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分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479676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脚步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与安全,也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比较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中,就包括了水土流失问题,尤其是在荒山,水土流失现象更为严重,威胁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影响。所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荒山造林绿化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基于此,针对荒山造林绿化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促进荒山造林绿化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 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728.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4.052
  对于经济快速发展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近几年正在大力进行生态环境的恢复,其中荒山造林绿化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其可以有效利用山地资源,提高造林绿化的面积,这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荒山造林绿化工作中,造林绿化工作的技术研究十分必要,以下将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1 荒山造林绿化概述
  荒山造林是在以前没有树木覆盖的荒山地区建造森林,再造林是自然(通过自然播种、萌芽)或人工(通过直接播种)重建森林覆盖的过程。荒山造林绿化工作,就是在荒山进行造林,提高整个地区的绿化面积,保障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加碳捕获和碳固存,从而有效減轻水土流失现象,并丰富生物多样性。在荒山造林绿化工作中,需要对荒山所在地区进行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分析,结合植物生长的需求,根据自然环境状况,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保证植物能够正常生长。荒山造林绿化工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原有森林的基础上,对森林缺口进行补充;另一种是原有森林受到严重破坏,需要对其进行人工重建。在选择造林的植物时,需要根据造林的目的和生物多样性理论,丰富植物的类别,保证植物能够健康生长[1]。
  2 荒山造林绿化的原则
  2.1 适宜性
  在进行荒山造林绿化工程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保证树种与荒地的地理条件相适应,在选择树种时需要对荒地所在地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荒山本身的土质等条件,选择出最适合存活的植物品种。尤其是要加强对当地树种的分布研究,在选择造林绿化的树种时,尽量找当地树种,或者周围的一些树种,使其能够尽快适应荒山的自然条件。在进行树种的选择时,也需要考虑到荒山的土壤等条件,需要根据荒山的土壤肥沃度,进行树种的选择。对于一些条件比较好的造林地,可安排对土地条件要求比较高,且经济效益较高的树种;对于一些土地条件较差的造林地,可以栽种一些对土壤要求不高、经济效益比较低的树种,以使树种与荒山的地理条件相适应[2]。
  2.2 保护原有植被
  虽然是荒山造林绿化,但实际上很多荒山并不是没有一丝植物,而是植物的覆盖面积比较小,其上还有一些荒山的原有植被,所以在进行荒山的造林绿化工作时,需要对原有的植被进行保护。荒山原有的植被在经过长时间的生长和适应之后,其生活习性改变,水土保持的能力显著提高,能够有效调节荒山的自然气候,对于荒山周围的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相比于其他树种,荒山原有的植被对于荒山绿化工作的效果和功能性都更强。因此,需要做好原有植被的保护。
  2.3 增强蓄水能力
  在荒山造林绿化工作中,其主要的工作目标就是要增加荒山的绿化覆盖面,增强荒山的蓄水能力,从而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调节。因此,在进行荒山造林绿化工作时,必须要遵守该项原则,要增强荒山的蓄水能力,可通过覆盖和种植灌木草丛等方式改善大气蒸发条件,从而改进荒山的蓄水能力[3]。
  3 荒山造林绿化的技术要点
  3.1 选择合适的苗木移植期
  荒山造林绿化工作中,主要是进行苗木移植,在移植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移植期,以提高移植的成功率。一般情况下,苗木的移植期都会选择在春季,因为春季天气开始回暖,而树木正处于休眠状态,生命活动比较微弱,没有发芽和生根,对于外界自然条件的反应也较弱,不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所以在移植时,成功率较高。在具体的苗木移植工作中,移植期的选择,也需要根据苗木的品种进行针对性地选择,如有的树种生根、发芽的时间早,则应尽早进行移植;而很多树木生命活动恢复的时间较晚,可以晚些时间进行移植。在苗木的移植过程中,需要对其根部做好保护工作,注意带土移植,尽量不损伤苗木的根系,且树坑的深度要高出土坨5 cm,给植物充分的根系生长空间。此外,在移植时,为了对树木进行保温和防止水分蒸发,可以采取草绳包树干的方法,或者在运输的过程中对树木浇水,进行补水。在苗木移植成功之后,还需要检查其是否存在偏斜和沉降问题,以保证移植的苗木健康生长[4]。
  3.2 采用合适的苗木移植方法
  苗木在移植时也需要采用合适的移植方法,要根据苗木习性和品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移植方法,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很多大型树木在移植时需要做好补水工作,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比较湿热,且植物多是阔叶树木,植物的蒸发会比较严重,所以在移植前先要对植物进行充分地浇水,对于一些比较大的枝叶进行适当修剪,从而减少水分蒸发。在移植的过程中,注意要带土坨进行移植,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很多的常绿树木和阔叶树木根系比较发达,在移植的过程中都需要带土坨,其既能保护植物的根系,也有利于植物缓慢适应栽种地的环境,从而提高植物成活率。
  3.3 注意做好苗木的运输保护工作
  苗木在移植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包装和运输,可使用麻袋、草包或尼龙袋等软质材料进行包装,保证苗木的根部摆放整齐,并对其进行充分地补水,可以将稻草或草帘浸湿之后对根部进行二次包装,以做好根部的保湿工作。此外,在苗木的运输过程中需要做好运输保护,防止外界的气候对苗木造成影响,要做好苗木的覆盖工作,并定时对其进行喷水、补水,防止植物缺水。
  3.4 加强对苗木的管理和抚育
  苗木在移栽完成之后,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管理和抚育。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比较湿热,移栽的苗木多为阔叶树木,水分蒸发量较大,所以在移栽完成之后,要对其进行适当地浇水和补水。需要注意的是,在风较大的地区要做好苗木的支撑保护工作,搭好支架进行固定。
  在苗木移栽之后,要对其进行管理,做好除草工作,对土壤和树体进行保护,且在苗木的生长区域之外也要进行防护,要防止牲畜的进入,以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3.5 做好灌溉工作
  在进行苗木的移植和移栽时,灌溉工作十分关键。在我国南方,受气候和树种本身的影响,树木水分的蒸发量都比较大,在苗木移栽后很容易出现缺水,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所以在苗木移栽之后,需要做好灌溉工作,可采用滴灌或喷灌进行科学灌溉。
  我国近几年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其中荒山造林绿化工程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显著的作用,因此,要重视荒山造林绿化工作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韩军.荒山造林绿化技术的几个要点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7,37(12):194.
  [2] 马文凯.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7(10):152.
  [3] 徐景利.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6,7(9):140-141.
  [4] 张春雨.浅谈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13):241.
  (责任编辑:刘昀)
其他文献
基于独特型免疫网络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区记忆模式人工独特型网络模型,并利用其对卫星遥感数据进行了分类。该模型在结构上将免疫网络的记忆抗体划分为特异记忆抗体区和自由记忆抗体区。前者的主要功能是记忆各类别抗原的特异特征,后者为前者提供各种类型的抗体源。记忆抗体间按照亚动力学原理进行调节,实现免疫网络的寻优过程。基于上述分区,它在初次免疫响应过程中实现网络的搭建和训练,在二次免疫响应过程中实现信息提
介绍了深圳地铁2、11号线与广深港客运专线福田车站节点深南大道上立交桥钢箱梁的吊装施工方案,在已施工完毕的地下车站上通过吊车对立交桥进行了钢梁吊装施工。利用数值计算
通过宁杭高铁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施工实例,分析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原材料、配合比以及润湿、封边、灌浆、养护等工艺对施工质量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各阶段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提出
专有名词识别(Named-Entity Recognition,NER)是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的基础。现有的很多文献集中于人名、地名、机构名等的识别,很少涉及到书名和电影名等较为复杂的专有名词。专注于某搜索引擎的用户查询日志中出现的这类复杂专有名词的识别。根据用户的查询在网络中的上下文数据,将查询进行粗切分,并利用该网络数据作为训练语料训练复杂专名分类器。使用三种不同的分类器,证实该方法能取得相
血流动力学的状态参数及其变化是认识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和破裂以及风险预测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DSA图像的颅内动脉瘤的3D几何模型的建立方法,完成了动脉瘤3D形状的几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