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线路共享的中欧班列集并模式探讨

来源 :铁道运输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Wind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欧班列地方政府补贴逐步退出,降本增效成为各地中欧班列现阶段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兼顾中欧班列运营企业利益、地方政府诉求以及中欧班列整体发展,考虑中欧班列运输限制条件、成本构成、收入组成以及各运营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变化的影响,对中欧班列重复线路进行有效整合,以5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为核心,设计不成列集装箱在共享线路城市群中的集并调运流程,并构建面向共享线路的中欧班列集并运输组织模型,从而建立具有阶段适应性的中欧班列运输组织模式,实现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其他文献
铁路是改善城市可达性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可达性的改善可以推动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并提升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以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的铁路网络为研究对象,运用可达性潜力模型分析“十一五”至“十三五”时期西北铁路网可达性空间格局的演进,再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铁路网的演进对部分城市中心度和联系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十三五”末期西北地区铁路网基本形成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走廊”的形态,铁路建设将会更好地带动西北地区交通网络的协调发展,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为西北地区的经济繁荣发
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是海铁联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装箱班列的开行方案直接影响集装箱在港口的滞留时间。从海铁联运衔接过程出发,对铁路班列与集装箱港口需求对接及关键要素进行分析。从最小化海铁联运集装箱在港口的滞留时间和最小化班列的开行成本2个方面构建双层模型,以上海洋山港为例,以到港的集装箱船舶和集装箱班列为研究对象,基于铁路班列运行线路和船舶到离港计划,优化到港船舶卸箱顺序和班列编组数量、开行顺序,解决堆场作业协调优化等问题,并为码头装卸集装箱的调度方案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