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主动脉弓部病变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诊治分析

来源 :临床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gg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婴幼儿主动脉弓部病变合并心内畸形一期弓部重建的诊治结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心胸外科接受主动脉弓部重建手术的病人86例,合并心内畸形采用胸骨正中切口,用扩大的端-侧吻合法完成主动脉弓部重建,同期矫治心内畸形.单纯主动脉缩窄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术中均采用自体心包片或牛心包补片扩大吻合口.重点关注术后残余梗阻、气管狭窄等并发症及处理.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3例(3/86,3.48%).12例单纯主动脉缩窄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余74例病人在深低温停循环下完成,停循环时间(18±3.2)分钟.存活病人术后均顺利脱离气管插管,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3.8±1.6)天,ICU停留时间(6.1±2.4)天.术后严重低心排行腹膜透析6例,2例行血液透析.ICU内床边开胸探查止血5例.4例患儿脱呼吸机困难,床边超声提示左侧膈肌活动度差,行膈肌折叠手术.失访2例,远期死亡1例.复发主动脉弓部梗阻者5例,其中1例梗阻严重,已接受再次手术.3例轻度梗阻继续观察中;16例病人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气管狭窄,术后均缓解.结论 婴幼儿主动脉弓部病变,应尽早手术治疗.扩大的端-侧吻合法重建主动脉弓并同期矫治心内畸形治疗效果满意.术中充分游离,确保无张力吻合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脑室定位穿刺内窥镜下血肿清除联合脑室内灌洗治疗严重脑室内出血(IVH)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6例严重IVH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和引流组,每组各48例;联合组予以脑室定位穿刺内窥镜下血肿清除联合脑室内灌洗治疗;引流组行脑室定位穿刺内窥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脑脊液引流量、血肿清除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后,联合组失访2例,引流组失访3例,最终联合组纳入46例,引流组纳入45例.联合组
目的 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病情稳定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参与工娱活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观察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量表、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 干预前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量表、住院精神病患者
目的 探讨翼点入路手术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两组均采取翼点入路显微手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S100β水平、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结果 术后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显著
目的 探讨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8、乳酸脱氢酶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比较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最高呼气流速)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8、乳酸脱氢酶水平.结果 观察组发热、咳嗽、喘息及低氧血症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
目的 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远期疗效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检测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治疗1a复诊时检测血糖水平,统计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状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治疗后入组患者血糖控制正常70例(58.3%),血糖控制不良50例(41.7%),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
患儿,女,9 岁.身高 133 cm,体重49 kg,体重指数(BMI)28 kg/m2 ,2020 年5 月诊断Prader-Willi综合征,脊柱侧凸,拟在全麻下行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术(图1).否认其他疾病史及手术麻醉史.在B超引导下开放上肢静脉输液通道.常规监测心电图(ECG )、血氧饱和度(SpO2)和无创血压.利多卡因局麻后,在B超引导下行左侧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动脉血压(ABP).ABP 126/72 mmHg,HR 68次/分,SpO296%.麻醉诱导前测动脉血气:pH 7.404,PCO
目的 探讨术前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控制营养评分(CONUT)、预后营养指数(PNI)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93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指标.结果 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Cla-vien Dindo并发症分级≥Ⅲ级)22例(23.6%).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ONUT、GPS、NLR及胰腺质地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静脉溶栓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两组均予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静脉溶栓,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治疗,观察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克隆浆细胞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二位常见恶性肿瘤.诱导治疗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是MM的标准治疗策略之一,新药的应用使得MM患者的生存预后得到了明显改善.在新药时代,MM患者面临着更多的选择,然而ASCT在MM治疗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51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血清学检查结果、脑脊液检查结果、脑电图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处于50岁—59岁的患者居多(47.1%),92.2%的患者婚姻状况为已婚.神经梅毒起病形式多样,精神症状丰富,以认知、情感、睡眠障碍多见;脑电图、头颅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本组患者误诊率为54.9%,大部分患者经青霉素治疗后症状改善.精神症状首发患者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水平显著高于非精神症状首发患者(P0.05).结论 神经梅毒的临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