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会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真相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jie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信说法:
  下班后和家人或朋友吃着美味的小龙虾,喝着冰凉可口的啤酒,成为许多人最惬意的时刻。然而,近年来关于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的种种传闻,使人们对这种美食存有不少顾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否与吃小龙虾有关联呢?
  专家解读: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由于挤压、运动、高热、药物、炎症等原因,导致横纹肌细胞破坏、崩解,临床可表现为受累肌群的疼痛、肿胀、压痛及肌无力;进而产生全身不适、乏力、发热、心动过速,少尿、无尿,黑茶色的肌红蛋白尿等症状。
  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创伤性,指任何原因造成的大面积肌肉损伤或缺血,均可导致横纹肌溶解,包括直接和间接损伤。第二类是非创伤性,主要包括药物、毒物、过度的高温、感染等。日常生活里主要是第二类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较为多见,如降脂药、农药、重金属汞、中暑等原因所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症时有报道。那么,让我们看看广受食客喜欢的小龙虾是上述原因之一吗?
  2010年8月,南京等地出现疑似食用小龙虾引发横纹肌溶解症及急性肾损伤的多个病例,被媒体称为“龙虾门事件”。专家对搜集到的样品进行了包括致病菌、重金属、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激素、寄生虫、藻类毒素等各种检测分析,并未发现异常,也没有找到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物质,最终这一事件被定性为“哈夫病”。哈夫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症,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没有明显的规律。
  由此可见小龙虾与横纹肌溶解症直接关联的证据并不充分。虽然间断有因食用小龙虾而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报道,大众也不必“谈虾色变”,对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有所认识即可,如出现肌肉酸痛、肌无力等表现,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血清磷酸激酶,血、尿肌红蛋白,及早诊断和治疗。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畜禽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畜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许多
家禽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接种许多疫苗来预防疫病,接种疫苗本身对家禽是一种应激反应,比如说滴眼和注射疫苗需要用围栏把家禽圈起来,单个进行接种;饮水免疫需要先断水2~4小时,这
[编者按]:缪宪纲先生于2005年9月12日~13日,特地从加拿大经广州来到本刊编辑部,就"全球性禽流感疫情发生的原因,家禽繁育体系与禽流感发生的关系,我国家禽繁育体系的过去、现
为探讨早产儿与宫内感染性肺炎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患病时的临床表现,现将 我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9例分析如下。临 床资料  一、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为胎龄<37周的早产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儿科常见病,发病率在20%左右,近年渐增,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RRI是一症候群,患儿机体免疫力低下作为主要致病因素已得到公认,但也有文献报道
某场2005年春季引种四川白鹅1日龄苗鹅1000多只,通过精心饲养,从育雏到开产基本正常,种鹅开产前接种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小鹅瘟、蛋子瘟(大肠杆菌)疫苗.秋后开产,其种蛋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