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自由抉择--屈原《楚辞 卜居篇》的存在主义解读

来源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_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殉道者,他的殉道精神受到了后人永远的景仰。但他在选择殉道的过程中,并非平静从容的,而是经过了灵魂的激烈的较量的。《卜居篇》表明,屈原在忠而被谤、遭到流放的情况下,内心焦虑彷徨,本欲通过占卜决定命运,以获得精神突围。但屈原忠贞的个性使他无法逃避选择,而是勇敢地承担了选择的痛苦。《卜居篇》是一位伟大知识分子的精神自白。 Qu Yuan was a great martyr, and his martyrdom was forever admired by his descendants. But in the process of choosing martyrdom, he is not calm and calm, but passes the fierce contest of the soul. “Bu Ju Pian” shows that when Qu Yuan was loyal and slandered, he was exiled, and he was anxious about his own anxiety. He wanted to decide his fortune through divination so as to obtain a breakthrough in spirit. But Qu Yuan’s loyal personality made him unable to evade his choice, but bravely took on the pain of choice. “Buju chapter” is the spirit of a great intellectual confession.
其他文献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一切为了人的发展,关注人的幸福、自由、尊严和人的终极价值,以现代人的目光审视全面发展的人。“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和
科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知识和方法论体系,以科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一般称为科学学.其核心命题是想说明科学是什么,科学发展的规律怎样.从学科建制的标准看,科学学产生于
陈亮是浙东事功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他以"自处于法度之外,不乐闻儒生礼法之论"自居,大胆抨击了道学的虚伪和腐朽,向当时的"义理之学"提出了挑战,勇敢地打出了唯物主义思想的大
随着社会正义呼声的高涨,以美国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沃尔泽和英国政治哲学家戴维·米勒为代表的多元正义理论迅速发展,在社会正义理论中独树一帜.沃尔泽和米勒在多元主义正义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时伴发意识障碍与苯二氮( )类物质(BZD)滥用和伍用精神药物的关系.方法:对2002-2004年1 470例戒毒病人中122例伴发意识障碍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南宋永康学派的创立人陈亮在批驳道学的过程中,为其政论和历史观服务而构建的人学思想,包括人道观及其理论基础,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至今仍值得借鉴.
目的评价三磷酸腺苷对窦房结和房室结的影响与迷走神经张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例行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病人,分别给予阿托品前、后,测量用药前后A-A间期的最大延长
近些年来,大连发展得很快,但我们更明显地感觉到,南方其它城市发展得更快,我们与人家的距离越拉越大.究其根源,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观念上的差别.
科学具有人文特性,以人的生命存在为核心联系人与世界是其文化品格,从人与世界的关系出发把握人赖以存在的世界是其理论追求,优化人的生命存在是其价值取向.今天人类面临的种
本文从哲学的高度开辟了一条新的有关人、教育和价值本身的思路,认为价值是存在的全部意义和内容,包括潜在价值和实现价值,客观存在通过主客间体来复演价值,价值和存在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