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共沉淀-封闭循环氢还原法制备纳米W-Cu复合粉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co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H2WO4和CuSO4·H2O(W:Cu=70 g:30 g)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W-Cu化合物粉末,其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5℃±1℃,pH值5.0~5.2,陈化时间8 h±1 h.设计了封闭循环氢还原系统,用此系统进行氢气热还原,不仅使氢气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容易判断反应终点.通过系统内的特殊装置除水,降低了还原温度,在600℃下还原得到W和Cu混合均匀的复合粉.其粒径小于70 nm.
其他文献
以不同孔隙率的C/C复合材料为预制体,以甲基三氯硅烷(CH3SiCl3)为反应源气,以氩气为载气,高纯氢气为稀释气体,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制备一系列C/C—SiC复合材料。通过在MM-2000摩擦磨
通过氢化-歧化-脱氢-重组法制备Sm2(Fe,M)17(M=Nb)合金,探讨了添加合金元素Nb对Sm2Fe17合金的微结构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手段对Sm2(Fe,M)1
迄今为止VO2一共有6种晶型,包括VO2(A),VO2(B),VO2(C),VO2(M)和VO2(R)等.尽管目前发展了众多不同的技术方法制备VO2薄膜,但是很少有制备VO2超细粉末的简便方法。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综述了
研究了钛合金粉末的温压成形行为.结果发现,在同一压制压力下,钛合金粉末的生坯密度均在140℃左右达到最大值,高于或低于这一温度,生坯密度反而降低.在压制压力为500MPa下,温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掺铈的纳米氧化锌脱硫剂,利用TG-DTA,XRD等检测方法对脱硫剂的元素组成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以H2S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Ce:Zn(摩尔比)、脱硫温度、空速、氧含量
以阴阳离子复合掺杂为基础,采用超声共沉淀法、Pechini法和高温固相法合成尖晶石型掺杂锰酸锂前驱体,使用3段热处理方式,即650℃预烧、780℃烧结、550℃回火制备得到掺杂尖晶
将高能球磨后的Ti-Al粉末和TiC,Al2O3粉末混合进行热压烧结,在烧结的过程中反应生成金属间化合物为增强相的复合材料.通过对粉料的X射线衍射分析、热分析(DSC)和烧结体的成分
研究了K-RE变质处理对Fe-V-W-Mo合金机械性能和热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Fe-V-W-Mo合金经K-RE变质处理后,硬度和红硬性略有增加,冲击韧性提高41.82%,达到11.09J/cm2,耐磨性
研究了化学计量比对AB4.8~AB5.2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研究范围内,当x=0.1时,贮氢合金电极的0.2 C,1 C和5 C放电容量、高倍率放电特性及3 C循环寿命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