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产生的酸性物质对我国石漠化的影响

来源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末,石漠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始终忽略了酸性物质对石漠化的影响。在分析人类活动产生的酸性物质对石漠化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人类活动产生的酸性物质及自然界的酸性物质共同作用于碳酸盐岩,现代石漠化的演化实质就是酸性物质对碳酸盐岩溶蚀后酸不溶物流失的过程,在研究石漠化演化进程时应着重人类活动产生的酸性物质与石漠化的“双循环”模式。
其他文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是骨髓中一类具有多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一定诱导条件下不仅可分化为中胚层的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而且能分化
目的通过LPC诱导建立体外再狭窄内皮细胞模型并探讨红花黄色素对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1)正常对照组,(2)溶血卵磷脂(LPC)组,(3)低浓度
港中油田位于黄骅坳陷北大港二级构造带东部,是一个在港西凸起东北斜坡古地形背景上被断层复杂化了的大型鼻状构造。通过测井资料的分析、模型建立、地震标定、子波估算以及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151例患者和健康对照组202例AGT基
目的测定玫瑰红景天中络塞琳、络塞维、络塞的含量。方法HPLC法,Extend-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0.2%磷酸溶液(65:43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54nm。结果络塞琳RSD为0.67%,络
学生有个体差异性,优等生、中间生和学困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作业布置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学习、质疑和创新,
目的观察沉默G250基因对肾癌786-0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G250的siRNA表达质粒pshRNA-G250并转染肾癌786-0细胞,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G250基因沉默后肾癌786-0细胞(
目的分离并鉴定SELDI筛选出的肺结核病人血清差异表达蛋白。方法乙腈沉淀法去除血清中的高丰度蛋白,Tricine-SDS-PAGE电泳分离差异表达的目标蛋白,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
松科植物是滇中高原最重要的植物代表科之一,常因其高大挺拔、针叶苍翠、冠形优美而应用于城市景观中。在珠江源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以松科植物为骨干树种的植物群落调查,并对其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mRNA转录量和蛋白表达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从而揭示脂肪组织中TNF-α、PAI-1用于动脉粥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