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对话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教育演讲》选编的叶圣陶先生三十篇教育演讲,始于1935年,终于1983年,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几乎涵盖了叶老一生关于教育的全部思考,包含着一代教育大师对教育的深爱与忧思。
  教育依托社会,什么时代造就什么样的教育,反过来说,什么样的教育也造就了什么样的时代,教育者对教育的思索明显镌刻着时代的烙印,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教育的智慧却是相通的,因为,作为科学的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这种规律不受时代所制约,教育智者对教育本质的追求,对“好的教育”的探索是一致的,也是可以穿越时空、引发共鸣的。虽然《叶圣陶教育演讲》所收录的文稿时代已经久远,但却依然不失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而叶老在那个时代对教育的洞悉与深察,更值得当下的教育者深思与审视。
  叶圣陶先生认为,“读书大可不必进学校”并不是说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没有用,而是直指教育培养人才方向的片面理解的误区。在那个时代,学校培养人才的定位是“统治者的帮手”,而非具有一技之长、能够自食其力的社会所需人才。正是基于这样的看法与认识,叶圣陶先生才发出了“有志的青年不必进正统的学校,要读有用的书,求有用的知识,就该进社会大学,这是个自由的天地”這样的真知灼见。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对此,党的教育方针已经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诸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误将中考成绩、高考成绩作为自己的教育方向,以至于学生到校读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升学、为了在与他人的考试竞争中获利。如此的学校教育,不正应了叶圣陶先生的“读书大可不必进学校”吗?这样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到底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这是否值得学校深刻反思与自我追问呢?
  在《不应单纯追求升学率》一文中,叶圣陶老先生写道:“就期中期末考试来说,我以为最重要的是教师从考试的结果,可以知道自己教的成绩怎么样:教得不错,有长处,要继续发展;教得有问题,有缺点,要想办法改进。”叶老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事实上纠正了长久以来学校对考试认识的严重误区。考试的目的旨在考查教师的教育教学结果,从而为教师调整教学思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予以辅导,更好地开展教学而服务。考试的真正意义是具有诊断性,而非甄别性,在于为教学提供信息反馈,而非人为地给学生分出个三六九等。叶老的这句话是否很值得我们咀嚼与玩味呢?
  “现在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老师备课教课,随时督促,批改大量作业,负担也很重,彼此都苦不堪言。要减轻双方的沉重负担,就需要改进现行的若干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叶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明晰的思路,即改进教学方法,他主张“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世界上的事物是学不完的,无论是谁,都要学习一辈子,咱们当教师的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一直学到老。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其实,这样的观点,不正是新课改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吗?由此可见叶老对教育规律的深谙,而这句精简的论断,胜过当下一大批教育专家学者的长篇大论,更能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叶老先生,这位从事教育工作80年的老教育工作者,这位深察教育规律的教育智者,用他朴实的话语,给予我们教师理性的训诫,先生隔空传来的教育箴言,历久而弥新。
其他文献
小猕猴:啾啾先生,上幼儿园把小学要学的内容学了,上小学把中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提前学了,这算不算聪明?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嘛!  啾啾先生:你一定知道有一个成语叫“拔苗助长”,这显然不是聪明……  小猕猴:可是今天您要讲的成语并不是“拔苗助长”啊,而是出自中学课文。这又怎么解释呢?  啾啾先生:呃,这么说吧,不少同学年纪很小就能念好多首唐诗,可是有一些老人家念的还是这些唐诗哦,只是年幼和年长的感受并不一样
【摘 要】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每个单元之首安排了“单元导读”。教师应认清单元导读的位置,了解单元导读的内容,正确分析其教学价值,结合导读,实施有效教学。为此,教师拿到教材后,要先整体浏览,关注各个单元的导读页面,建立整学期的教学目标体系,再根据单元课文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导读的作用,逐步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单元导读;教学价值;教学建议  一、单元导读在哪里  统编教材
上小学后,我发现爸爸开始慢慢地疏远我,不再关心我。这使我很伤心。  但是,那一次,我却被爸爸深深地感动了。  那年暑假,我和小伙伴们在门前的马路上追逐嬉戏,不小心踩到一块石头滑到了。我只穿着短裤的腿硬生生地磕在水泥地上,顿时鲜血直流,我吓得放声大哭起来。  小伙伴们也吓傻了,不知谁大叫着去找我爸爸。爸爸不慌不忙地扶起我,检查了伤口后,对我说:“不碍事,以后玩耍时小心点。”说完他就走了。  我强忍着
我的班主任姓黄,个子不高,身材苗条,爱扎马尾辫、穿背带裤,看上去很青春。鼻梁上架着的那副黑框圆眼镜,给她平添了几分文艺气息。  黄老师喜欢旅行。三月去婺源看油菜花,四月去武汉看樱花,五月去霞浦看滩涂,七月去敦煌看壁画……几乎所有的节假日,她都会背上行囊,前往那充满诗意的远方。  她一边行走,一边在朋友圈“直播”她的见闻。一段笔直的公路、一面倒塌的土墙、一扇老旧的木门、一只打盹的猫,配上一段或幽默或
“唉,终于送出去了!”看到门卫大伯收下那包红薯干,我心里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心中好不得意,嘴上不禁哼起了小曲。这是怎么一回事?别急,听我细细道来。  我所读的作文班,老师很会教,同学也很优秀,经常有作文发表,常常有样刊、样报、获奖证书等往我们学校寄。时间一长,门卫大伯就不太愿意帮不是我们学校老师的钟老师代收邮件了。钟老师知道后,交给我和凌于婷一袋红薯干,让我配合凌于婷,将红薯干送给门卫大伯,希望
20世纪70年代,我出生于一户普通的农家。小时候,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平日里饭桌上是见不到肉的,连肉沫星子都没有,只有逢年过节才会有几个荤菜,但也要摆上好多天母亲才会让我们伸筷子。  那时候,最令我难忘的吃肉经历,便是我十岁那年的国庆节。那年国庆节,家家户户热闹非凡,窗外净是小孩子“吃肉喽!吃肉喽……”的叫喊声。一大早就被吵醒的我,从被窝里爬出来,疑惑地问母亲发生了什么事。母亲告诉我:“今天是国
转眼迎来期中考试,哈哈,我的试卷是和水獭男孩两个人做,他们的试卷是一个人做,怎么比得过我?我又考了全班第一。  发下试卷那天下午,因为下了雨,课间操没有做,我和水獭男孩照例躲在无人处下三子棋。棋盤很简单,三个方框一个套一个,四条斜线连接四角,四条直线连接四边,几笔就画成了。棋子嘛,石子瓦片,枯枝败叶,什么都行。我们用红粉笔画棋盘,用红粉笔头白粉笔头当棋子,简直是奢侈。规则也简单,你放一个子,我放一
【摘 要】现代诗是统编教材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教学现代诗时,教师要抓住教材的编排意图,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通过运用“反复诵读,内化诗歌语言;借助意象,进入诗歌意境;拓展阅读,寻觅诗人情怀;模仿创作,尝试诗性表达”等策略,让学生了解现代诗,激发阅读兴趣,感受诗歌魅力。  【关键词】现代诗;统编教材;文体;策略  统编教材选编了众多文质兼美的诗歌。从四年级开始,“现代诗”这一专有名词走进了学生的视野
板龙很呆板嗎
学校推选我参加科技创新小制作比赛,我兴奋极了。  到底做什么呢?回到家,我和妈妈商量了一下,决定做一个走马灯,又漂亮又简单。我们上网查找了制作走马灯的方法,还找到了一段制作视频呢,我们认真地观看了视频,了解了制作的步骤,就动手制作了!  我准备好了固体胶、硬纸板、水彩笔、一段铁丝、敞口玻璃瓶、一截蜡烛、子母扣、打火机等。先用圆规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圆,把圆平均分成12等份。把圆剪下来,中间可千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