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来说,主要教学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外科护理实践能力。本文阐述了中职外科护理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教育;外科护理;实践能力;提升途径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其知识点涉及范围广,包含众多的专业数据,教学内容比较复杂,对于初次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来讲学习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的外科护理实践能力,使他们成长为专业的应用型护理人才。
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和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中职外科护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使得学生护理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成为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护理能力,使其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满足医疗机构外科护理岗位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学生实践能力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行业中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设置医学、护理类专业的院校必须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有所欠缺,这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模式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仍旧沿用讲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自主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在毕业之后不能够胜任医疗机构护理岗位的工作。
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1. 采用微格教学,创新教学方法
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往往都是一听、二看、三练习的模式,这种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目前的教学活动。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得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活跃。
采用微格教学法,将复杂的课堂教学内容分解为多个单一的教学技能项目进行重点教学,教师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设备,增强学生的感官认知,从而使學生能够更加熟练、深刻地掌握各项护理技能。此外,还能够使学生在自主观察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团队合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2.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护理实践能力
在外科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合作医院取得联系,定期安排学生到外科或者手术室进行观摩,在医生、护士的讲解、示范中了解外科护理的相关操作技能。要保证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能够进行3~4次的手术观摩,使他们了解手术过程中护理操作的步骤,加深记忆。学生在观摩手术之前主动复习相关的外科护理学专业知识,并且能够在观摩的过程中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使护理技能得到进一步强化,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3. 建立“模拟卫生服务站”,提高学生的实践护理能力
目前,中职外科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的临床护理能力都比较弱,很难满足基层医疗的要求,如果进入工作岗位,很容易出现差错,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此,中职学校可以在外科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设置“模拟卫生服务站”。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卫生服务活动,由学生扮演患者、医生或者护士。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技巧的指导,突出外科护理技能的临床应用以及注意事项,让学生轮流担任护士的角色。完成活动之后,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护理技能进行考核。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的结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外科护理专业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的外科护理知识,还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外科护理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将实践和理论结合在一起,实现中职院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雪梅.浅谈中职外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8).
[2]尹崇高,李洪利,魏秀红.观摩外科手术对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4).
[3]黄正美.建立模拟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2).
作者简介:谢丹丹(1988— ),女,壮族,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外科护理学教学。
关键词:中职教育;外科护理;实践能力;提升途径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其知识点涉及范围广,包含众多的专业数据,教学内容比较复杂,对于初次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来讲学习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的外科护理实践能力,使他们成长为专业的应用型护理人才。
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和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中职外科护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使得学生护理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成为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护理能力,使其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满足医疗机构外科护理岗位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学生实践能力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行业中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设置医学、护理类专业的院校必须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有所欠缺,这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模式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仍旧沿用讲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自主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在毕业之后不能够胜任医疗机构护理岗位的工作。
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1. 采用微格教学,创新教学方法
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往往都是一听、二看、三练习的模式,这种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目前的教学活动。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得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活跃。
采用微格教学法,将复杂的课堂教学内容分解为多个单一的教学技能项目进行重点教学,教师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设备,增强学生的感官认知,从而使學生能够更加熟练、深刻地掌握各项护理技能。此外,还能够使学生在自主观察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团队合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2.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护理实践能力
在外科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合作医院取得联系,定期安排学生到外科或者手术室进行观摩,在医生、护士的讲解、示范中了解外科护理的相关操作技能。要保证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能够进行3~4次的手术观摩,使他们了解手术过程中护理操作的步骤,加深记忆。学生在观摩手术之前主动复习相关的外科护理学专业知识,并且能够在观摩的过程中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使护理技能得到进一步强化,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3. 建立“模拟卫生服务站”,提高学生的实践护理能力
目前,中职外科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的临床护理能力都比较弱,很难满足基层医疗的要求,如果进入工作岗位,很容易出现差错,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此,中职学校可以在外科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设置“模拟卫生服务站”。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卫生服务活动,由学生扮演患者、医生或者护士。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技巧的指导,突出外科护理技能的临床应用以及注意事项,让学生轮流担任护士的角色。完成活动之后,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护理技能进行考核。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的结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外科护理专业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的外科护理知识,还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外科护理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将实践和理论结合在一起,实现中职院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雪梅.浅谈中职外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8).
[2]尹崇高,李洪利,魏秀红.观摩外科手术对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4).
[3]黄正美.建立模拟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2).
作者简介:谢丹丹(1988— ),女,壮族,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外科护理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