/min运转24h,每4h采样检测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评价装置溶血性能并检测血小板激活率.转流结束后行中空氧合纤维取材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及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评价细胞黏附情况.结果 装置流出道氧饱和度在各流量点均保持98%以上,氧合效率与转速及流量呈正相关(P<0.01).在4.0 L/min装置运行24h,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均在20 mg/dl以下,血小板激活均小于8%.24 h后,氧合纤维表面血细胞沉积不明显.结论 应用肝素涂层中空纤维氧合器与磁悬浮离心血泵构建便携式整合动力氧合装置,体外生物相容性可靠.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姜黄素(Cur)对大鼠体外循环(CPB)所致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 实验用SD大鼠5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CPB组、CPB+ Cur剂量分别为
SBM002真对数放大器是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二十四研究所研制的新产品,主要用来处理接收机所接收的大动态输入信号,当输入信号较小时,该电路对其进行高增益放大;当输入信号较大时,该电路处于
盛夏,西湖畔,荷香四溢.第四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大会暨2014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于7月25日至27日在美丽的杭州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省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上海市医学会
期刊
期刊
叉头框基因家族蛋白N1(FOXN1)和B淋巴细胞趋化因子1(BCA1)是近年发现的2个与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MG)相关的细胞因子.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期刊
分析了公钥基础设施PKI的三种信任机制,指出PKI的核心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信任,带有交叉验证的等级层次PKI模型是一种较好的PKI体系.
在科学技术和经济不断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得到飞速发展,其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新的展览中心、高楼大厦、公路、桥梁、铁路、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
期刊
目的探讨脑死亡供者(DBD)肺移植近期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接受DBD肺移植的17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受者均为男性,年龄(60±7)岁,原发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例,特发性肺纤维化5例,矽肺1例。16例接受单肺移植。分析肺移植受者术后肺部感染、支气管吻合口并发症、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急性排斥反应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的发生率,
继电保护装置对于供电系统的保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就决定了它能否能起到对供电系统的保护作用.所以在发展供电系统的同时,对继电系统保护也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