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1月,河北沧州一家长举报儿子班主任索贿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从螃蟹、生蚝,到茶叶、水果,再到现金,家长对教师几乎“有求必应”。如果不是班主任“收钱不办事”,相信家长也不会有鱼死网破的勇气。
近年来,不少类似的事情在教师与家长之间上演——
2020年6月,常州市金坛区一五年级小学生疑因受到老师不当言行的刺激,作文课后坠楼身亡。事发后,在警方都没搞清事实的情况下,班级群里竟有不少家长站出来为老师撑腰、点赞。
2019年12月,江苏省某县一班主任当堂殴打学生,校方回应会对涉事教师依纪依规处理。结果,没过几天,被打学生所在班级的一些家长联名写请愿书,恳请安排涉事教师回校正常上课。
……
家长们果然黑白不分、是非不明吗?当然不是。他们之所以如此讨好教师,说到底,不过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其中,有请托,也有无奈。当他们将自己视若珍宝的孩子交给学校、交到教师手上时,心里总会产生种种担心:害怕孩子被冷落、被孤立、被欺负,害怕教师不负责,害怕自己的宝贝受伤……面对围墙之内的教育,他们鞭长莫及、无计可施,只能寄希望于教师,笨拙地希冀着自己小心翼翼的“讨好”能够换来教师对自家孩子的关心、关注和照顾。再者,普遍存在的“学历焦虑”也无形中提高了教师在家长心中的地位——没有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取得好成绩、考一所好大学,而打开成才之门的钥匙,就握在教师手中。因此,他们不敢对教师“不敬”。
家长爱子的拳拳之心不容置疑。但我们打着“一切为了孩子好”的旗号而做出的种种举动,真的就能让孩子好吗?当他们看到家长一次次给教师送礼,会不会认为金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当他们看到家长不问对错地支持教师,会不会学会“无关是非,只为利益”?当他们看到家长“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会不会长成心口不一、虚与委蛇的大人?须知,跪着的家长,是培养不出站着的孩子的。我们若希望孩子顶天立地,首先自己就得堂堂正正。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切并不完全是家长的问题。“讨好”和“不敢”,折射的是家長对教师的不信任。不时曝光的教师收礼、有偿补课、体罚学生等师德事件,一点点侵蚀着社会对教师的信任。以至于相比教师的爱心、良心、职业操守,一些家长更愿意相信“利益交换”。
实际上,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敬业、负责、值得尊重的。教育工作中,他们更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配合,而不是奉承、迎合。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认少数教师存在的问题。就目前来看,家校关系的扭曲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国家的未来,我们必须努力营造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互相信任的和谐教育生态,进一步促进家校之间平等沟通和交流,建立健全教育监督长效机制,让教育在清朗中运行,让孩子在阳光下成长。
作家张晓风在《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写道:“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不只学校需要考虑,家长也应该用心去思考——我们究竟希望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呢?
近年来,不少类似的事情在教师与家长之间上演——
2020年6月,常州市金坛区一五年级小学生疑因受到老师不当言行的刺激,作文课后坠楼身亡。事发后,在警方都没搞清事实的情况下,班级群里竟有不少家长站出来为老师撑腰、点赞。
2019年12月,江苏省某县一班主任当堂殴打学生,校方回应会对涉事教师依纪依规处理。结果,没过几天,被打学生所在班级的一些家长联名写请愿书,恳请安排涉事教师回校正常上课。
……
家长们果然黑白不分、是非不明吗?当然不是。他们之所以如此讨好教师,说到底,不过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其中,有请托,也有无奈。当他们将自己视若珍宝的孩子交给学校、交到教师手上时,心里总会产生种种担心:害怕孩子被冷落、被孤立、被欺负,害怕教师不负责,害怕自己的宝贝受伤……面对围墙之内的教育,他们鞭长莫及、无计可施,只能寄希望于教师,笨拙地希冀着自己小心翼翼的“讨好”能够换来教师对自家孩子的关心、关注和照顾。再者,普遍存在的“学历焦虑”也无形中提高了教师在家长心中的地位——没有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取得好成绩、考一所好大学,而打开成才之门的钥匙,就握在教师手中。因此,他们不敢对教师“不敬”。
家长爱子的拳拳之心不容置疑。但我们打着“一切为了孩子好”的旗号而做出的种种举动,真的就能让孩子好吗?当他们看到家长一次次给教师送礼,会不会认为金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当他们看到家长不问对错地支持教师,会不会学会“无关是非,只为利益”?当他们看到家长“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会不会长成心口不一、虚与委蛇的大人?须知,跪着的家长,是培养不出站着的孩子的。我们若希望孩子顶天立地,首先自己就得堂堂正正。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切并不完全是家长的问题。“讨好”和“不敢”,折射的是家長对教师的不信任。不时曝光的教师收礼、有偿补课、体罚学生等师德事件,一点点侵蚀着社会对教师的信任。以至于相比教师的爱心、良心、职业操守,一些家长更愿意相信“利益交换”。
实际上,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敬业、负责、值得尊重的。教育工作中,他们更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配合,而不是奉承、迎合。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认少数教师存在的问题。就目前来看,家校关系的扭曲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国家的未来,我们必须努力营造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互相信任的和谐教育生态,进一步促进家校之间平等沟通和交流,建立健全教育监督长效机制,让教育在清朗中运行,让孩子在阳光下成长。
作家张晓风在《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写道:“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不只学校需要考虑,家长也应该用心去思考——我们究竟希望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