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导向下颈椎间盘突出的臭氧消融治疗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dianbing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方法 86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中脊髓型37例,神经根型30例,交感型19例;在CT导向下经颈部侧前方斜向途径穿刺,于盘内注射浓度为60μg/ml臭氧(4±3)ml;椎旁组织内注射40μg/ml浓度的臭氧10 ml.11例合并颈型颈椎病患者感颈肩部疼痛,于消融术1周后进行了颈部背侧肌内臭氧注射.结果 37例脊髓型和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注射臭氧后CT扫描显示臭氧在间盘和突出物内分布呈低密度气体影.19例交感型颈椎病注射臭氧后可见低密度气体影扩散于椎管内硬膜外前间隙和椎旁组织内.治疗后3个月随访:86例患者中67例患者达到显效指标,占全部病例的78%;14例患者达到有效指标,占16%;5例患者无效,占6%.结论 CT导向下颈椎间盘突出臭氧消融治疗安全、方法简便,为早、中期颈椎间盘突出治疗的微创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在鉴别脑缺血性疾病与多发性硬化(M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单侧颈内动脉狭窄程度≥70%所导致的脑缺血性疾病患者32例,临床确诊为复发缓解型MS患者18例,均行头颅MR常规及DTI横轴面扫描.测量这些患者胼胝体膝部、体前部、体后部、压部以及额叶白质、枕叶白质的各项异性分数(FA)值.结果 MS患者的FA值在胼胝体的体前部、体后部和压部分别为0.67±0.12、
2006年8月11至12日,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了“数字医学影像”发展研讨会,来自国内各大医院和大学的医学影像、计算机和工程技术专家30余人参加了为期2d的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的主任委员彭明辰教授宣布“临床数字影像工程与技术学组”正式成立,首届学组组长为李坤成教授,副组长由郭佑民教授和韩萍教授担任。本次会议就中国人标准脑、中国人重大疾病数据库构建、医学影像学信息挖
期刊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10届全国腹部影像学术会议于2007年5月11至15日在南宁召开。大会得到了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当地政府及主办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大力支持。会议共收到专题讲座33篇,论文356篇,正式参会人员376人。大会学术活动共进行了2d,分2个会场同时进行。
开放式MRI导引下的经皮穿刺活检是近年来医学影像学发展的先进技术之一,已开始广泛应用于全身各个系统[1-4],成为当今国际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通过开放式MRI介入导向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进行穿刺活检及切除国外已有报道[5-7].笔者旨在通过Philips开放式0.23 T MRI结合ipath-200光学导引系统,对颅内疑难病例的穿刺活检术,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期刊
目的 探讨采用3.0 T MR研究脊髓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DTT)技术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分病例组(40例脊髓压迫症患者)和对照组(20名正常志愿者).病例组包括3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病、9例椎管内肿瘤和1例陈旧性颈椎外伤.采用单次激励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成像(EPI)行脊髓扩散张量成像(DTI).利用纤维束追踪软件重组脊髓纤维束.结果 在DTY彩色编码图上,正常脊髓纤维束为头
期刊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虹吸段假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12例外伤性ICA虹吸段假性动脉瘤,经DSA确诊后即行Willis环侧支循环功能试验,根据Willis环前、后侧支循环代偿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10例行ICA完全闭塞,1例应用电解可脱弹簧圈(GDC)填塞动脉瘤,1例未行治疗.结果 12例动脉瘤中,9例行ICA闭塞后痊愈.
由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和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和青海省人民医院承办的全国第6届头颈部影像学术研讨会将于2007年8或9月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与病例讨论,内容涉及头颈部影像诊断新进展、新技术等。同期将举办全国第9届头颈部影像诊断学习班,详细讲解头颈部影像解剖与解剖变异、影像检查方法和各种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参会代表可免费参加。
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儿科学组主办,安徽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承办的中华放射学会第7届全国儿科放射学年会暨儿科影像诊断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于2006年9月8—12日在安徽省屯溪市隆重召开。开幕式上中华放射学会儿科学组组长叶滨宾教授代表中华放射学会宣布了新一届全国儿科放射学组成员名单并致开幕词,会议承办单位及地区的各级领导分别致词。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交流、展望、合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