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C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来源 :山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565dgd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已有生物量模型(乔木层、木质藤本)和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获得群落生物量,结合土壤、植物样品C含量的实测值。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1hm^2样地的C贮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的总C贮量为220.492t/hm^2,其中植物活体部分为128.099t/hm^2、土壤为81.85t/hm^2、粗死木质残体为5.708t/hm^2、凋落物为4.835t/hm^2。(2)群落植物活体C贮量的层次分配以乔木层占绝对优势(97.23%),其他层次所占的比例很小,层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腺癌患者辅助应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的临床效果,关注其对血清中miR-155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82例中晚期肺腺癌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
目的探究IVF-ET不同妊娠结局者卵泡液内微量元素水平变化,以及其与妊娠结局者的关系。方法2017年2—4月方便选取该院进行IVF-ET治疗的97例女性不育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妊娠结局
运用地理学、生态学和物理学的理论,从全新的角度对长江上游山区聚落形成的环境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山区聚落与水土保持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1.山区聚落场所地处山体的自然
根据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年输沙量的时序资料,分析了蒋家沟泥石流输沙的年际变化特征,发现历年输沙量变动幅度大,波动明显且年际变化频繁,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灾变预测方法,建立泥石
<正>测流量水工作是灌区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的主要手段,是灌区科学管理、合理调度灌溉水源的基础,是实行计划用水、按量收费的依据,在灌区用水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河北省石津
GPS作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在地壳运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以青藏高原东缘的鲜水河、龙门山两条重要活动断裂为例,根据GPS监测获得的欧亚框架的运动速度场,用刚性地块假设下的最小二乘法拟合方法,对其现今断裂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鲜水河断裂、龙门山断裂的整体运动速率分别为8.67±2.65mm/a、1.67±2.07mm/a;鲜水河断裂的甘孜-乾宁段、乾宁-康定段运动速率为8.88±2.74mm/a、
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地区,选择五种处于不同放牧强度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进行放牧对高寒草甸植被演替规律和土壤对放牧压力的响应过程研究,为合理利用和提高草地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呈急剧下降趋势,由禾草草甸的646.24 g/m2下降到小嵩草草甸的328.16 g/m2,容重逐渐减小;在小嵩草草甸阶段地表逐渐出现塌陷和裂缝,0~10 cm
引进4个秋萝卜品种在萧山进行了观察试验,初步认为,白雪春味甜脆嫩,口感佳,肉质根短而粗,符合腌制萝卜的要求,但单根重偏小,预计产量较低。
目的探讨分析高龄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于该院收治确诊为腹股沟疝并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