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与不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帕金森病患者临床差异的meta分析

来源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3637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伴与不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帕金森病(PD)患者之间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等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MB)、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关于PD与RBD相关性分析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8年09月01日.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了17项符合标准的病例对照研究,共计PD患者300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不伴RBD的PD患者相比,伴RBD的PD患者年龄更大(SMD=0.26;95% CI0.19~0.34;P<0.00 001)、病程更长(SMD=0.29;95%CI0.21~0.37;P<0.00 001)、Hoehn-Yahr分级更高(SMD=0.22;95% CI 0.11 ~0.33;P<0.00 001)、UPDRS-Ⅲ评分更高(SMD=0.25;95% CI0.15 ~0.36;P<0.00 001)、左旋多巴剂量更大(SMD =0.17;95%CI0.08~0.26;P<0.00 001),更易出现症状波动(OR =1.65;95% CI1.34 ~ 2.03;P<0.00 001)、异动症(OR=2.24;95%CI 1.74~2.88;P<0.00 001),MMSE评分更低(SMD=-0.23;95%CI-0.40~-0.06;P=0.008),幻觉(OR =3.15;95% CI 2.06~4.80;P<0.00 001)更多见,而性别(OR=1.15;95%CI0.99~1.35;P =0.07)、发病年龄(SMD=0.09;95%CI-0.01~0.19;P=0.08)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 PD患者中RBD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病程有关,且伴RBD的PD患者需要更高的左旋多巴剂量、更易出现运动并发症,非运动症状更明显,提示伴RBD的PD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程度更严重、损害范围更广泛.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聚维酮碘加磺胺嘧啶银治疗Ⅱ度烧伤患者的疗效。 方法 应用聚维酮碘加磺胺嘧啶银治疗Ⅱ度烧伤患者72例(观察组),并与单用磺胺嘧啶银治疗58例(对照组)作为对照,两组患者
期刊
恶性黑素瘤是一种皮肤起源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和致死率在世界范围逐年上升.表观遗传学是一种涉及基因功能但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遗传机制,DNA甲基化是其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其作为连接表型与基因型重要纽带,是恶性黑素瘤发生发展中具有特异性和标志性的遗传学事件.通过逆转这些异常的甲基化状态实现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是新的研究方向。
目的 探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对136例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护理要点中,重点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控制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监测病情,预防并发症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通过上述护理措施,患者很快得到恢复,减少了手术风险及并发症.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血糖监测,精心有效的护理是保证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哮喘的发病机理较复杂,多因吸入各种变应原、刺激物或病毒感染后,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伴有气道上皮损伤,脱落,局部渗出、水肿,其实质是气道的慢性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国
左心房增大是缺血性卒中及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影响卒中严重程度并增高复发风险。左心房增大与缺血性卒中之间的相关机制目前仍未明确,可能与心房血栓形成或其共患病相关,例如心房颤动、高血压等。对于存在左心房增大的卒中患者如何实施一级和二级预防仍需要进一步临床试验来确定。
循证护理是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其核心思想是强调运用证据更好地为病人服务[1],介入治疗是一项创伤小、痛苦小的新兴治疗方法.但由于神经系统的功能繁多,解剖结构复杂,脑组织细胞对氧代谢的依赖性最高,而且具有明显的损伤后不可再生性,所以介入手术中出现微小的意外,造成血管破裂或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是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参与调控相关靶基因表达,是多种致癌途径的焦点,其持续性激活能导致肿瘤的发生.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通过调节细胞凋亡抑制因子(Bc1-xL、Bc1-2、生存素)、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细胞周期调节因子D1、细胞周期调节因子D2、原癌基因)以及血管生成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氧化酶-2、基质金属蛋白-9)等相关调控因子,在细胞增殖、存活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是指脑穿支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的各种病变导致的临床、认知和病理表现的综合征。CSVD不仅是卒中的主要原因,而且也可导致认知损害和痴呆。大量研究证实,内皮功能障碍在CSVD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就内皮功能障碍与CSVD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以期对CSVD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人乳头瘤病毒通过侵犯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导致皮肤黏膜的各种良恶性病变.非黑素瘤皮肤癌包括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光线性角化病等,在白种人中发病率极高,且全球发病率显著增加.仅在美国,每年约有超过200万的新发病例被确诊为皮肤鳞状细胞癌.除了已知的危险因素,如年龄、紫外线、皮肤的光敏感性以及免疫抑制以外,已有大量流行病学证据显示,人乳头瘤病毒与非黑素瘤皮肤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尤其是皮肤型人乳头瘤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