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话题作文时代的作文教学路在何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ke_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至今日,虽然话题作文在高考命题中还能勉强占据半壁江山,而无论是社会还是语文教师自身对于中学生作文水平之低都惊呼不已,有的更是直言不讳地称话题作文为“罪魁祸首”。笔者认为,一种命题形式本身并无绝对的“优”与“劣”,造成这几年的高中作文教学“无所作为”的原因,恐怕是包括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影响在内的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下面试结合近几年教学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一些粗略的分析:
  1.写作教材成了语文教师眼中的“鸡肋”。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2002年10月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说明”部分有这样的介绍:“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册),按照写作心理的几个方面编排,力图使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以便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二阶段(第二至五册),主要培养写作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能力,培养写作几种常用文体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尝试文学创作。第三阶段(第六册),按照写作过程的几个方面编排,力求使学生把握书面语言表达的规律,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从教材的编写意图来说,它对写作训练的安排是呈螺旋形上升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思想。但从教材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由于编写内容简略,挖掘不深,发散不广,选例不精,命题不新,导致其“食之无味”。《教师教学用书》根本不涉及写作部分的内容,各种教学杂志和教辅资料的相关解读匮乏,使部分教师对该部分内容心中无底,担心使用起来“误”人子弟,干脆置之不理。由于阅读和写作部分分开编排,有的教师甚至以为“写作部分”是可用可不用的内容,而唯《考试说明》是从,使《考试说明》成了语文教学的“主人”,而教材则成了“奴婢”;有的教师干脆创造自己的训练体系。
  2.作文训练的趋附性过强。“话题作文”一出场,各种《话题作文××例训练大全》轮番登场。有些教师一周训练一个话题,一本《大全》足以送走一届学生;少数自我感觉写作能力不强的学生,不惜背熟两三篇范文,然后在高考场上“套作”。《一则移植记忆的广告》《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白云·黑土”系列二》等满分作文的出现,促成了《高考作文满分××招》等“作文秘诀”大行其道,很多高三学生沉浸于“童话寓言法”、“日记书信法”、“影视戏剧法”、“实验报告法”、“新闻集锦法”、“会议纪要法”、“故事新编法”、“实话实说法”、“广告法”、“启事法”等各种“法术”,乐此不疲,考场作文也成了“故事新编”“科幻小说”“话剧”的实验田,形式上的所谓“创新”暴露出内容的空洞贫乏、思想的苍白浮浅。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中出现了“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种关系型话题,结果当年各地的模拟试题随风而动,如某地的一本模拟试题(共十套)就有七个同类型的话题:“他人的意见与自己的行动”、“记忆与忘却”、“开拓创新与机械模仿”、“读图与读书”、“结束与开始”、“智与情”、“放与收”。一些语文教师往往是抓住就用,而不是密切结合学生的观察、体验和思考,选用那些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有话可说的题目,使得长期千篇一律的题型造成学生的疲劳感。《考试说明》中规定暂时不考应用文,不少语文教师视之为给考生“减负”,结果高三学生连写请假条都文不成句。虽然高考命题被称为“风向标”、“导航塔”、“指挥棒”,但当教学完全沦为应对考试的一种手段时,它所培养出来的人必然是不健全的了。
  3.作文教学存在明显的无序性。有些教师心中没有“作文教学”的概念,没有认识到写作也是一种能力,不经过相当数量的训练是无法形成的。学生仅有的训练时间就是大大小小的考试,或者加上由教师一“阅”了之的“周记”。更有甚者,以投机取巧之法为学生“点石成金”。如有的教师不引导学生丰富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而是告诉学生如何将自己仅需熟知的一两个事例与不同的话题勾连,“以不变应万变”。笔者曾有幸观摩一位名师给全市毕业班统考质量分析会上的备考示范课,所讲的“高分窍门”就是每篇习作必须有一个排比句和数个比喻句,该教师选用的范文正是由多个排比段组合而成,当堂点评学生的作文也就是找出学生所写的排比句,作文训练已经完全蜕变为造句训练。有的教师置作文的“基础等级”于不顾,忽视了作文水平是综合素质的体现这一基本原理,在学生基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带领学生一味地按照“发展等级”的要求进行所谓“针对性”训练。学生的习作如同肢体伤残的人跳出的芭蕾舞,难看而又令人难受。
  以上问题的出现,应该说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焦躁心理所造成的。有教者把2006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格局概括为“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或称‘题意作文’)、新命题作文三足鼎立”,也有人预测进入了“后话题作文时代”。如何走出当前作文教学的困境,笔者不揣浅陋,谈几点管中之见: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感悟生活,积累素材。应试教育的重压使学生失去了亲近自然走近自然的机会。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花鸟虫鱼,他们可以熟视无睹;周围的车水马龙、世事变迁,他们可以麻木不仁;国际上的风云变幻、纵横捭阖,他们可以漠不关心;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他们可以无暇顾及。写起作文来,势必无从下笔,不是饱尝搜肠刮肚之苦,就是显露捉襟见肘之窘。作文失去了生活的源头,只能胡编乱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积累的主要渠道是大量阅读,这种阅读应是面向人类所有的精神文化的广泛而开放的吸收。在阅读内容上,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如自然科学、文史地理可以拓宽知识面;阅读古典诗词、名言警句、小说散文,可提高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能力,陶冶情操,促发创作灵感;报刊的大量知识与信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作文素材。读书时要做好阅读笔记,通过广泛的阅读,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以增强语感、激发灵感,让作文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文更是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对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事物细心揣摩、用心体会,从而慧眼独具,感悟生活中的哲理,发现生活中的情趣。
  注重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传统作文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语言脱离思维。“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作文水平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最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前者包括多角度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发展地、联系地、一分为二地辩证思考等品质。要启发学生不仅想清“是什么”,还应当想想“为什么”和“怎么样”;不仅要看到“此”,还要能由“此”及“彼”;不但看事物发展的“果”,还要能追根溯源,分析事物变化的“因”。只有这样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材料,才能体现出思维的准确性。
  提倡创造性作文,鼓励学生写好真实。一方面,目前的作文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多有形无形的“牢笼”,要提倡学生创造性地写作,言为心声,既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真实,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感觉和思想感情的真实,让学生勇于实事求是地独立思考。另一方面还要看到,随着1999年高考“倡导创新”,各种作文教学尝试纷纷打着“创新”的旗号登台亮相,然而多本末倒置,其急功近利的心态暴露无遗。往往撇开“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等基础等级方面的要求和发展等级方面“深刻”、“丰富”的要求于不顾,或一味在立意上求创新,以致习作思维荒诞,观点偏颇甚至荒谬;或为文采而“文采”,以致大量生造词语,搭配错乱;或只求文体标新立异,而内容空洞贫乏。真正的创新,应该是以对现实生活真实的感受为基础的。
  增强文体意识。“新课标”要求学生“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僵硬琐碎的模式训练严重限制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完全抛弃了文体概念的作文只会不伦不类。近年许多省份高考阅卷中对“四不像”类的作文一律封杀,已经给文体意识淡薄的同学敲响了警钟。按照一定的文体训练,才能写出像模像样的文章,才能给作文创新打下坚定的基础。
  加强对作文训练体系的研究。虽然在作文教学方面不能过于繁琐,但学生作文水平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有必要重提作文训练的序列性这句老话。从可能性来说,训练体系的确立可以在教师,也可以在教材,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如果完全交给教师的话,由于不少学校的毕业年级往往由少数教师“把关”,就会使得不同学段作文训练的衔接存在困难。因此,可以对现行的写作教材进一步充实,让解说更具体丰富,适当增加训练密度,调整现有的框架,让阅读与写作结合得更加紧密,换用部分时代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郁或富于思辨意味的作文题,并配以必要的“教学用书”,从而切实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作文教学的参考,改变摸着石头过河的现状。当然,教材的完善与教师的参与并不矛盾,进一步地讲,加强对作文教学的研究,本身也需要一支长期的、稳定的、由大量来自教学一线教师参加的、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构建出较为科学的作文教学理论。
  强化作文指导和讲评环节。与社会性的“写作”迥然不同,语文课程中的“作文”只是“写”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学习“写”的一种过程,是在课程体系之中完成的。“预设某个共同的‘作文’内容或区域,触动并激发学生的思绪与情感,这仅是‘作文’活动实质展开的必要准备而已,而指导与学习‘怎么写’才是教学进程中的大事,‘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作文教学中言教的效果要优于身教。言教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一种基本方式,也应该是主要方式,同时也是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掌握的基本功之一。”通过言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态度,激发其写作的兴趣,对写作技巧进行指导。作文讲评也是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作文讲评应尽量让学生参与,多一些民主气息,师生可以平等对话,甚至可以争鸣;要体现出对尽可能多的学生的鼓励;在形式上力求新颖生动活泼,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要“范文开路,讲好‘这一次’”,即在学生认真训练的基础上,“针对大部分同学存在的共同问题,发现并概括总结出具有启发意义的成功做法,从而实现作文在某方面的突破”,并注意“范文多样化”。
  上述所言,有些也就是“传统”的做法。其实,“传统”的未必就应该完全颠覆,在人们对作文教学的现状一片责难时,让我们适当地回归传统,也许才不会从根本上迷失自己!
  
  罗必科,语文教师,现居湖北监利。本文编校:老猛
其他文献
您的回复是对我们的帮助,我们会真诚地回报您。如果您填写了读者反馈表,您将免费获赠一期《科技智囊》。 Your reply is to our help, we will sincerely repay you. If you
综合治疗牙周病的临床观察熊亚茸,刘丽云,李传兵口腔科主题词牙周病,错,矫正正琦学,牙周修复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一种慢性疾病。它可造成牙齿松动,移位引起继发性牙列畸
作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对6例血管瘤患者进行选择性颈动脉造影,并对其中3例颈外动脉及其分支供血范围的血管瘤行栓塞治疗。经选择和超选择供血动脉的栓塞,可阻断血供,血管瘤瘤体可明显缩小,达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是加快国企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根据国企改革和发展问题
本文利用白光散斑技术对一组大骨料混凝土三点弯曲切口试件测定了断裂参数 CTODc、结果表明,大骨料大试件素混凝土的 CTODc 值平均为44μm;此外,试验结果还说明,白光散斑技术
广东省教育厅在总结前一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
引言早在石器时代,石头就因其坚固、耐用、易得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材料。与此同时,由于人类的祖先认为万物有灵,而石头源于自然,坚硬持久,不易变
自1996年“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以来,昆明地区共有20批613个青年科技团队或个人入选“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获得资助9600余万元。一大批优秀学术带头人和科研群体
双侧唇裂二期手术临床报告李寿昌先天性双侧唇裂具有前唇短小,前颌骨前突、软组织缺损等畸形特点,其手术修复目前仍是较为棘手的问题,尤其是术后上唇紧张、无正常的唇弓弧度及游
肠内营养在治疗手术后高位消化道瘘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段东明陈宝公杨士琨术后的高位消化道瘘为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一旦发生病情危重,预后差。我院外科1982年1月~1994年1月收治术后高位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