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m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外语教学应该运用多种方式将语言形态的教学与相关文化内容的教学融为一体。本文分析了中学交际文化教学的内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言 文化 交际文化教学
  由于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忽视交际文化教学,导致很多人在与外国人交往时,总是习惯性地用中国式的思维来思考。如一位大学生当外宾向他致谢时,回答说:“Don’t be polite!”这位外宾一头雾水,心想,“我是要感谢你,你怎么要我不要讲礼貌?”还有导游或饭店服务人员接受外宾道谢后,往往说:“ It’s my duty.” 或是 “This is what I should do.”这在中国人看来是谦逊的答礼,然而在外宾看来,这句话却暗含这样的意思:我并不乐意这样做,但这是我的职责,所以我不得不做。这样的回答难免引起对方的误解。所有这些交际障碍都与外语教学中的交际文化教学有关。
  一、语言与文化的统一
  文化是一个内涵很广的概念。跨文化交际学家布朗(D. Brown)曾指出:“文化是占据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共同所有的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集合体。简而言之,就是在碰到生活中的问题怎么办?《现代汉语词典》(1980)给文化作了如下定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胡适先生就曾强调过:“我们学习西洋文字,不单是要认识几个洋字,会说几句洋话,我们的目的在于输入西洋的学术思想,所以我认为中国学校教授西洋文字,应该用‘一箭双雕’的方法,把‘思想’和‘文字’并教”。胡适先生的思想道出了语言与文化的天然关系。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续下来的各种做法与信念,这些做法与信念的总和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另一方面,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语言是文化传播和继承的重要手段,人们只有通过学习语言才能了解和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文化,从这一点上讲,语言习得的过程即是文化习得的过程。语言的发展有利于文化向深度发展;而文化的不断发展,则对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 交际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同的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不尽相同,它们的个性无时无刻不在给跨文化交流设置障碍。正如沃尔夫逊(Wolfson)说的:“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英美人士比较容忍外国人在发音与句法方面的错误,但违反谈吐规则却会被视为无规矩”。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才,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的注意语言诸多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胡文仲教授曾经指出:交际能力包括两个方面,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社会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我们不仅要培养双语(bilingual)人才,更要培养双文化(bicultural)人才;他们不仅具备熟练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还应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跨文化事务中能够对语言运用自如。
  交际文化不同于知识文化,它是指直接影响交际,甚至引起交际中误解与冲突的社会文化知识,是隐含在语言系统中,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是非标准、社会习俗、心理状态,以及思维方式等跟语言理解和使用密切相关的一种特殊文化因素。
  三、 交际文化教学的内容
  1.语言的文化内涵。事实上,我们把生活经验变成语言,并给语言加上意思,是受文化的约束和影响的。英汉两种语言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有一些词语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或感情色彩却大相径庭。因此外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义、句义,更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一种情况是单个词的多重意义及特殊文化内涵。如blue最基本的意义是指蓝色、蓝色的,但在英语文化里blue经常和“忧伤”、“忧郁”联系在一起。如in a blue mood就是指“心情忧郁”;blues即指一种缓慢忧伤的黑人歌曲;另外,blue还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贵族,因为blue—blood即为“出身高贵的”。
  第二种情况是词汇的褒贬义在不同语言中有偏差。如“狗”在汉语中往往与贬义联系在一起,素有“狗仗人势”、“猪狗不如”、“狼心狗肺”、“狗腿子”之说。而在西方人眼里,“狗”却是忠诚的象征,用dog来比喻人是褒义的。如有个高级皮包的品牌叫Lucky dog, 意为“幸运儿”,而我国商场售货员却往往称其为“幸运狗”;他们用dog tired来形容一个人疲惫不堪时,带有同情、怜悯之意;还有句谚语说:Love me, love my dog,即“爱屋及乌”的意思。另外,很多西方人喜欢用小动物的名称来称呼自己喜欢或和自己关系比较亲密的人,如称呼身材娇小的人为mini mouse。而中国人对“老鼠”这种动物往往持厌恶的态度,这在汉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贼眉鼠眼”、“鼠辈”、“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等等。若是哪个中国人被别人称为“小老鼠”,他一定会很生气。又如,我国产的“白象”牌电池曾是我国最好的电池之一,而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却指无用且价格昂贵的东西。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英语词汇有强烈的褒贬意义,但在中文里却是中性词。如:authorities (当局),propaganda(宣传)。
  第三种情况是英语中某些短语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学生对其一无所知的话,就很难将这些短语的字面意义与实际含义统一起来,也就不能灵活自如的运用这些短语。如 the last straw其实出自于谚语It’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据说骆驼的最大负载量为1200磅,超过了这个量,即使只是一根稻草的分量,骆驼也会无法承受。人们将这个短语引申为 “使人无法承受的最后一击”。又如The heel of Achilles 这个短语,字面意义为“阿基里斯的脚踵”,引申意义为“某人的致命弱点”。希腊神话中神祉阿基里斯的母亲为了让儿子练就一副无懈可击的体魄,从他小时候就将他倒提着浸入神水中。然而因为脚踵没有浸入其中,就成为他的唯一的同时也是致命的弱点。如果不知道有关这个短语的一个神话,学生很难理解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2.交往习俗。跨文化交际强调“入乡随俗”,风俗是约定俗成的具有规范社会交际行为的一套准则, 包括问候、告别、道歉、道谢、禁忌、着装等多个方面。有意识的进行东西方风俗的比较,有助于帮助学生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增强其文化意识,避免在交际中犯“社会规范”方面的错误。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时社会心理取向不同。委婉语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内容之一。禁忌是产生委婉语的主要心理基础,人们害怕“生、老、病、死”,所以有关这些词语的委婉语就应运而生。西方人尽量避免用old来称呼上了年纪的人,代之以“feel one’s age”,用“senior citizen”代替“old people”, 而中国人往往用“老”字表示敬意,如“您老贵姓?”“李老”“老张”等。英美人认为7是一个吉利的数字,而中国人则喜欢双数,取意成双成对,尤其偏爱6和8,6被认为是平安顺利的象征,而8在广东话中发音类似“发”,意味着“发财”。
  3.价值观念。它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德标准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西方社会特别强调个人奋斗、独立能力、平等、隐私等。个体主义既是西方的一种哲学思想,又是其最基本的文化特征。西方的语言风格与个体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体主义重视个性(individuality)、新颖(novelty) 和创造性(originality),这些也正是英语文体所追求的目标。个体主义包括独立,私人意识、自我主义、独一性和功利主义。而私人意识 (privacy) 则是个体主义的首要内容,它包括私人时间、私人空间、私人活动的领域以及维护这一类事的私人权利。个人权利和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中国文化中,只有“公民权”,而没有“私人权”这一说法,在中文里,凡是涉及到“私”字的都是贬义词。例如:自私、徇私、私心等等。中国人长期生活在群体文化中,向来推崇集体主义,如“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等,无不打上群体文化的烙印。中国人对集体有很强的依附感, 因此群体文化特征会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来。如中国人常常对他人事务“关心过多”,易中天先生认为这是一种“窥私癖”。中国人似乎是没有什么隐私观,什么都可以问,什么都可以打听。在西方人看来,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英语中有句谚语是:Home is the castle (家就是城堡),在西方如果擅闯民宅,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若有人对别人的私事乱讲闲话,很有可能会因不尊重私人权而被告上法庭。如果不经预约随便拜访别人,其实就是不自觉的占用了他人的私有时间,这也是西方人所忌讳的。平等观是西方人的又一信念,它与个体主义文化紧密相连。这与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的三教九流尊卑有别的观念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4.思维方式。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来看,英语族人倾向形式分析,抽象思维,从小到大,从未知到已知,突出主观作用,以主体为中心,主客体界限分明;汉族人倾向于整体思维,情感思维,从大到小,从已知到未知,从实际出发,注重主客体融合。英汉文化思维方式的核心区别是:英语族的自我中心与汉民族的群体观念(韩红,2002)。熟练掌握英语的一个基本要求是用这门语言的思维思考,要达到这个目标是个长期不断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彼此间不同的思维方式
  四、 交际文化教学的方法
  1.课程设置。学校可以设置一些英美概况、英语国家背景知识、英美文学等课程,使学生对外国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另外,外语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的把文化知识穿插其中,结合教材有目的的向学生介绍影响文化交际的英美等国文化的特点。
  2.广泛阅读书籍。外语教师应教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料,鼓励学生广泛涉猎有关文化的各类书籍;了解时事,并留心科技、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发展,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新的词汇在不断出现;不断拓宽其文化背景,增强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通过阅读优秀的英文文学作品,自身的感情会自然的与书中人物融合在一起,亲身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完全进入作者根据西方社会环境所制造的文化氛围,不知不觉中吸取了文化营养,加深了对不同文化内涵的理解。例如“catch –22”一词,它源于美国小说《第22条军规》(catch-22),喻指“无法摆脱的困境,进退维谷的局面”。若是没有看过这本书,对于一个非英语国家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这层含义的。
  3.感受直观文化。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报纸、杂志、实物等直观教具,采用投影仪、幻灯、录音、录象、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介绍外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使学生对外国文化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更能体会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与native speakers交谈,接触地道的英语;组织学生观看英语原版电影、录象、电视;学唱经典的英文歌曲;校园英文电台和其他国际英文电台也是学生了解外国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的好窗口。
  为了培养出优秀的英语人才,更好的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英语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外语教学的同时,要采用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惟有这样,我国的英语教学事业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高宝红.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J].四川: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
  [2]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韩红.全球化语境下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J].外语学刊,2002,(1).
  [4]宋晓燕,王枫林.外语教学与文化导入[J].四川: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9(7).
  [5]刘金明,张琪.交际文化与外语教学[J].湖南: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2).
其他文献
为增加选手们的参与感及趣味性,“红塔乐走”徒步赛道沿途特别设置了“探秘经典之源”“站在时代之峰”和“做自己的英雄”3D惊险地贴三个主题场景体验区,让参与者从不同侧面
期刊
“网上邻居”是在局域网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的好方法,它并不需要申请账号,只要本机连入局域网,并且装载了网络通信协议(TCP/IP或NetBEUI协议)即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双击
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因此,解决中小企业发展
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石化“涪陵大型海相页岩气田高效勘探开发”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项目标志着我国页岩气开发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教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而课堂提问作为教学课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慢慢成为教师们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英语课堂提问与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现况进行分析,并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题提问 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实施,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意识
【摘要】随着外语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当今社会对于外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外语教学,是每个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在现代的教学当中,地区的差异导致英语教学情况差距较大,乡镇的英语教学情况相对较差,学生学习英语的质量也并不高。而城市的发展相对于乡镇来说发展规模较大,使城乡结合部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学生群体。因此,教师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
此次“红塔乐走”活动,在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展开.一款名为“红塔乐走”的微信小程序,是红塔为每一位热爱运动,坚持运动的英雄量身打造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立法宗旨写明,我国刑法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为什么要惩罚犯罪,即刑罚的本质是什么?惩罚犯罪的力度到底如何?重读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切萨雷·贝卡里亚的代表作《论犯罪与刑罚》,或许可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本书篇幅不多,正文僅110页,却多达42章,充满法理与思辨色彩。它除去对某些个罪以及对司法活动中涉及的问题进行的阐述,主要围绕着“罪刑法定主义思想”
期刊
【摘要】英语教学是现阶段我国教学的一个重点,主要是为了培养全球化趋势下的综合性人才。其实对于英语的教学而言,基础教育非常的重要,而小学英语教学就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所以做好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对于未来的英语素养培养意义重大。从学生特点来看,小学生的突出特点就是爱玩、好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尊重他们自身的阶段特点,并将教学融入到其生活中,教学的质量会有明显的提升。游戏是小学生比较关注的内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