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从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第二,从训练学生善思善问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第三,从突出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第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现象;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123-02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学应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
  累,具备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理解与表达交际能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语文课堂教学走进了一个误区,如不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现象之一:感知文本零碎散乱,思维训练紊乱无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是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感知文本,而是喜欢直接领悟文章语句的内在含蕴,把文本搞得支离破碎。如在初读课文时,“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在所谓的研读课文时,“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在解决问题时,“请同学们小组展开讨论。”学生各自为阵,你读喜欢的这一句,他读喜欢的那一句,你谈对这一句的理解,他谈对那一句的理解,尽管课堂气氛很是热闹,学生发言的面也很广泛,还美其名曰“实施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其实,这种表面热闹的背后,隐藏的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严重丧失,隐藏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在含蕴理解的不到位,隐藏的是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的停滞不前。长期以往,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现象之二:串讲串问,认识浅尝辄止
  串讲串问,这种教学方式依然在肆意泛滥。教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问,学生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答,教学过程很是顺当,学生思维没有阻隔,学生成了答问的机器。这种教学方
  式使人担心的是,学生读书一旦没有了教师的提问,学生自主阅读将处于一种怎样的水平状态?担心之二,这些学生不需要经过认真研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到现成答案,这些问题“问”的价值究竟有多大?无庸质疑,这种浅尝辄止“串讲串问”的教学方式将严重阻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现象之三: 忽视语文学科特点,一味挖掘教材思想性
  语文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大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又自觉不自觉地走进了这一误区。如:第十二册教材《一夜的工作》,写周恩来同志一夜工作的辛苦和生活的简朴,赞扬了周恩来同志为国为民辛劳工作的伟大精神。教师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就问学生:“我们要学习周恩来的什么精神?你怎样用实际行动学习这种精神?”整堂课成了具有浓重色彩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学生脱离了对具体语言文字的感悟,思想道德教育也就缺少了根基,也就不可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有力的震撼。像这样,语文课没有上好,思想品德教育也没有成效的课并不少见。
  如何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真正的培养?
  一、整体上感知文本,从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学生学习知识,必须要求他们掌握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而不是七零八碎的片段。在阅读文本中,每个文本都以其独特的异质成为各自独立的个体,它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并且是作者心灵世界的描述和摹写,是作者人生观、世界观的外在显现。整体感知文本就是对文本不同层面的整体进行考察与理解。主要在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中心)、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特点等几个方面。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问“写了什么”的问题,首先要判定文章的文体,是叙事还是写景,是议论还是说明。不同的文体考察的要点也不同。叙事性的文章一般是对事件的概括,重点是确定记述了几件事件,每件事情都尽可能把记叙的要素
  交代清楚。写景抒情类的文章要概括出写了哪里的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流露出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议论文就要确认好论据,说明文则要注意说明的对象和特征。
  把握文章在中心,就是要知道文章“为什么而写”。针对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来说,主要就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阅读,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调、感情倾向,特别注意在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句以及开头的总提句和结尾的总结句,有时原
  文句子就可以很好地概括作品的中心,也有时需要我们自己组
  织语言加以概括。至于议论文和说明文相对单纯,主要是找到中心论点和说明的对象与特征。
  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特点,就是知道文章是“怎么写的”。就叙事类文章来说,首先要把握记叙的顺序,有的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有的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有的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安排,符合“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还有的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另外文章的线索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要确定好文章是按照“事”、“物”、“人”、“情”中的哪一类线索安排的,找到贯穿全文的关键词句,就会有所发现。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各个内容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写景类文章还要特别注意从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来分析。
  二、把握文本核心内容,从训练学生善思善问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学生探究文本是要围绕问题来展开的,关键的是“问题”从何而来。是老师提供,还是由学生自主产生?我的观点是:问题要从学生中来。因为问题是从学生中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了学生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做起来往往就更主动,效率就更高些。当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在把握文本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筛选,筛选出“共性”的问题,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再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研读课文、查找资料、分工协作自主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学到思考和提问的方法、技巧并品尝到学习的艰辛与快乐,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三、从突出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学科是一门专门培养语文素质的基础人文学科,而培
  养语文素质或者说语文素养的养成,正是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所以,语文课程的教学应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因此,进行语文课程教学,必须以“语文素养”为核心。这种“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个性化的过程和目标,它与其他课程共性化的过程和目标中的“人文素养”有区别。作为语文课程的个性,它必须以“语文素养”为核心,这样,我们才不会将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和目标无限扩展为涵盖浩渺的“人文素养”,将许多其他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硬拉到自己身上。
  四、走出教材,走向生活,让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走出教材,其实可在课内进行,也可在课外进行。从课内来说,在案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科学地选择一些迁移练习,以加强课内知识的反馈与运用,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从课外来说,应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实践。我们常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这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一切可用的资源给学生创造“语文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课前5分钟演讲;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利用现代网络进行探究性学习……就这样,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氛围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从而喜欢学语文,乐于学语文。
  当然,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绝对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这需要我们语文老师长期不懈地努力和追求,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其他文献
在分析通信和电子信息专业系列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强计算机技术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中的应用 ,并指出计算机实现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途径。 Ba
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我国的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学前教育的关键内容是铸就幼儿完整的人格,现代化学前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培养思维能力突出、具备现代化认知能力的
加强安全管理发展漓江旅游黄俊(桂林港航监督处,广西541001)几年来,我们根据交通部提出的"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的要求,改变过去单一监督管理为既监督又服务,促进了漓江旅游运输业的发展,旅游人
高中语文教学是现代化高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于高中教育教学的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高中教育教学中,随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传统的以“书山有路勤为径”为指导
关键词:男才女貌;关键词:玩票;关键词:偶像
【摘要】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生活经验不足、写作能力有限,很难达到老师的要求。本文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是要注重平时积累;其次是课堂上所创设的交际情境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置身其间的学生们能够十分便捷地调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第三,要减少作文的限制,大力提高自主写作、乐于表达的问题;第四,注重作文的评价。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积累;调用;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
相声演员出身的赵保乐,如今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精彩十分”栏目的主持人。除了主持节目,他还写剧本、演小品、客串情景喜剧。生活中的赵保乐,不仅多栖,而且“多情”。听他们夫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人们对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同时,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小学的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