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馆打工妹用豆腐征服一座城

来源 :生意经·经营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做过餐馆打工妹、算命“大师”、菜市场小贩之后,她脱颖而出,成为一座城市生鲜行业的领袖人物。
  她就是重庆的谭蓉。
  
  打不灭的生意梦
  
  谭蓉创造的传奇故事是伴随着一系列的追打开始的。
  “不打你,你不晓得老子的厉害。”一群年轻力壮的男人追打着谭蓉,她的衣服裤子都被人撕破了。“看你还有没有脸继续在这兴隆街上混……”
  这是1990年谭蓉炒掉老板,自立门户摆出豆腐摊3天后发生的事情。
  之前,她求着原来给自己的老板发货的豆腐厂老板张老大,给她发了一点货。“我对他说,哥哥,我也是没有办法啊,你就帮帮我嘛。”
  1965年,谭蓉出生在重庆市垫江县的一个小山村。她在家人的“你要争气”的唠叨中成长。
  从16岁起,早上5点,天还没亮,谭蓉就开始从山脚往山上爬。她背着虽然只有15公斤重,但有三立方米体积的玉米泡(一种用玉米膨化的食品)。她要克服对鬼的恐惧,从一片坟地穿过,为的是黎明时分能赶到80公里外的镇上占到一个有利的摊位,好把自己的玉米泡卖出去。
  卖了差不多两年,谭蓉一共赚了30元钱。母亲见人就拉着人家介绍她:“这就是我的女儿,我的大女儿啊!她长大了,长大了!”谭蓉转过身来泪流满面——所有的苦在此时变得一点都不苦了。
  1983年,眼看玉米泡的生意不能继续让自己“争气”了,18岁的谭蓉于是到重庆打工。“我当时调制的蒜泥白肉,我们垫江的一位县长一次就吃了3份。”即使打工,谭蓉也要做好的打工者。
  在餐馆打了4年工之后,谭蓉回到自己的家乡,结婚生子。再次到重庆后,她开始给人算命。
  有一次去给长安集团的一位领导算命,“当时,那个领导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我突然觉得我活得太窝囊了。”从这位领导家出来,谭蓉扔掉了自己身上所有算命的道具,冲向了重庆市上清寺劳务市场。
  不久,在重庆市渝中区兴隆街的农贸市场,一个豆腐摊点边多了一位笑容最甜美、叫卖声音最响亮的女人。
  “那时候,老板给我规定的是每天卖完30公斤就可以收摊了,而我不久就能一天卖40公斤,甚至是60公斤。”
  尽管如此,老板依然抠得厉害。想给农村的女儿买一双鞋,她都拿不出钱。
  有一次,全国卫生大检查。老板为了多赚钱,依然叫谭蓉去卖豆制品。结果几个城管队员冲上来几脚就把摊子掀翻在地,她也被骂得狗血淋头。
  谭蓉一块豆腐一块豆腐地从地上拾起来,而老板也没给她好脸色。那个夜晚,谭蓉躺在一个用各种捡来的广告牌围成的小房子里辗转难眠。
  在经历了人生的苦难之后,25岁的她决定炒掉老板自己干。
  拿到了张老大破例未付款而发的货后,摊子也摆了出来。没有想到,原来的老板就这么歹毒。
  那时候,她经常梦到自己的童年——因为家穷,又没有兄长,村里的孩子经常欺负她。最先,她和这些人决斗,但每次回来,她都体无完肤。于是,她学会了隐忍——她告诉自己,人首先要活着。有一次,有个男孩要把她推到河里去,她哭了,对着比她强壮的男孩说:“哥哥,求求你别淹死我好吗?我还要养弟弟妹妹啊!”
  在兴隆街上卖豆腐,原来的老板要打她,要让她难堪,谭蓉就忍着,不哭不闹,但绝不告饶。被打了,被羞辱了,第二天依然按时去卖豆腐。“有一次,腿被打得走不动了,我就请人把我背到了我自己的摊位前。”
  
  欲哭无泪的赌局
  
  “我觉得做生意就是做情感交流,你对人真诚,别人就对你真诚。”谭蓉一直认为这是她成功的法宝。那时候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院长、渝中区公安局的政委等都是她的常客。“他们主动提出要收我做干女儿呢!”谭蓉说。
   顾客可以不买但她绝对不蒙人。遇到有的人忙,即使只买一公斤豆腐,谭蓉都要给他送去。
  就这样,在兴隆街,谭蓉卖了7年豆腐。从最初的每天卖25公斤,到每天卖150公斤,250公斤。原来厂家一天只在早上给她送一次货,后来一天要送几次货。
  1997年,谭蓉突然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家。重庆金岛小区的房子:面积85平方米、总价9.5万元。摸了摸存折,只有4万元。金岛小区的老板听了谭蓉的故事感动不已:“差的5.5万元三年内付完就可以了!”
  也就在这一年的年底,一个湖北老板开始给谭蓉“上课”:“你这样干练的女人,应该走出去,离开兴隆街。”
  谭蓉若有所思。这位老板是湖南神仙豆腐重庆地区的总代理。“都说湖北人精明,但不久他就精明不起来了。因为他不诚信,神仙豆腐推广不下去了。”
  当时谭蓉是这位湖北老板重要的经销商。“每天都能给他销售6件货物,有60元的利润。”于是,湖北老板找到谭蓉:“你做零售起不了什么大浪,如果做神仙豆腐的代理,你就有大发展。”
  不久,6家同样被湖北老板鼓吹的重庆经销商开始为争夺神仙豆腐的重庆代理权而斗争。“他为了把价钱抬高,今天给我说别人出了1.2万元,明天又给我说某某出了1.5万元。”
  “嗒!”谭蓉把1.7万元现金扔在湖北老板的面前:“我出最高价。”然后湖北人和匆忙赶到的神仙豆腐的老板一起在谭蓉拟定的代理合同上签了字。
  签字之后的第二天,谭蓉接到了湖北老板打来的电话,他说他对不起她,给她留了个烂摊子。他怕被人追杀,只好不辞而别。谭蓉欲哭无泪——一个只卖过几年豆腐连重庆的东南西北都还没有搞清楚的女人又能翻得起多大的浪呢?更重要的是,不仅买房子还欠着5.5万元的债,这当代理的1.7万元还是借的;因为和丈夫离婚她还得一个人带着读书的女儿……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
  她天天推着那位湖北老板留下的小推车到各个市场里去找豆腐经销商,但没有几个人给她好脸色。“刚刚被湖北佬骗了,你又来了,还是同一品牌。”有人说。
  于是,谭蓉就求他们:“老板,你就试销吧,卖了再给钱。”有时候,为了说服一个经销商卖自己的神仙豆腐,谭蓉可以等一天。
  当然,几年卖豆腐的经历也对她的推销非常有利。“我一方面给他们介绍神仙豆腐的好处,比如它的包装、它的成色、它的营养价值等。另一方面还给他们讲如何做生意。”
  不久,重庆的各大农贸市场都摆上了神仙豆腐。但是,要让产品获得认可还得让产品进超市。
  她的第一次尝试就是找重庆观音桥新世纪超市的生鲜老板刘五帮忙,因为这个老板在农贸市场也有摊点,并且神仙豆腐的销售业绩不错。
  神仙豆腐通过刘五在超市的摊点摆进去后,谭蓉兴奋不已。不过还没有等她兴奋结束,刘五就跑了。“还欠着上千元的货呢!”谭蓉说。
  几天之后的新世纪超市生鲜采购部的门外来了一位中年女人。里面的人不断传出话来,他们忙,叫她有事明天再来。但是,谭蓉总是微笑着说,等等就好了。硬是等到里面的人下班了她才走。
   第二天,她又来了,还是那样等着。生鲜采购部的人硬着的心终于软了下来。他们不敢相信,这位女人就是那个刚被骗了上千元货款的卖神仙豆腐的谭蓉。
  不久神仙豆腐获准进入新世纪超市。半年之后,谭蓉就建立了四百多个分销终端,进而取得了众多供应商的支持。谭蓉的名气越来越大,又陆续把三鑫等十多个生鲜品牌的经销权拿到了手中。现在,以每年500万元的销售额,谭蓉的公司占重庆生鲜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
  
  谭蓉的生存法则
  
  代理商是两头受气的角色:一方面,要努力开发渠道,扩大终端;另一方面,要争夺各大品牌的代理权。两者相辅相成——你渠道好,大品牌就青睐你;你是大品牌,终端就好做。
  不过,谭蓉有着独到的经验。比如谈到定价问题,她就说:“每一种商品上市前我们都会定三个价格——一个是偏高的,一个是偏低的,一个是中点价格。上市时,就放偏高的价格。如果5天之内销售不错,价格就可以坚持,如果销售不畅,就得马上调整到中点,再不行,还要调整。”
  3年业绩翻十番,除了这些“雕虫小技”之外,谭蓉还有更系统、更精妙的“谭蓉法则”——对终端要忍,对供应商要勇。
  “要在终端站稳脚跟,你只有一个办法——舍得吃亏。”2008年春节期间,一家超市打来电话,发现有一批次的产品出现缺斤短两。谭蓉马上赶到超市,亲自把货给下了柜。有人叫她去找厂家,谭蓉说:“厂家也是受害者。各地都在下大雪,能把产品发过来就不容易了,大家都宽容一点吧!”不过,超市没有给她宽容。这一次,谭蓉损失3万元。
  别人都说谭蓉人缘好,谭蓉说那都是忍来的。“我要是在每件货上多抠一元钱,一年就多几十万元,但是我就是不这么做。”现在,谭蓉总是给终端最低价格。她要忍住对金钱的欲望,“只有你忍了,下面的经销商才能得到更多,才愿意继续和你合作。”
  而对于上游的供货商,谭蓉认为一个勇字就能把他们弄得服服帖帖的。“勇,首先得有勇气,二是勇中有谋。”
  一个关于谭蓉特别有勇气的故事是她和三鑫公司合作的事情。有一次,谭蓉在重庆盘溪农贸市场的厕所外拣到一个漂亮的竹笋包装袋。她马上根据包装袋上的电话打了过去。听说她要做代理,对方没好气地笑了笑,告诉了个重庆办事处的电话就挂了。谭蓉不服气,当天晚上就根据包装袋上的地址赶到了位于重庆市潼南县的三鑫公司。
  公司里的人一看,来者手上还打着点滴,异常震惊。更震惊的是,去参观了整个公司,查看了产品之后,对方说,你要做代理,可以直接在重庆的分公司拿货。而谭蓉的口气很大——“我只跟厂家合作。”不过她的砝码也让三鑫公司不能拒绝——一是现款,二是保证三个月把货铺遍重庆市场。
  当年三鑫公司重庆办事处有6个人,一个月销售50件货,销售额不足5000元。一个月以后,三鑫公司的产品覆盖了重庆的农贸市场、超市和餐馆。谭蓉的销售业绩是第一个月100件;第三个月300件,半年不到每月就能销售1000件了。
  “有勇无谋,那是莽汉。”谭蓉说。
  2007年,南川森源公司的产品广告在重庆的大街小巷进行密集型轰炸。产品不错,市民接受度又高。谭蓉心痒痒:“不做大品牌,永远上不了台阶。”
  于是,她几次约见森源的皮老板。但是对方没有把她放在眼里——电话要么是不接,要么是接了说自己不在。
  终于有一次机会,双方见了面。谭蓉一口气说了5个小时,不过皮老板依然没有兴趣。但是离场的时候,他却听到了谭蓉咆哮的声音:“皮大爷!我叫你大爷!你不拿给我做,你要后悔的!”
  不久,皮老板看到各个超市出现了一种和森源同类的产品,总经销商正是谭蓉。各个原来的终端经销商也给皮老板打去电话:“皮总,我要销售谭姐的新产品了,你的产品可能我不能再销售了。”
  三个月不到,谭蓉就接到了皮老板的电话。现在,森源的产品在谭蓉的运作下,覆盖到了重庆每一个可以买到生鲜食品的地方。
  谭蓉的公司叫重庆广羽众商贸有限公司。她说,“广”就是要广开门路,广交朋友,“羽”就是要像项羽一样有勇有谋,“众”就是要服务大众。
其他文献
脱画技术是利用化学物品的粘合作用,将印刷品质画面吸附住,然后在其反面将纸基剥离去,从而显露出色层画面的过程,在木板、塑料、玻璃、瓷器、竹面上都可操作,既可用于装饰,也可制作幻灯片,效果与原画一样,并永久保持原来色彩。此方法简便易学,用途很广,下面以透明玻璃为例,详述技术要点。  一、脱画:在干净的玻璃上涂上均匀的醇酸清漆(聚氨脂清漆)一层,待20分钟后用手指试其粘度,感觉很粘时,将画剪去四周白边,
期刊
健康产业是最具投资潜力的10大朝阳产业之一,当别人还在服装、饮食行业竞争得头破血流时,有人却在健康产业里掘到了一桶又一桶的金。在黄淑华设在一楼家中的“健康驿站”里,客厅、餐厅甚至卧室里都挤满了前来做健康体验的人,他们或站或坐,或凝神定气或大汗淋漓。“他们正在享受静态有氧运动机呢!”黄淑华解释,这种机器又叫智能运动大师,它利用持续顺时针旋转产生垂直于地面的能量涡流力场,打通人体经络,改善血液循环。集
期刊
信息时代,报刊广告、信函广告、张贴广告铺天盖地,鱼目混珠,真假难分。当农民朋友们选择致富项目时,必须三思而后行,千万别掉进致富路上的“陷阱”里。   1.组装电器  翻看各种报刊以及信函广告,诸如电话防盗器、节能灯、书写收音两用笔等广告很多,广告称只要交保证金,就可免费领料组装,回收产品,让你获得丰厚的组装费。这类广告可疑性较大。当你交付保证金领料组装完产品送交时,此广告主常以组装不合格为由拒收,
期刊
提要:    能捐款五百万元的富翁,为啥在集装箱里一住就是13年?  主持人:你后来有钱了怎么不想着去买房子呢?  嘉宾:家有房子千万间,睡觉只用三尺宽。  播音:倾其所有帮助别人的善人,他的烦恼又是什么?  主持人:那你为什么不帮他呢?  嘉宾:他说你这个流氓!你没有钱你上什么电视啊!  主持人:你看你这样乐善好施,你父亲对你看法改变了没有?那怎么有人花四万元钱买你一条腿呢?    《住集装箱的
期刊
现在村村都有商店,而且每村不止一个商店,许多村都有三四个甚至更多。因为农村商店的顾客大部分是本村村民,外来客源很少,所以同一村里的几个商店之间的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  那么如何才能招揽生意,吸引更多顾客,让自己的商店立于不败之地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做起。  要有一块醒目的招牌农村商店在经营中常常有这样一个误区:不管店面大小,一般都不挂招牌。店主常常认为,顾客都来自本村,所以只要村里人知道这
期刊
餐馆谁都去过,有豪华的酒楼,有街头的小饭馆,也有便利的大排档,但你去过开在菜棚里的餐馆吗?在武汉,偏偏有这么一个女孩子,辞掉白领职业,来到农村,在菜棚里开起了饭馆,还红红火火,成了远近闻名的商界另类女子——     辞职下乡,女白领要在“田间地头”创业     在没有开饭馆之前,罗美菱是有工作的,而且还是一份养尊处优的白领职业。  1999年,22岁罗美菱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武汉市一家软件开发公司,由
期刊
在中秋节后,我赶往重庆“大郎Q饼”总部采访时,在总部培训部里让我看到了一幕令我十分感动的画面:大概有不到2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加盟商齐聚一堂,共庆中秋佳节。也许他们来自不同地方,贫富高低不同,文化水平不同,但这个时候,他们却在这原本应该他们却在这原本应该合家团员的日子里身处异乡,寻找到今后共同经营的事业。  说起“大郎Q饼”,相信很多读者都有所了解,从2005年开始,重庆三大主流报刊媒体相继报道一个
期刊
本刊第九期报道了金氏第四次激情升级技术,开创“固态法”提银术后,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反响,以至于长期以来很多对提银项目怀有深厚感情、热衷投资提银的读者纷纷把电话打到杂志社咨询。新疆读者阿不读先生由衷地说:“固态法提银技术太棒了,彻底解决了我们长途运输原料的麻烦问题!”山西读者刘先生说:“金氏提银创新力很强,三年时间技术升级了四次,这样的企业确实少见!” 湖南读者吕先生肯定地说:“固态法让我收水变得轻松
期刊
天津的陈朝红一直想开一个小礼品店,有一段时间,她每路过一个礼品店都要进去仔细观察一番。大多数小店生意很冷清,陈朝红一度想放弃这个念头。后来她发现,“礼品店一定要有主题,只要寻找到适宜的主题,小店铺一样可以经营得有声有色。”2006年6月,陈朝红拿出4万元钱,开了一个专门给女生提供可爱、浪漫礼物的精品店。    项目筹备    因为主要服务对象是大学生,所以她在南开区学府街找到了一个仅20平方米的小
期刊
本刊今年第10期“生财道儿”栏目用大篇幅报道了多味水晶卡通玩具糖,由于此项目投资成本低,市场广阔,卖点好,卖点多,能吃、能玩、多味、水晶,卡通五大卖点顺应市场消费潮流,暗合消费目标群体孩子们好奇、爱吃、贪玩的心理。所以在媒体露脸后一跃成为市场上一颗耀眼的新星,牢牢锁住五湖四海的小本投资者目光。  为了让全国更多小本投资者更多的了解水晶卡通玩具糖,记者亲赴义乌采访了郑大力老师,以下就是采访实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