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量刑指南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heyy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7年11月1日颁布的《美国联邦量刑指南》旨在通过制定统一的量刑制度来消除各地区之间巨大的刑罚裁量差异,保证法律的公平公正。但由于其极大地限制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遭到了学界和司法界的反对。在实施了17年后,联邦最高法院于2005年裁定量刑指南违宪,量刑指南由“强制适用”变为“参考性适用”。但是量刑指南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量刑指南的现状不仅有助于了解美国刑事量刑制度的发展现状,同时也为完善中国的量刑制度提供了经验。 The United States Sensible Sentencing Guidelines, promulgated on November 1, 1987, aims at eliminating the drastic discrepancies in the discretion of different regions and ensuring the fairness and justice of the law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unified sentencing system. However, it has been opposed by academics and the judiciary because of its extremely limited judge’s discretion. After 17 years of implementation,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ruled in 2005 that the sentencing guidelines were unconstitutional and the guidelines for sentencing changed from “Mandatory ” to “Reference ”. However, sentencing guidelines st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Studying the status quo of the sentencing guidelines not only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iminal sentencing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also provides experiences for improving the sentencing system in China.
其他文献
司法实践中贪污罪的理解与适用存在一定的争议,比如主体身份的认定、客观行为方面挪用公款与侵占公款的区分等。以一起国有公司聘任人员侵吞公司的营业收入的案例为研究,分析
从治安防控体系角度,社区矫正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将社区作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是符合逻辑的选择。体系化社区矫正主体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是必须实现不同执
新《刑事诉讼法》建立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是进一步强化检察监督的重要举措。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审查标准不统一、职能定位不明确、监督行为不规范、启动程序不清晰等现实问
破产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性法律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保障机制。受国内外金融、经济环境影响,平阳一些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不抵债而进入破产程序。为解决破产案件审理
公司作为营利性社团法人,通过股东和董事行使权力和职权而得以运作。而因为利益诉求的差异,股东、董事之间出现严重的利益分歧或者冲突,将可能出现公司僵局的情形。面对这一
我国个人所得税在税制模式、税率结构和征管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可以参照国际经验,建立促进公平、合理分配收入的个人所得税税收体系。 China’s personal income tax in the
完善技术侦查的法律监督机制对于防止权力滥用、保障公民合法权利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对于技术侦查法律监督方面的规定较少且过于原则化,检察机关作为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
1989年4月,第一部《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其中,第50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从1990年该法实施至今已24年之久,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和法律理论研究的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首次将公诉案件中的当事人和解纳入了刑诉法的范畴。但该程序仅仅有三个法律条文予以明文规定,这也导致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颇多争议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再审检察建议的法律地位,但规定比较笼统,不利于适用,本文从再审检察建议的价值、性质、适用范围、适用标准、时限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完善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