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教学“点亮”职高语文课堂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中渗透着深深的情感色彩,用情感教学又可以提升语文教学。本文以职高语文教学为例,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情激趣、以情导学、以情促能”,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职高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教学
  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它是我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更肩负起培养学生思想情感的重要任务。语文中有优美的文字、感人的段落、催泪的篇章,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净化的好素材;反之,以情感教学又可以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笔者就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一下如何利用情感教学来提升职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以情激趣
  语文是我们最熟悉的学科之一,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学习语文,生活中也离不开语文。长此以往,语文学科不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没有新意。到了职高阶段的学生,本身对学习已经失去了一定的兴趣,对职高语文的学习热情更显得低落至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显然成为语文教学的首要工作。而情感教学,就可以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因为,情感中的情绪和感动因素,是最容易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与学生引起共鸣的;是最能理解、表达和宣泄学生内心的各种情绪,表现学生难以言表的心理活动的;也是最能触及学生的思想,撩拨学生脑海中最脆弱的那根神经的。如果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那么情感就是催生动力的发动机。
  例如教学职高语文第二册《故都的秋》时,从题目上看秋天对我们而言再熟悉不过了。首先让学生们带着感情去朗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带着“情感”朗读,也就意味着学生们要认真、用心地朗读,才能感受到文中流露出的情感色彩,学生们的注意力也从“漫不经心”处,被拉回到了课堂之上。然后,教师在讲解重点文段的时候,也可以将表达情感的段落用抑扬顿挫的音调大声朗读出来。
  二、以情导学
  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在语文课本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有饱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孤独忧郁的情感;《雷雨》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与讽刺;《假如生活欺骗了》表现了作者积极阳光、乐观坚韧的生活态度。而文章中的情感就是我们学习的最好线索,教师可以紧紧抓住这一线索,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去延伸、去拓展、去联想、去反思。根据“情感”这一导线,我们可以理清文中人物的感情变化、去欣赏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步步诱导,从表象到本质、从现象到内核,真正理解文章背后的深意。
  仍然以《故都的秋》为例,有了情感这一线索,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了。首先,让学生带着情感去理解文章的结构,开头和结尾部分作者都以江南与北国之秋作比较,前后呼应;用江南之秋作衬托,突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喜爱、怀念和向往。在文章主体部分,作者先描景抒情、再喻理赞美,层层深入,将内心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其次,带着情感去体会作者笔下故都之秋的特点。他不写气派的历史宫殿,却写“租人家一椽破屋”;不写奢华的皇家园林,却写“北国的槐树”,不写热闹的市景,却写“秋蝉衰弱的残声”……可见,作者他是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视角去欣赏这座城市的秋景,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心声,以自己主观的心情和思想去寓情于景、以景抒情,从而实现情景交融。总之,在职高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运用肢体语言、表情语言、眼神等向学生传递感情,用激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当学生的这种情绪和情感被激发出来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思考和探究,从而真正实现“以情导学”。
  三、以情促能
  语文学科不仅是要培养学生最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有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对比分析能力、联想拓展能力、应用迁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综合能力。运用情感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也不失为一则妙计。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中的重要部分,是人对外界事物态度的表现。每个学生内心都有一个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情感世界,每个学生脑中都住着一个情绪小天使。情感有唤醒意识、激发潜能的作用,在职高语文教学活动中也不能忽视情感的影响力。教师要善于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抓住学生的情绪变化,带领学生在语文的知识乐园中体验各种情感,学会用语文方法表达内心情感,从而提升其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和水平。
  例如我们在学习完《故都的秋》这一课,对文章的内容、结构、写作方法、作者情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下面,就是要将课文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学会运用、迁移。如让学生以学习课文的方法,去自学类似的文学作品。同样是描写秋天、秋景,与郁达夫的散文相比又有何不同呢?他们笔下的秋景各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思想情感又有何不同呢?导致这些区别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们带着感情去朗读这两首诗歌,从诗中的关键字眼“冰的月、冷的露、寒的风……”去琢磨、感悟,从而体会到字面意义背后隐藏的作者深刻的情感。另外,学习完《故都的秋》后,还可以让学生去试着写一篇类似的散文,比如《家乡的春》、《心中的夏日》、《难忘的冬》等等。学生可以充分借鉴郁达夫的写作技巧、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借景抒情的手法,让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当然,这个过程中,也要提醒学生将感情投入其中,只有富有情感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
  总之,情感与语文的有机融合,对于职高语文教学而言是大有裨益,值得广大教师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陈红.让情感的火花照亮职高语文课堂——职高语文课堂教学反思[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第2期.
  [2]赵华.张鹏.浅谈职高语文教学改革[J].东方青年(教师),2012年第2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职业教育中心校)
其他文献
目前对长大顺层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与渐进破坏过程研究较少。因此,深入进行长大顺层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能为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提供重要依据。首先对长大顺层边坡
通过对固东镇本辖区水稻生产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浅析,找出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因地制宜地制订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
通过自行安装几台大型设备的实践,论述了大型设备的安装、设备找平和找正及同轴度校核等工作经验。
针对采用"预应力管桩+钢筋混凝土板"的桩筏结构加固处理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深厚淤泥地基,选择两处过渡段开展现场试验,基于实测结果分析桥台地基土的侧向位移和孔隙水压力、桩
针对当今企业的经济交往主要依赖合同等书面文件进行,从3个层面阐述了企业的合同管理,包括完备的合同管理机构、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适当的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