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相濡染 人景共徘徊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_ju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边城》是现代作家沈从文的作品,它描写了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寄托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文中的风景以青山、绿水为主,景色清丽明净;同时也记录了当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它让我们感受到了风景人情的调和美,感受到了湘西人们的热情、善良以及注重友情和亲情的和谐画面。
  关键词:边城;调和美;风景
  1934年,沈从文发表了《边城》这部小说,故事以翠翠的情感路线为主,讲诉了湘西边城发生的爱情故事,描写了天保、傩送、翠翠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同时描写了青山绿水等风景,体现了自然之美。《边城》赋有诗情画意,营造了令人向往的“桃园”生活,让人如痴如醉,重点体现在边城人民的健康、优美以及质朴的人情美上。针对调和美的具体内容,详细介绍如下:
  一、《边城》中风景调和美分析
  (一)湘西的风情之美
  小说中对湘西风景有这样的描述:有一条小溪,曲折迂回,流入茶峒大河。若过河,则需要越过小山,才能到达茶峒。依山伴水,白河清澈,翠竹丛立,自然的美景,不少人向往[1]。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簧中鸟雀的交替鸣叫……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自然而美丽,优美如画让人如入梦境,无不给人美的享受。
  小说中描写了渡船、古城墙等,其中孕育了山水画的美感,让人对湘西的风景之美有身临其境之感。古朴自然的风情,打破了村庄的寂静,熏陶着人们的生活。此地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大部分居民以寨子为主。此地民风淳朴,景色绮丽,而且依水而居,人口密集,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宛如世外桃源。文中写到茶峒依山,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靠岸的小篷船[2]。针对每一个贯串各个码头,都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被称为吊脚楼。“水”为边城人提供生活所需的物质水源,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洗衣、做饭,同时也塑造了边城人的精神面貌。这里的环境宜人,依水相伴,充分体现了他们平和、勇敢、坚軔、善良、诚实等等生活品质。再如:描写涨水时人们面对“随同山水从上流浮沉而来的有房子、牛、羊、大树”“不拘救人救物,却同样在一种愉快冒险行为中,做得十分敏捷勇敢”,描绘出边城人们生活不拘小节,对待生活乐观的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湘西当地景色调和之美。
  二、《边城》中人情调和美分析
  (一)老船夫的精神之美
  老船夫,免费为乘客摆渡,导致乘客心里充满了不安,将钱放到船头,老船夫并没有收取钱,而是捡起来放在乘客手中,乘客拒绝收下钱,老船夫只好用这些钱买了上好的茶叶、烟草,供摆渡的人们享用[3]。老船夫时刻关注着渡人的需求,发现渡人一直盯着烟草,就主动拿出烟草,为它点燃,供其品味。茶叶也如此,老船夫为赶路的渡人,送去每一份茶水,都可以帮助渡人解渴,不收取任何钱财。这些都歌颂了湘西人不贪图利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和精神。小说中也体现了老船夫对女儿、外孙女的关爱之情,他是典型的民族美德化身,展现了我国的人性之美,父爱如山的经典画面。
  (二)牧歌传唱的诗词美
  湘西有名的是“牧歌”,特別是对歌。对歌是青年男女互相表达爱意的一种特有的方式。在小河边,男女可以情歌对唱,表达爱意,若心有灵犀就可以走到一起。歌词“天上起云云起花,包谷林里种豆荚。豆荚缠坏包谷树,娇妹缠坏后生家”,如此痴情,如同海誓山盟。这是傩送对翠翠所唱的情歌,体现出傩送表达爱情时的大胆,让我们感受到了其浓浓的爱意。傩送与翠翠的爱过程是曲折的,但却是浪漫的。他们的爱“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忠于礼教的淳厚人性,有的只是含蕴的东方的传统美德。”牧歌情给了他们一段缘,却也给了他们无份的结局,这是一个爱情的绝唱。
  (三)人性之美
  1、性格乖巧的翠翠
  一个好的作品,否定社会黑暗,向往着光明,这是作者对现实的美化、对理想的追求。从翠翠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翠翠的心灵之美,乖巧玲珑、天真无邪,犹如蔚蓝天空中的一朵白云。祖父每天都忙着工作,翠翠心里虽有着淡淡的凄苦和悲凉,但她对爷爷很关爱,对其有一份深沉的依恋。她渴望爱情,祖父问她喜欢谁?她害羞了,开始转移话题,外表是我腼腆与内心的炽热异乎寻常地融为一体。她想着要离开爷爷,心里突然难过,她感受到了爷爷内心的孤独和伤感。小说中描绘的画面,让人流泪,非常动人。
  2、兄弟之美
  《边城》中讲述了两兄弟同时喜欢上了翠翠,这爱与金钱无关。兄弟俩为了成全翠翠的幸福,一个默默地退出了爱情之争,以兄弟情为重[4]。“弟弟告诉哥哥自己喜欢翠翠,翠翠也喜欢自己,哥哥知道爱是两个人的事情,爱情不能强求,”。按照湘西当地的风俗,选择爱人应公平竞争,不能退让。但他们选择了互敬互爱,成全了有情人,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完美追求,表现了美丽的爱情,动人的兄弟之情。
  3、风俗之美
  端午节上的赛龙舟、抢鸭子,表现了边城人的勇敢坚韧,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空间展现“湘西”人性的纯净化和理想化。他笔下的 “湘西”是自然明净、喧闹又宁静的,这里“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人民每个日子皆在这种单纯寂寞里过去。”文中以端午节赛龙舟的描写最为突出。在这一天,边城人皆穿新衣,吃鱼吃肉,全家到河边观看划船。每当两船竞赛时,鼓声如雷鸣,两岸人呐喊助威,场面很壮观。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好事的军人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下水追赶鸭子。游戏虽然简单,场面却够热烈,人们足够热情,处处透露着边地古朴、至纯至真的民风。
  4、邻里之爱
  小说中描写了邻居之间的温情,体现了湘西当地人们的潇洒大方、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不管哪里人,只要有苦难,都可以竭尽全力地帮助,虽然湘西是个小地方,但其民风淳朴,演绎了田园家族的生活[5]。例如:当翠翠无助时,茶峒的街坊邻居给翠翠很多安慰和帮助。特别是船总顺顺,他广泛结交好友,乐于助人,当老船夫离世后,他派人给翠翠送去酒肉,同时打算接翠翠到自己家里居住。邻里乡亲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尊重,没有利益冲突,理想化的乡亲真的难能可贵。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沈从文用自己的笔,描绘了湘西的风景人情,将黑暗的社会理想化,体现了景色之美、人情之美,老船夫的精神之美,牧歌传唱的诗词美,人性之美,兄弟之美,邻里之爱等,展示了风情相濡染,人景共徘徊的情感基调,歌颂了《边城》中风景人情的调和美,演绎了超脱世俗的人性之美。
  参考文献:
  [1]刘世婷.从《边城》看沈从文的人性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05)
  [2]陶佳仪.探究《边城》中人性美的局限性[J].文学教育(上).2018(02)
  [3]李家禄.《边城》中人物的人性美[J].语文建设.2017(12)
  [4]陆孝峰.眷恋与反叛——沈从文小说《边城》解读[J].名作欣赏.2006(08)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国政府提出全面推进生态卫生城市建设的发展理念后,城市环卫工作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城市环卫机械设备和技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环卫工作的优化开展以及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贯彻落实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本文在简要分析城市环卫机械设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进行了适当的探究,并结合垃圾分类工作对垃圾转运站的发展趋势进行论述,主要希望能为城市环卫工作的科学化开展提供良好理论支持。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自从第一本哈利波特出版至今已有20个年头了,20年的风风雨雨挡不住哈利波特作为一本魔幻系列小说在全世界的风靡,加上8部哈利波特电影的上映,更让他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了。同时伴随而来的,也有一些问题,哈利波特也开启了一个时代,对于魔幻文学,英国中世纪的研究等等,本文从英美两个国家不同的语言环境出发,发现了英美版本翻译的不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命题,措词和内涵上。  关键词:《哈利波特》;翻译;巫师
期刊
摘要: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中,财务管理占据着核心地位。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将关注点放到了农业发展方面。在新阶段,有效开展农业财务管理工作能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推动力,为农业经济稳定增长提质增效,为落实农业改革政策保驾护航。农业财务工作质量与惠农政策的实施效果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本文就新阶段做好农业财务工作的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思考。  关键词:新阶段;农业财务;工作方
期刊
摘要:农业是一个农业大国的生存根本,也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支持,在农业发展中,农业财务工作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农业财务工作要保证足够合理和科学,才能保障农业持续发展以及提升。在当下农业财务的实际管理中,诸多的问题还是存在的,比如农业财务受外界的影响,以及制度方面的不足等,这些对国内农业的发展造成诸多的影响。本文分析农业财务现阶段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加强财务管理的建议,希望对农业未来发展是有积极意
期刊
摘要:对于现代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渐进行加深,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工作中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同时很多单位为了提升市场上的竞争力,国家的政治资源对于各个单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能力,思想政治工作的提升能够提升各个单位及其它专业的组织力量,同时也能推动国家的发展。本文主要是从思想工作的展开以及党建工作的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常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党建  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党建工作的开展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蒙城县基层理论宣讲存在问题,接着分析加强县基层理论宣讲的对策及建议,重点据我县基层理论宣讲实际提出了三大建议,五点具体对策。  关键词:基层;理论宣讲;问题; 建议 ;对策  理论宣讲工作,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和教育基层干部群众的有效途径,注重做好宣讲工作发挥政治优势是党的优良传统。因此,进行基层理论宣讲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
期刊
摘要:鸦片战争后,列强相继入侵中国,同时国内人民起义不断,清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在抵御外辱和镇压国内起义中,清政府的军队显得力不从心。而面对严重的内忧外患,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使军事自强。主要是在洋务运动中建立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对八旗和绿营进行改革、建立近代海防体系和开展近代军事教育,使军事自强起来。  关键词:近代海防;洋务运动;近代军事工业;军事教育  19世纪4
期刊
摘要:马骨胡在壮族地区是一种弦鸣乐器,历史文化悠久,可追溯至奚琴。马骨胡是壮族乐队中的主要乐器之一,与各种乐器为壮剧演奏。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马骨胡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马骨胡在云南壮剧是主弦乐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将以器乐创作、歌舞剧、广西高校教学三个方面分析壮族马骨胡现代化演绎方法,根本目的是确保马骨胡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壮族;传统乐器;马骨胡;现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指出党校需要做好党员培养工作,进行理论知识的深度研究,给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的推动力。在全新形势下,党校应该做好职能建设工作和教育研究,对党员干部进行更高层面的培养。这样就需要增加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创新性,用先进的理论知识对党员干部进行武装,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和政治领域的觉悟,更好的突显出理论教育以及党性教育的重要意义,这样可以给党员干部的全面成长注入更多的推动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建设也变得更加重要。而文化馆作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其主要的职责就是提高我国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层次。本文论述了文化馆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馆的效用提出了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文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文化馆作为国家公益的文化活动场所,为促进当地文化活动的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