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bolove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然灾害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极大威胁,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心理影响、财产损失是人类共同面临的紧迫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类干扰活动在加剧,灾害呈现出波动中加剧的趋势,防治灾害的发生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是应对灾害最有效的途径。我国灾害多损失大但人们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缺乏,加剧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的程度。因此,提升我国防灾减灾的能力非常重要,而校园防灾减灾教育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必须加大对我国校园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视力度。
  ◆关键词: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民政部、国家减灾办在下半年某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某年上半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5247.4万人次受灾,782人死亡,67人失踪,245.1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1730.2亿元。此外,上半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17.7万间房屋倒塌,330.6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4199.7千公顷,其中绝收871千公顷。面对如此严峻的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必须以预防为主。我们又该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呢?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然而,我国学校在防灾减灾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一、防灾减灾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以应试教育为主,忽视能力素质的提高。近年来,涉及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考题相对较少,而且过于简单,导致很多学校对该部分知识技能传授不够重视,仅仅停留在勾画重点,死记硬背,照本宣科的层次上。
  2.以课堂教学为主,忽略第二课堂。现阶段的学习呈现出这一特点,学习时间很紧,但内容很多。因此,大家把时间抓得紧,就连周末都在传道授业解惑,哪肯消耗宝贵的时间去开展第二课堂,做"无用功"呢?
  3.以教师教授为主,忽略预防演练。预防演练无论是准备工作,还是演习过程都较为复杂,尤其是要实现高度逼真的模拟演练,收到良好的演习效果,难度就更加巨大。
  二、提高防灾减灾教育的有效措施
  1.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让防灾减灾知识落到实处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仍有很多老师照本宣科,仅停留在对知识的识记,解题答题的能力训练上,没有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知识和技能。
  针对这一点,有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台风“韦帕”来了,上海市里紧急通知全市学校放假一天。当学生们听到这个消息时,他们完全沉浸在不上课的快乐中,丝毫没有感觉到"韦帕"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时,某地理老师感觉到一个绝好的自然灾害教育机会。于是他匆忙把作业布置下去。①你知道什么是台风吗?②台风来临前,人们做了哪些准备?③台风来临时,你感受到了它的威力了吗?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将你看见的或听见的事例写下来。④台风走后,人们又做了些什么?⑤你认为台风有没有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好的影响呢?带着问题,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和老师的指导中全面认识了台风这种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频发的自然灾害。这样的亲身教育必将让孩子们终生难忘。
  2.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各层级的学校都可以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的主题班会;可以发动学生办相关的黑板报、手抄报;还可以开展专题讨论等等。例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特大海啸,大地震及海啸已确认造成8277人死亡,12722人失踪。针对这两组数据,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专题讨论——为什么汶川地震比日本地震造成的伤亡更严重?通过讨论,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也掌握了更多的防灾减灾知识。
  在校内,利用国旗下讲话、大型展板、邀请专家讲学等等形式,深化防灾减灾意识。例如:每年5月12日,学校國旗下讲话的主题可以围绕“汶川地震”展开;每年国际减灾日,要求每个班级制作一张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大展板,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学校还可以定期征集“防灾减灾”论文,发表于校刊之上。
  在校外,可以开展实地教学。比如利用小长假开展体验教学,带领孩子们合实地情况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教会学生逃生、自救、互救等相关知识。
  3.加强预防演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技能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仅靠平时我们所学的书本知识去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灾害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行高度仿真的预防演练。例如:学校可以组织火灾逃生演练,第一遍,在没有任何准备工作的情况下,全程监控学生的逃生过程,对照视频由班主任组织讨论每一位学生的经验和不足;第二遍,请当地消防官兵和师生共同模拟演习,同样全程监控后再结合视频总结教育。
  在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加重的今天,我国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依然相当薄弱,防灾减灾技能依然欠缺。因此,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向学生介绍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危害、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灾害意识,最重要的还要教会学生防灾减灾的技能。在自然灾害面前,谁具备了防灾减灾意识,谁掌握了防灾减灾技能,谁就能在抵御灾害的过程中沉着冷静地处置、机智灵活地应对、及时正确地自救,让生命多一份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秀丽.中学地理教学中防灾减灾教育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3.
  [2]兰俊丽.提升校园防灾教育实效性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04):61-62.
  [3]黄萍.学校防灾减灾教育模式探讨[J].防灾博览,2013(05):66-71.
其他文献
人一生中在卫生间呆过的时间绝对不短。每个人在卫生间里都有或多或少的错误举动,但很少有人正视这些小错误,而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有很多事卫生间里是不能做的。 People sp
在设计团队中,需要跟不同知识背景及性格的人进行沟通,沟通涉及获取信息和提供信息两个方面.只要任何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信息误传或误解.要使具有优秀品质的设计之进
会议
21世纪以来,伴随着国家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产业发展战略重大调整,中国企业已进入重要的转型期,本论文将从创新型企业的特征出发,探讨"创新型产品设计人才"的基本特
歌德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后来有人补充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学习中如果可以从其他学科的思想中汲取有用的思维模式,并应用到学习中去,这将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语法教学一直以来都在困扰着许多的老师及同学,如何从单调、枯燥、乏味的语法中解脱出来,更有效地记忆。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试图跨学科地使用数学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去理解英语的语法结构。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到底还有多长的路要走?工业设计无疑是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助推器.积极沟通政府、院校、企业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方的功能优势,形成合力
◆摘 要:在班主任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了,我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诺言,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孩子,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话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却绝非易事。班主任工作繁琐复杂,而且责任巨大,有时,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乃至一个动作,都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当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到老师手中时,同时也是把信任和责任给了教师。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期待和梦想,他们既是家庭的一分子,更是社
◆摘 要:自工匠精神提出以来,便成为了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逐渐渗透到了中职思政教育中,教师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成为学生的精神追求,本文就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展开相关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工匠精神;培养;中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  中职教育在我国已经发展多年,且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就,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工匠精神以来,中职院校将其积极融入到教学中,并且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能力,正是新课程改革倡导多元化评价体系的价值趋向之一。因此创设生動有趣的情景,高效提问是能够改善他们的状况,让他们有更多的效能感。  ◆关键词:课堂教学过程;提问的方式方法  一、精心设计提问  在课堂环节中,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不管是引入还是小组展示,包括最后的总结。都是用一个又一个直达“要害”
以单电子隧穿器件为代表的纳电子器件研究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由于所涉及到的结构尺寸非常小(通常为十数个纳米甚至几个纳米),现行微加工技术根本无法满足要求,因此,
装饰是越窑制瓷工艺中重要的一环,不仅具有美化效果,还具有工艺上独特的作用。本文是越窑制瓷工艺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主要对装饰的顺序、工具、功用、演变以及褐彩与铭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