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_(2.5)对去势后雌性SD大鼠骨微结构micro-CT的影响

来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478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PM2.5暴露对去势SD雌性大鼠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35、70、150μg/m3)的PM2.5对SD大鼠进行气道滴注,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滴注后5个月末行去势手术;滴注后9个月末取股骨、胫骨、腰椎,运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术(micro-CT)分别检测三者骨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M2.5暴露组胫骨、股骨、腰椎的骨小梁骨密度(Tb.BMD)减小、骨体积分数(BV/TV)
其他文献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其患病率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而逐年递增。正常情况下,人体骨量受到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共同调控,当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共同维持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时,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就会随之产生变化。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在一个合理区间抑制成骨细胞凋亡并促进破骨细胞凋亡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个关键且有效途径。目前有大量相关研究数据指出,部分与活
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在防控期间我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全面开展,针对非洲猪瘟进行排查,有效强化非洲猪瘟防控力度和质量、效率。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过程中,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显露,本文对其进行反思,对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优化对策。
目的探究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治疗组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脊柱功能复常时间及治疗前后JOA、SF-36、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JOA、SF-36、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夏季畜禽养殖场中的蚊蝇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具备较快的繁殖速度,一旦大量滋生会促进多种疫病在畜禽场内传播扩散,对畜禽场内的家禽家畜带来严重危害,影响畜禽养殖业的收益,做好夏季畜禽养殖场蚊虫的综合防治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对目前畜禽养殖场中蚊虫种类和危害做出一定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如何做好夏季畜禽养殖场蚊虫综合防治的对策。
对于鸡马立克氏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依靠疫苗预防,但是由于免疫程序不科学、毒株毒力增强等原因,会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该文对近年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变化趋势及免疫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当前警察体能实战化训练研究现状、警察武力技能之体能需求、警察体能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本质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一是体能的全面性、对抗性是警察武力运用对体能提出的根本要求;二是技术动作是体能训练的外在表现形式,内在本质是有机体的能量供应;三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警察体能训练技术化、游戏化、对抗化的实战化体能训练之路。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年龄和性别有关的全身性疾病,表现特征为每单位体积的骨量减少,骨强度受损,患者容易骨折,造成生活质量降低。运动疗法相比药物疗法具有经济性、无不良反应等优势,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然而运动疗法的疗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凸显,主要受运动本身的特点(运动方式、运动强度)以及患者自身条件所影响。目前骨质疏松症的检测方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患者无法判断经过一段时间运动干预后的真正疗效,从而影响到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并且运动干预骨质疏松症的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上,忽视了运动对于人体
猪湿疹又被称为猪湿毒症,是指皮肤组织表面出现炎症反应。临床上患病猪的皮肤会出现红疹、湿疹和小结节,最后形成水泡、脓疱和结痂。猪湿疹并非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是因为圈舍潮湿,猪群体表被严重污染或受到多种化学药品的刺激所引发。养殖管理不科学,养殖密度较大,猪群之间相互接触,严重的消化不良,抗病能力不足,饲料营养较差均是造成足湿疹发生的主要原因。猪湿疹的发生具有季节性,主要在每年的高温高湿季节高发,并且不同品种的除非该种疾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该文主要分析猪湿疹的发生原因,探讨具体的防治方案。
目的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盐酸西替利嗪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3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66)和观察组(n=64),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盐酸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肺功能及咳嗽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83%)低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夜间咳嗽评分和日间咳嗽评分均低于对照
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方面能促进畜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另一方面能保障人们食品健康、安全。但回顾分析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研究历程,最初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作为生物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存在,研究比较局限,偏差的思维方式运用,导致所获得的研究成果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及应用性。随着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从生物化学学科分离出来,成为独立一个学科领域,但研究方法运用的比较局限,难以突破创新。该文将着重分析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