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发展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m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对于每一个语文学习中的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应重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那么,在班级授课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如何来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
  一、平等对待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之所以精彩,就因为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着差异性和多样性。学生群体由于知识能力、道德水平、相貌性格以及家庭背景等不同,也存在着差异性和丰富性。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要适应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运用学生的差异。要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实施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分类施教
  “教育是一把双刃剑,他可以塑造学生的个性,它也可以扼杀学生的个性。”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氛围和条件。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个性差异,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打破传统教学的“整体”教学观的束缚,注重整体与个体并重,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施教”。
  1.实施课堂教学分层
  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做到扬长避短、分类指导,设计不同的问题,侧重不同层面的学生的发展,做到“跳一跳,摘桃子”,使能力较强的学生发展了思维,能力中等的学生产生了兴趣,能力较差的学生掌握了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2.实施作业分层
  布置作业是检查教学质量及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手段,作业的布置不应整齐划一。在掌握各层次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后,可分层设计。通过分层作业的设计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落实新知,充满对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三、分层建组,和谐发展
  因材施教就是对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进行个别教育工作。进行优秀生的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严字当头,高标准、严要求,教育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其次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他们发挥榜样带头作用,推动所有学生共同提高。进行中等生的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要关注处在当中的不前不后的所谓中等生,因为他们最容易受忽视。“一个人可以被人爱,也可以被人恨,但决不能被人忽视。”其次要积极给予扶持,经常给他们推一推,促一促,让他们跃上一个新台阶,向优秀生转化。进行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树立后进生也可成材的坚强信念,要坚信“朽木可雕”,要千方百计地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发现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不仅要肯下一番功夫,而且要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尤其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并象园丁爱护幼苗一样珍惜他们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对他们的点滴予以高度肯定和赞扬,把他们心灵中微弱的火光点燃起来,这是转化后进生工作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
  四、分层教学,全面发展
  1.分层提问
  这主要指教师在提问时,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既不“用牛刀去杀鸡”,也不“以卵击石”,做到人尽其才。分层提问,可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为他们感受成功创造条件。
  2.分层练习
  练习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渠道。这里的分层练习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差异,设计出的“阶梯”状的练习题,这些题包括必选题、任选题、思考题。
  3.分层评价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状况,即时、准确地鼓励、表扬或提醒,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C层生多说,敏锐捕捉他们细微的进步,及时表扬让困进生体会到学习的喜悦;对A层生作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要出色地完成才能予以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表扬的价值,同时教师也要及时指出他们在学习上的不足,以免滋长自满情绪。至于对B层生教师也不能忽视他们取得的成绩,也要把握好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4.分层指导
  由于学生间存在差异对学生进行指导也要区别对待。困进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无信心,思想负担较重。对于他们,教师应该扫除他们的思想包袱,耐心疏导,不挖苦、不讽刺,帮助他们找到差的原因,扫除他們在学习上的障碍,并且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对于中等生,重在知道学习方法,思考方法。对于优生,在指导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时时教育他们戒骄戒躁、克服缺点,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培养创新能力。
  五、针对差异,采取措施
  教学时教师可以針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措施。班级教学要想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是很难实现的。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在固定的教学时间内,要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达到教学要求,在当前这种传统的教学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下,成为十分突出的矛盾和困难。因此,需要对传统的班级教学结构和组织形式进行改造。首先可以把全班学生进行大体的分类,结合具体学科和活动,把学生分成上、中、下三类,然后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测试评分等方面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措施,把集体教学、分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等各种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他文献
“综合练习”?是期末的总复习吧。当然不是,日本宫城教育大学附属小学的“综合练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将许多门学科综合运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它始于1887年,已经有100
一、世界文化的形成人类的文化是伴随人类的诞生而逐步萌发的。一百多年来,尤其近几十年来,随着新的猿类化石和人类化石的发现,考古学根据化石的证据,已把人类从猿的系统分化
<正>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与经济效益是紧密相关而又有区别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后者的保证,与后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因
期刊
在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教学更加强调要实施素质教育,从原有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去我们的传统教育,就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抹平了学生的个性。而之所以提倡素质教育,原因在于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素质,教学过程切忌整齐划一、统一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次教学,努力把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而且,教育是培养人才的
最近,我发明了一个神奇的时间器。它的模样与钟相似,只要把指针往前一拨,一个通往未来世界的时间门就会出现;而往后一拨,时间就会倒流。但这个时间器也有一个不足之处,如果时
【摘 要】班级文化建设是打造班级的核心价值观,引领班级的发展方向。文章从自己做班主任的亲身经历入手,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心理文化建设及应试技巧的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班级文化 精神文化 心理文化 应试技巧  一、班级软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不是别的,它是班级文化的主导价值取向,那么,我们需要怎样的班级精神呢?”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我们需要与教育文化价值观相统一的班级
你有过心境不好的感觉吗?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呢?我落选了!这是多么伤心的事儿!临放学时李老师宣布了关于"读报读"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某些重要的思潮、重大的事件,以及一些有影响的作家作品,长久以来,研究者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不久前,有人针对他人与己不同的认识,提出了研究工作应
<正> 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是一项国策,是一项意义深远的伟大事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有责任努力学习并努力推广普通话。
"量多质次"是专科学校学报稿件的基本现状.由此,强化改稿工作成为提高学报稿件质量和办刊水平的关键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