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常见病的诊断与防制

来源 :养殖技术顾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2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传染性法氏囊病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本病于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我国。目前,本病在世界上养鸡的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也是近几年来严重威胁我国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自然感染仅发生于鸡,各品种鸡都能感染。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3~6周龄的鸡最
其他文献
1病因分析长期用秸杆类、根茎类植物饲喂,缺乏精料,或者使用化学浸油法,使饼粕中维生素E含量过少,造成维生素E缺乏。谷物的种子在收获过程中被曝晒、浸渍、发酵或霉烂时,其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跨国移民的增多,跨国母亲已经成为家庭研究和性别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香港的菲律宾家庭佣工,作为香港一个庞大的跨国母亲群体,近年来也引起了学术界广泛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腔上囊炎,是由双RNA病毒属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雏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流行特点3~6周龄鸡对本病最易感染,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本病传染源主
猪肺疫是由多杀伤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急性或慢性经过,急性呈败血症变化,慢性主要侵害呼吸器官,表现为发热、咳嗽、咽喉部肿胀,高度呼吸困难。
1发病原因 肉山羊在正常消化时,食糜分解,不断形成气体,瘤胃内通过嗳气方式不断排出,由此保持产气与排气的相对平衡。当易发酵饲料停滞瘤胃,发生异常发酵产气,超过胃的正常容
本文从代际流动的视角出发,以一般资本理论和制度分析作为理论框架,力图揭示改革前后家庭背景影响子代干部地位获得的机制。笔者采用事件史分析方法,利用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的数据,对建立的一组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干部“逆向选拔”的制度安排下,军人子弟凭借良好的家庭出身和入党中的优势最有可能成为干部;改革后干部录用制度向“绩效选拔”转变,干部、知识分子的后代通过入党、升学这两个中间机制也在干部选拔中占优势,尤其是中高层干部存在明显的地位再生产。
1玉米胚芽粕玉米胚芽粕是以玉米胚芽为原料,经压榨或浸提取油后的副产品,又称玉米脐子饼。在生产玉米淀粉之前先将玉米浸泡、破碎、分离胚芽,然后取油。分干法与湿法,取油后
鸡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下痢、呼吸困难、神经机能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该病于1926年首次发生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同年
近些年来,农村的优种化程度越来越高,而种植户的优种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而种子专营部门也基本上实现了种子散装出售到包装出售,这无疑又大大加强了种子的质量管理。但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了2009年粮食、棉花进口关税配额数量、申领条件和分配原则。2009年粮食、棉花进口关税配额量为:小麦963.6万t,国营贸易比例90%;玉米720万t,国营贸易比例60%: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