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是灵魂 意是依据

来源 :江西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00000p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意花鸟顾名思义,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题材是花鸟。含两层意思,一是狭义的,仅指自然界的花鸟本身;一是广义的,包括除人类之外的一切动物和植物。
  二、主题是“意”。也有两层意思,一是物意,即花鸟自身的神态意趣;二是人意,即作者的情感旨意、理想追求。这二者都是花鸟画所要表现的主题。
  三、表现方法是写。写一般指书法用笔,或草书用笔,它不同于工笔画的细笔描绘,而是如同作草书一般的大笔挥洒。正是因此,写意画也称“粗笔”,写意花鸟,也称粗笔花鸟。
  写意花鸟的这三个特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用简练粗放的笔墨写花鸟的意态神韵,表现作者的情感旨意理想追求,这也可看作是写意花鸟画的定义。
  写意花鸟的这个名称和定义,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它和其它画科及同一画科不同画种的区别。
  写意花鸟重在表现花鸟之“意”,意是写意花鸟的灵魂。它决定着作品的品格:意高则高,意奇则奇,意庸则庸,意拙则拙。郑思肖写无根兰来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失地之恨,郑板桥画竹来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怀,都因其立意高远而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画佳作,而许多立意平庸拙劣的作品则大量湮没,不为世人所知。所以,一幅好的写意花鸟,一定要有好的立意,意是写意花鸟生命力的源泉。
  意还是写意花鸟造型的依据。写意花鸟不追求形的逼肖,而要求能传达物象的精神和作者的情意,因而需要以意造型。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一生凡九迁”(遭贬),在几起几落的政治斗争中饱尝仕途的滋味,孤独、悲凉和愤懑不平之气交织于心,发于毫端,创作了《枯木怪石图》,其中的“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都不是因物造型,却在笔意盘旋之中凝聚着一团耿耿不平之气,正是他“胸中盘郁”的具体表现。八大山人朱耷,本是明朝宗室后裔,因异族入侵国破家亡,沦为一介平民,饱经人世忧患,有抑塞难平的人生苦痛。他画的寥禽孤鸟,眼睛或淡然半闭,或白眼向人,大有孤傲愤世,冷峻待人的意绪。这些形象也正是作者思想人格的象征,是“借物写心”,以意造形,既突出了花鸟的神态气韵,也展示了人的精神品格,特别是“我”的个性,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正所谓:人为花鸟传神,花鸟为人代言,花鸟与人合而为一,难分难解。
  此外,写意花鸟的意,还决定着作品的章法和笔墨风格。形式从属于内容,画面的组织安排为表现作品的主题服务,这就是章法必须服从立意的道理。至于笔墨,清·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指出:绘画之意,“在品格取韵而已”,有简古、奇幻、韶秀、苍老、淋漓、雄厚、清逸、味外味之分,“意欲简古,笔须少而秃拙,笔笔矫健,笔笔玲珑,不用多皴擦,用墨多浓,复染以水墨,设色不宜艳,墨绿墨赭,乃得古意;意欲奇幻,则笔率形颠,最忌平匀,布置则从意外立局,疏密纵横,不以规矩准绳较尺寸;……意欲韶秀。笔长尖细,用力筋韧,用墨光洁,望之袅娜如迎风杨柳,丰姿如出水芙蓉,斯为得之;意欲苍老,笔重而劲,笔笔从腕力中折出,故曰有生辣气。……意欲淋漓,笔须爽朗流利,或重或轻,一气连接,毫无凝滞,墨当浓淡湿化,景宜新雨初晴,所谓元气淋漓障犹湿是也;意欲雄厚,笔圆气足,层叠皴起,再三加擦,墨宜浓焦,复用水墨衬染;……意欲清逸,笔简而轻,轻中有力,交搭处明白简洁,……墨以淡为主,不可浓密加多。何为味外味?笔若无法而有法,形似有形而无形,于僻僻涩涩中,藏活活泼泼地,固脱习派,且无矜持,只以意会,难以言传,正谓此也。”将怎样用笔用墨来表现画的意境说得十分透彻。


  以上这些,都说明意对写意花鸟画创作的极端重要性。
  画写意花鸟画,当然需要了解花鸟的生长规律与组织结构、花鸟的生活习性与体态特征,即其物理、物情、物态,需要善于选择恰当的角度与瞬间表现花鸟的情态,需要善于取舍、提炼、恰当地组织画面,需要有过人的笔墨技巧,但最需要的还是要有好的立意。没有好的立意,即使上述条件一个不缺,画出来的作品也是苍白的,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好的立意?我以为,此项能力需在画外养成,要苦练画外之功,即见识之功,思想品格修养之功。鲁迅说:“美术家固然必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又说:作者的作品“其实是他的思想和人格的表现”。一个思想狭隘、灵魂丑恶、品格低劣,追求名利的画家决不可能画出郑思肖、郑板桥、苏轼、朱耷那样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的高品格的作品。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写意花鸟画家,需要先具备关心国计民生、为真、善、美代言的伟大人格。让我们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曹伟德,1973年出生于景德镇,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西省教育学会陶艺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八方工艺瓷画院秘书长。
  作品《蝶恋花》获“第二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暨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中国工艺美术铜奖,《春风图》获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2009年“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春风》获第六届黑龙江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会暨黑龙江省第六届“百花杯”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青花釉里红《多福图》瓷瓶被江西省工艺美术馆收藏,《报春》瓷瓶被广西省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收藏。


  黄国科,浙江永康人,1977年生,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老年大学国画班特聘教授,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2008年作品《秋实》在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11年,作品《花开富贵》获第六届黑龙江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会暨黑龙江第三届“百花杯”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徐勇,江西省修水人,毕业于江西省工艺美术学院,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景德镇市高级工艺美术师,现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艺术室从事陶瓷美术设计,兼任景德镇市八方工艺瓷画院秘书长。擅长青花、釉上花鸟、走兽、色釉及综合装饰。作品色彩明丽、构图新颖,具有传统和现代的气息。《驰》在2008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获银奖,《痕》、《山魂》在2008年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奖赛上分别获银奖、铜奖,《繁花》在2009年首届中国江西旅游工艺美术作品设计(创作)大赛获铜奖,《春晓》、《春色满园》在2010年中国合肥工艺美术精品展览会优秀评比活动中分别获金奖、铜奖,《自由花》、《温香》在2010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同获银奖,《江西是个好地方》在2011年第三届中国江西旅游工艺美术作品设计(创作)大赛中获铜奖。作品深受国内外各界知名人士青睐并广为收藏。


  王华,江西丰城人,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1968年出生于景德镇市陶瓷艺术世家。祖父青花大王王步,父王希怀。自幼深受陶瓷艺术世家的熏陶和影响。12岁随叔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恩怀学艺,从事青花艺术创作,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及风格。作品将青花结合颜色釉进行装饰,或采取青花斗彩综合装饰相结合的形式,深得海内外收藏家及陶艺爱好者的认同。

其他文献
在美丽的九岭山脉南麓坐落着一座历史悠久,生态优美,经济繁荣,人文和谐的乡镇——高湖。她是明代清官况钟故里、宋代状元刘启龙桑梓。是国家级生态乡镇。  近年来,高湖镇紧紧围绕“旅游名镇、工业重镇、林果大镇、生态美镇”的发展定位和建“自云深处,实力、魅力、活力、和谐高湖”的发展目标,谱写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把一头热变成大家热 让生态理念入脑入心  近年来,由党委书记担
期刊
中国画讲究笔墨。笔墨是中国画作画的工具、材料,是中国画塑造艺术形象,表达画家情意的语言,是评价一幅中国画优劣的重要标准。  中国画以中国特有的毛笔、墨(和颜料)在宣纸或绢上作画。笔用以勾勒、皴擦、点垛、描写物象之形;墨(与色)用以渲染托晕,表现物象的色。无形无色不成其为图画,所以笔、墨还有图画的载体纸及磨墨用的砚,这些中国画最基本的工具材料,被誉称为文房四宝,为国画家所特别重视,在选择和使用上极其
期刊
“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秉承这一理念,景德镇八方工艺瓷画院扎根深厚的陶瓷文化土壤,继承千年传统制瓷技艺,致力于陶瓷文化交流与传播,努力打造以设计、生产、研究、销售、经营为一体的手工陶瓷品牌。瓷画院落户凤凰山,从胚胎成型、釉下绘画到施釉,均采用传统的制瓷工艺,纯手工制作。在复兴、保留传统制瓷技艺的同时,注重研发与创新,融传统手艺、新技术材料、现代技艺精神为一体。  画院以“传承经典、手工原创、艺
期刊
江口镇,是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镇,江西省省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地处赣县东部,贡江、平江,桃江汇聚在此。铁路、公路、水路费穿境内东西南北,京九铁路设赣县货运站,规划建设昌——吉——赣高铁设客运站、兴赣高速设互通出入口;苏区时期“江口会议”、江口苏区外贸分局旧址等红色历史文化浓厚,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突出。该镇围绕建设“和谐秀美新江口、县域东辅城”总体规划,努力建设物流商贸重镇、经济实力强镇、生态
期刊
王晓帆(1919-1963年),字锡瑞,王大凡(“珠山八友”成员)之子。自幼随父学习陶瓷绘画艺术,擅长粉彩人物。民国时期新粉彩传承人“八小名家”之一。1944年创办画斋“晓帆画坊”,期间开发的《花开富贵》新婚日用瓷、《以介眉寿》祝寿日用瓷,开日用陶瓷艺术化之先河。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组织创办了景德镇第一个“陶瓷工艺合作社”(任社长),1954年积极响应政府“公私合营”号召,主动将其并入“陶瓷
期刊
吴国兴陶瓷艺术作品
期刊
在位于赣州市南康区西南部的横寨乡的寨坑村,这里本是一片净土,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平静而充实。但每到大年初一至十六,因为《木根源》,这块土地就要沸腾起来,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慕名而来,聆听《木根源》的歌声,观看《木根源》的表演,领悟《木根源》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  “洛阳桥上花似锦,洛阳桥下好划船”,每当诵唱《木根源》唱到此处时,《木根源》的传承人,横寨乡寨坑村村民彭冬富都稍有停顿,
期刊
有两类画家,一类什么都画,如石涛,既画山水,也画人物、花鸟;另一类只画少数几种,如郑燮,一生只画兰竹石而不涉及其它题材。  前一类画家可称之为务博,而后一类画家则可称之为务专。  一般人都认为务博的画家高明,不高明怎么能样样都画,且画得那么好?  郑燮则不这样看,曾说:“石涛善画,盖有万种,兰竹其余事也。板桥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彼务博,我务专,安见专之不如博乎?”  我认为郑燮的话有道理,
期刊
景德镇市浮梁县北郊储田乡有一个祖庙村,因一座唐代古庙“郑司徒庙”而得名。  “郑司徒庙”祭祀村民的三位先祖:唐勅封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镇国公郑传、朝议郎宣州司马检校工部郎中郑鲁、总制正都统检校尚书左仆射郑玫。  庙里保存了两块石碑:一块明·洪武二年刻(阴文),一块清朝末年刻(阳文),后者由清末名臣李鸿章撰文。据说文革时期为防被红卫兵捣毁,村民将两块石碑沉入塘底保护起来,至近日才从塘里捞出。明朝石碑尚
期刊
粉彩山水如同国画,画家笔下的山石、林木、云水等景物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同时又不是照片似的翻版。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形”绝非面对静止的自然景物一笔一画的描绘,而是通过陶瓷这一绘画载体通过写生、目识、心记、去粗取精、有取有舍、提炼加工等方法,既赋予自然景物以主观因素,又加以变化改造而达到似与不似、形神兼备的审美效果。  粉彩工笔山水画讲究构图布局,追求笔墨韵味和气韵生动。  一、讲究构图布局  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