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邵东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属衡邵丘陵地域;东界双峰、衡阳,南临祁东,西接邵阳市郊,北连新邵、涟源,处于北纬26°50′-27º28′,东经111º30′-112º05′之间;面积1768.75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0.83%,邵东方言属于湘语娄邵片。本文以邵东县仙槎桥镇方言为代表点讨论邵东方言的差比句。仙槎桥镇位于邵东县西南部,离县城约9公里,与邵东县城的方言在语音、语法方面的相似程度很高。
0.2 差比句就是两个(或多个)比较对象在程度、数量或形状等方面有差别的句子(2003,李蓝),是比较句中比较复杂的一种。从构成上来看,差比句主要包括主比项(A)、被比项(B)、比较词、比较值。其中比较值包括比较的基本值(W)和比较的附加值(Z)。例如:
他比 我高 滴。
(A) (B)(W)(Z)
吕叔湘在《 中国文法要略》 中指出:“ 我们常常就某一种属性来比较两件东西( 或事情),因而分出高下、大小、长短、难易等等。就高者对下者说是‘ 胜过’,就下者对高者说是“不及”。根据这种理论,本文把差比句分为胜过句和不及句两类。主要考察邵东方言差比句这两类的语义类型和句式,说明其句式特点和使用条件。
1.胜过句
胜过句是表示A在某个方面要强于B的句子。但是胜过句不仅仅指A比B“强、高、好”,也可以表示A在某个比较的方面上比B更“弱、矮、差”。
1.1 肯定式
1.1.1 A+(比+B+)W+滴
这种句式表示A比B要W。“滴”相当于“些”,但它又是构成此种句式的必要成分。
1.1.1.1 A+ W+滴
当B是不言自明的时候,被比项B和比较词可以省略。例如:
⑴妹妹细滴,你要让到妹妹来。妹妹小一些,你要礼让妹妹。
⑵你侬快滴,我侬慢滴,你侬先行罗。你们快,我们慢,你们先走。
⑶从咕里到学校里,走小路要快滴。从这儿到学校里,走小路要快些。
1.1.1.2 当B项出现时,W一般表示性状或是带有程度修饰的动作行为,前面加“还”表示程度更深。例如:
(4)其比我高滴。他比我高。
⑸今日比昨日稍微冷滴。今天比昨天稍微冷一些。
(6)其比你还□[35]性急滴。他比你更加不着急。
(7)咕隻人比那隻人高滴,但是没得那隻人胖。这个人比那个人高,但是没有那个人胖。
1.1.2 A +比+B+W +Z
Z可以是个定量值,也可以是一个不定值。一般的不定值有:“点嘎唧、滴嘎唧、没好多唧、蛮多、多哩”。W后面也可以加结构助词“得”,“点嘎唧、滴嘎唧、没好多唧、蛮多、多哩”作补语。例如:
(8)姐姐比我大两岁。
(9)行路去比骑单车去要慢得滴嘎唧。步行去比骑自行车去要慢一点儿。
(10)咕一回数学考试,老弟考得比我好点嘎唧。这一次数学考试,弟弟比我考得好一点儿。
(11)小英比我侬只大得没好多唧,但是其么子都会做。小英比我只大得一点儿,但是她什么都会做。
(12)做生意比作田肯定要好耍蛮多来。做生意比种田肯定要轻松许多。
(13)哎呀,咕丘田比那丘田强多哩。哎呀,这丘田比那丘田强很多。
“点嘎唧、滴嘎唧”都表示“一点儿”的意思,强调胜过的量比较少。“蛮多”经常表示“比较多”的意思,而“多哩”却经常表示“很多”的意思。例如:
(14)其比以前听话蛮多哩。
(15)其比以前听话多哩。
“比以前听话蛮多”说明主语“其”有了一个较大的进步,乖顺一些了。而“比以前听话多哩”则强调主语“其”发生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多”重读,成为这个句子的句子重音。
1.1.3 A+W+B+Z
这个句式不要比较词,被比项B后必须加比较的附加值Z 。例如:
(16)其和我是同一隻学校毕业的,但是高我两届。他和我毕业于同一个学校,但是比我高两届。
(17)我两个没隔好远,其只小得我岁吧唧。我们两个没隔很远,她只比我小一岁左右。
(18)咕隻老板小气死哩,少其一毛钱都□[35]得肯。这个老板很小气,少给他一角钱都不行。
这个句式的使用频率比2.1.1和2.1.2要少,而且其中的“W”也只限制在少部分单音节形容词。
1.1.4 一+量+比+一+量+W
这个句式的结构特点是:A和B都是“一+量”的 形式,表示几个比较项一个一个逐级比较。例如:
(19)立夏哩,天气硬是一天比一天热。立夏了,天气真是一天比一天热。
(20)其侬那滴人一个比一个奢侈滴。他们那些人一个比一个奢侈。
(21)其屋里三隻仔,一个比一个搞得好滴。他的三个儿子一个搞得比一个好。
这种句式表示一项胜过一项,在邵东方言中通常带有“滴”,加强比较的语气。
1.2 否定式
胜过句的否定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比较词前加否定词,二是否定比较结果。
1.2.1 比较词前加否定词
A+没+比+B+W+滴/Z
这个句式一般在比较词前加“没”表示否定,与2.1.3相比,这个句式中的W通常表示积极义。例如:
(22)其丈夫没比其高滴。
(23)实打实算起来,秧豆子没比秧落花生强滴。
(24)咕担谷没比那担谷重好多。
有两种句式,一种是在比较结果前加“没”,形成A+比+B+没+W+滴/Z,例如:
(25)刘师姐其实比我侬没大好多。
(26)走河边回去比走马路没近好多。
(27)当哥哥咯比当老弟咯连没强滴啊,你要加把油来。做哥哥的比当弟弟的没强一点,你要努力。
第二种句式是在比较结果后加“□[35]得”,形成A+比+B+W+□[35]得+Z,例如:
(28)咕间屋比那间屋宽□[35]得好多。这间房比那间房宽不了多少。
(29)坐汽车回去比坐火车回去贵□[35]得几十块钱,那舒服多哩。坐汽车回去比坐火车回去贵不了几十块钱,但是坐汽车舒服很多。
1.3 疑问式
胜过句的疑问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句末用疑问语气词和疑问语调表示疑问;二是改变句子结构,构成疑问句式。
1.3.1 句末使用疑问词的疑问式
1.3.1.1 在第一种句式中,比较的基本值W后面一般都带比较的附加值“滴”或其它表示概数的附加值。例如:
(30)哥哥比老弟高滴么?
(31)今日牛肉比猪肉贵滴么?
(32)咕里比屋里好耍滴么?
(33)其比你胖滴吧?
(34)呷嘎药你好嘎蛮多哩吧?
(35)培训嘎一个月,你崽强嘎蛮多哩吧?
句尾的语气词“么”相当于普通话的“吗”,但是“么”前必须加表示比较的附加值的词语,通常加“滴”,而“吧”字前面可以加“滴”或其它的比较附加值。此外,“吧”结尾的疑问句期望得到一种肯定的回答。
1.3.1.2 在句尾带上“嗯呢”表示疑问,这种形式相当于普通话的“是吗”,例如:
(36)今日,红辣椒贵嘎蛮多哩嗯呢?今天红辣椒贵了许多,是吗?
(37)今年咯柑子比去年咯甜滴嗯呢?今年的桔子比去年的甜,是吗?
(38)伟伢子比以前还□[35]听话滴嗯呢?小伟比以前更加不听话,是吗?
1.3.2 改变句子结构的疑问句式
改变句子结构的疑问句式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在比较词前加“是□[35]是”进行提问第二种将比较基本值用肯定否定式重叠,构成“W没W”的形式。第三种是将比较词用肯定否定式重叠,构成“比没比”的形式。
1.3.2.1 A+是□[35]是+比+B+W+滴/Z
(39)过年边,煤气是□[35]是比平常贵滴?
(40)土砖屋是□[35]是比红砖屋凉快滴?
(41)你姐姐是□[35]是比你大三岁?
“是□[35]是”这种形式经常用于对过去或现在的情况进行提问,对将要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提问经常用“得[35]得”,例如:
(42)明日得[35]得比今日凉快滴?明天会不会比今天凉快?
(43)今年咯西瓜赚哩滴钱唧,你明年得[35]得多种几分田咯西瓜唧?今年西瓜赚了一些钱,你明年会不会多种几分田的西瓜?
(44)咕井水等下唧得[35]得变清滴?这些井水过一会儿会不会变清澈一些?
1.3.2.2 A+比+B+ W没W+滴
(45)新屋比旧屋宽没宽滴?
(46)今年工资比去年工资高没高滴?
(47)换季哩,衣服便没便宜滴?
这个句式一般都带表示比较附加值的不定量“滴”,句式才能存在。
1.3.2.3 A+比没比+B+W+滴/Z
(48)今日咯包子比没比昨日咯包子好呷滴?
(49)你觉得伟伟比没比以前听话蛮多哩?
相比较而言,2.3.2.3这种句式比前面两种的使用频率要低一些。
2.不及句
不及句表示主比项在比较点方面不及、不如或劣于被比项的句子。不及句都是否定式没有肯定式,疑问式与胜过句相同。邵东方言的不及句主要有下面几种。
2.1 A+没得+B+W
“没得”是比较词,相当于普通话的“没有”。比较值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动词性的词语,比较值前可加“~嘎”表示程度之深。例如:
(50)在外头肯定没得在屋里咕嘎方便。
(51)我没得你那嘎会划算。
(52)我没得其那嘎喜欢打牌。
这种句式经常换成“哪里有”做比较词的反问句来强调不及的程度,例如:
(53)我没得其那嘎能干。→我哪里有其那嘎能干。
(54)其大媳妇没得其细媳妇那嘎会做人。→其大媳妇哪里有其细媳妇那嘎会做人。
2.2 A+□[35]像+B+W
(55)在城里受拘束滴,□[35]像屋里咕嘎随便。
(56)其小气死哩,□[35]像我侬咕嘎为别个着想。他很小气,不像我们这样为别人着想。
这个句式的使用频率比2.1要低,其中的W多是状态形容词和复杂的谓词性短语成分。
2.3 A+当+B+□[35]得
这个句式表示A比不上B,例如:
(57)其婆娘做生意精得很,我侬当其□[35]得。
(58)呷么子都当呷饭□[35]得。吃什么都比不上吃饭。
2.4 A+当/连+B+当□[35]得
在B前可以加个“当”字或“连”字,构成“A+当+B+当□[35]得”或“A+连+B+当□[35]得”,这两种都是强调句式,后者的语气更重。例如:
(59)你侬年轻人呷饭当我侬老子咕都当□[35]得。你们年轻人吃饭还比不上我这个老人。
(60)你读嘎咕多书哩,连隻小学生都当□[35]得。你读了这么多书,还比不上一个小学生。
3. 小结
邵东方言的差比句和普通话相比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富有特色的结构:
1.1.3 A+W+B+Z。
1.2.2 A+比+B+没+W+滴/Z。
1.3.3.2 A+比+B+ W没W+滴?
2.3 A+当+B+□[35]得。
2.4 A+当/连+B+当□[35]得。
此外邵东方言的差比句的运用是比较灵活的 ,如经常在比较基本值后带上“滴”,降低比较双方的差异程度,“我比其高滴。”有时又使用强调句式,增强气势。如“其比你只大得一岁,但是做起事□[35]晓得比你强好远。”
从以上的例句和分析中可以看出邵东方言的“滴”在差比句的各种句式中分布很普遍,作用也比较重要。“滴”相当于普通话的“些”,它除了在语用上降低差异程度外,更是构成部分比较句式必不可缺的成分,如“你妹妹比你高没高滴?”不能说成“你妹妹比你高没高?”笔者认为“滴”在比较句中的语义开始虚化,它在句末的功能从语用层面开始凝固为语法层面,句法功能也有升级趋势,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1]储泽祥.邵阳方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李蓝.现代汉语方言差比句的语序类型[J].方言,2003,(3):214-232.
[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85-364.
[4]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1-62.
[5]邵敬敏. “比”字句替换规律刍议[J].中国语文,1990,(6):410-415.
[6]汪国胜.湖北大冶方言的比较句[J].方言,2000,(3):211-221.
[7]项 菊.黄冈方言的差比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5):63-65.
[8]杨 奔.北流白话的比较句[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46-51.
(欧阳芙蓉,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0.2 差比句就是两个(或多个)比较对象在程度、数量或形状等方面有差别的句子(2003,李蓝),是比较句中比较复杂的一种。从构成上来看,差比句主要包括主比项(A)、被比项(B)、比较词、比较值。其中比较值包括比较的基本值(W)和比较的附加值(Z)。例如:
他比 我高 滴。
(A) (B)(W)(Z)
吕叔湘在《 中国文法要略》 中指出:“ 我们常常就某一种属性来比较两件东西( 或事情),因而分出高下、大小、长短、难易等等。就高者对下者说是‘ 胜过’,就下者对高者说是“不及”。根据这种理论,本文把差比句分为胜过句和不及句两类。主要考察邵东方言差比句这两类的语义类型和句式,说明其句式特点和使用条件。
1.胜过句
胜过句是表示A在某个方面要强于B的句子。但是胜过句不仅仅指A比B“强、高、好”,也可以表示A在某个比较的方面上比B更“弱、矮、差”。
1.1 肯定式
1.1.1 A+(比+B+)W+滴
这种句式表示A比B要W。“滴”相当于“些”,但它又是构成此种句式的必要成分。
1.1.1.1 A+ W+滴
当B是不言自明的时候,被比项B和比较词可以省略。例如:
⑴妹妹细滴,你要让到妹妹来。妹妹小一些,你要礼让妹妹。
⑵你侬快滴,我侬慢滴,你侬先行罗。你们快,我们慢,你们先走。
⑶从咕里到学校里,走小路要快滴。从这儿到学校里,走小路要快些。
1.1.1.2 当B项出现时,W一般表示性状或是带有程度修饰的动作行为,前面加“还”表示程度更深。例如:
(4)其比我高滴。他比我高。
⑸今日比昨日稍微冷滴。今天比昨天稍微冷一些。
(6)其比你还□[35]性急滴。他比你更加不着急。
(7)咕隻人比那隻人高滴,但是没得那隻人胖。这个人比那个人高,但是没有那个人胖。
1.1.2 A +比+B+W +Z
Z可以是个定量值,也可以是一个不定值。一般的不定值有:“点嘎唧、滴嘎唧、没好多唧、蛮多、多哩”。W后面也可以加结构助词“得”,“点嘎唧、滴嘎唧、没好多唧、蛮多、多哩”作补语。例如:
(8)姐姐比我大两岁。
(9)行路去比骑单车去要慢得滴嘎唧。步行去比骑自行车去要慢一点儿。
(10)咕一回数学考试,老弟考得比我好点嘎唧。这一次数学考试,弟弟比我考得好一点儿。
(11)小英比我侬只大得没好多唧,但是其么子都会做。小英比我只大得一点儿,但是她什么都会做。
(12)做生意比作田肯定要好耍蛮多来。做生意比种田肯定要轻松许多。
(13)哎呀,咕丘田比那丘田强多哩。哎呀,这丘田比那丘田强很多。
“点嘎唧、滴嘎唧”都表示“一点儿”的意思,强调胜过的量比较少。“蛮多”经常表示“比较多”的意思,而“多哩”却经常表示“很多”的意思。例如:
(14)其比以前听话蛮多哩。
(15)其比以前听话多哩。
“比以前听话蛮多”说明主语“其”有了一个较大的进步,乖顺一些了。而“比以前听话多哩”则强调主语“其”发生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多”重读,成为这个句子的句子重音。
1.1.3 A+W+B+Z
这个句式不要比较词,被比项B后必须加比较的附加值Z 。例如:
(16)其和我是同一隻学校毕业的,但是高我两届。他和我毕业于同一个学校,但是比我高两届。
(17)我两个没隔好远,其只小得我岁吧唧。我们两个没隔很远,她只比我小一岁左右。
(18)咕隻老板小气死哩,少其一毛钱都□[35]得肯。这个老板很小气,少给他一角钱都不行。
这个句式的使用频率比2.1.1和2.1.2要少,而且其中的“W”也只限制在少部分单音节形容词。
1.1.4 一+量+比+一+量+W
这个句式的结构特点是:A和B都是“一+量”的 形式,表示几个比较项一个一个逐级比较。例如:
(19)立夏哩,天气硬是一天比一天热。立夏了,天气真是一天比一天热。
(20)其侬那滴人一个比一个奢侈滴。他们那些人一个比一个奢侈。
(21)其屋里三隻仔,一个比一个搞得好滴。他的三个儿子一个搞得比一个好。
这种句式表示一项胜过一项,在邵东方言中通常带有“滴”,加强比较的语气。
1.2 否定式
胜过句的否定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比较词前加否定词,二是否定比较结果。
1.2.1 比较词前加否定词
A+没+比+B+W+滴/Z
这个句式一般在比较词前加“没”表示否定,与2.1.3相比,这个句式中的W通常表示积极义。例如:
(22)其丈夫没比其高滴。
(23)实打实算起来,秧豆子没比秧落花生强滴。
(24)咕担谷没比那担谷重好多。
有两种句式,一种是在比较结果前加“没”,形成A+比+B+没+W+滴/Z,例如:
(25)刘师姐其实比我侬没大好多。
(26)走河边回去比走马路没近好多。
(27)当哥哥咯比当老弟咯连没强滴啊,你要加把油来。做哥哥的比当弟弟的没强一点,你要努力。
第二种句式是在比较结果后加“□[35]得”,形成A+比+B+W+□[35]得+Z,例如:
(28)咕间屋比那间屋宽□[35]得好多。这间房比那间房宽不了多少。
(29)坐汽车回去比坐火车回去贵□[35]得几十块钱,那舒服多哩。坐汽车回去比坐火车回去贵不了几十块钱,但是坐汽车舒服很多。
1.3 疑问式
胜过句的疑问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句末用疑问语气词和疑问语调表示疑问;二是改变句子结构,构成疑问句式。
1.3.1 句末使用疑问词的疑问式
1.3.1.1 在第一种句式中,比较的基本值W后面一般都带比较的附加值“滴”或其它表示概数的附加值。例如:
(30)哥哥比老弟高滴么?
(31)今日牛肉比猪肉贵滴么?
(32)咕里比屋里好耍滴么?
(33)其比你胖滴吧?
(34)呷嘎药你好嘎蛮多哩吧?
(35)培训嘎一个月,你崽强嘎蛮多哩吧?
句尾的语气词“么”相当于普通话的“吗”,但是“么”前必须加表示比较的附加值的词语,通常加“滴”,而“吧”字前面可以加“滴”或其它的比较附加值。此外,“吧”结尾的疑问句期望得到一种肯定的回答。
1.3.1.2 在句尾带上“嗯呢”表示疑问,这种形式相当于普通话的“是吗”,例如:
(36)今日,红辣椒贵嘎蛮多哩嗯呢?今天红辣椒贵了许多,是吗?
(37)今年咯柑子比去年咯甜滴嗯呢?今年的桔子比去年的甜,是吗?
(38)伟伢子比以前还□[35]听话滴嗯呢?小伟比以前更加不听话,是吗?
1.3.2 改变句子结构的疑问句式
改变句子结构的疑问句式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在比较词前加“是□[35]是”进行提问第二种将比较基本值用肯定否定式重叠,构成“W没W”的形式。第三种是将比较词用肯定否定式重叠,构成“比没比”的形式。
1.3.2.1 A+是□[35]是+比+B+W+滴/Z
(39)过年边,煤气是□[35]是比平常贵滴?
(40)土砖屋是□[35]是比红砖屋凉快滴?
(41)你姐姐是□[35]是比你大三岁?
“是□[35]是”这种形式经常用于对过去或现在的情况进行提问,对将要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提问经常用“得[35]得”,例如:
(42)明日得[35]得比今日凉快滴?明天会不会比今天凉快?
(43)今年咯西瓜赚哩滴钱唧,你明年得[35]得多种几分田咯西瓜唧?今年西瓜赚了一些钱,你明年会不会多种几分田的西瓜?
(44)咕井水等下唧得[35]得变清滴?这些井水过一会儿会不会变清澈一些?
1.3.2.2 A+比+B+ W没W+滴
(45)新屋比旧屋宽没宽滴?
(46)今年工资比去年工资高没高滴?
(47)换季哩,衣服便没便宜滴?
这个句式一般都带表示比较附加值的不定量“滴”,句式才能存在。
1.3.2.3 A+比没比+B+W+滴/Z
(48)今日咯包子比没比昨日咯包子好呷滴?
(49)你觉得伟伟比没比以前听话蛮多哩?
相比较而言,2.3.2.3这种句式比前面两种的使用频率要低一些。
2.不及句
不及句表示主比项在比较点方面不及、不如或劣于被比项的句子。不及句都是否定式没有肯定式,疑问式与胜过句相同。邵东方言的不及句主要有下面几种。
2.1 A+没得+B+W
“没得”是比较词,相当于普通话的“没有”。比较值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动词性的词语,比较值前可加“~嘎”表示程度之深。例如:
(50)在外头肯定没得在屋里咕嘎方便。
(51)我没得你那嘎会划算。
(52)我没得其那嘎喜欢打牌。
这种句式经常换成“哪里有”做比较词的反问句来强调不及的程度,例如:
(53)我没得其那嘎能干。→我哪里有其那嘎能干。
(54)其大媳妇没得其细媳妇那嘎会做人。→其大媳妇哪里有其细媳妇那嘎会做人。
2.2 A+□[35]像+B+W
(55)在城里受拘束滴,□[35]像屋里咕嘎随便。
(56)其小气死哩,□[35]像我侬咕嘎为别个着想。他很小气,不像我们这样为别人着想。
这个句式的使用频率比2.1要低,其中的W多是状态形容词和复杂的谓词性短语成分。
2.3 A+当+B+□[35]得
这个句式表示A比不上B,例如:
(57)其婆娘做生意精得很,我侬当其□[35]得。
(58)呷么子都当呷饭□[35]得。吃什么都比不上吃饭。
2.4 A+当/连+B+当□[35]得
在B前可以加个“当”字或“连”字,构成“A+当+B+当□[35]得”或“A+连+B+当□[35]得”,这两种都是强调句式,后者的语气更重。例如:
(59)你侬年轻人呷饭当我侬老子咕都当□[35]得。你们年轻人吃饭还比不上我这个老人。
(60)你读嘎咕多书哩,连隻小学生都当□[35]得。你读了这么多书,还比不上一个小学生。
3. 小结
邵东方言的差比句和普通话相比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富有特色的结构:
1.1.3 A+W+B+Z。
1.2.2 A+比+B+没+W+滴/Z。
1.3.3.2 A+比+B+ W没W+滴?
2.3 A+当+B+□[35]得。
2.4 A+当/连+B+当□[35]得。
此外邵东方言的差比句的运用是比较灵活的 ,如经常在比较基本值后带上“滴”,降低比较双方的差异程度,“我比其高滴。”有时又使用强调句式,增强气势。如“其比你只大得一岁,但是做起事□[35]晓得比你强好远。”
从以上的例句和分析中可以看出邵东方言的“滴”在差比句的各种句式中分布很普遍,作用也比较重要。“滴”相当于普通话的“些”,它除了在语用上降低差异程度外,更是构成部分比较句式必不可缺的成分,如“你妹妹比你高没高滴?”不能说成“你妹妹比你高没高?”笔者认为“滴”在比较句中的语义开始虚化,它在句末的功能从语用层面开始凝固为语法层面,句法功能也有升级趋势,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1]储泽祥.邵阳方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李蓝.现代汉语方言差比句的语序类型[J].方言,2003,(3):214-232.
[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85-364.
[4]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1-62.
[5]邵敬敏. “比”字句替换规律刍议[J].中国语文,1990,(6):410-415.
[6]汪国胜.湖北大冶方言的比较句[J].方言,2000,(3):211-221.
[7]项 菊.黄冈方言的差比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5):63-65.
[8]杨 奔.北流白话的比较句[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46-51.
(欧阳芙蓉,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