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u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火焰,给沉闷的课堂注入活力,而且更为语文教学创造更多的奇迹。
  关键词:语文素养;课外实践活动;转变角色;教学环境
  作为乡镇学校,我校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如下:书写差、错别字多、课外阅读量小、语文知识面狭窄、口头表达能力差、写作能力比较弱。综上所述,學生的语文素养普遍偏低。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学生语文素养薄弱已成为影响其提高听说读写水平的“瓶颈”。他们正当青春年少,本该意气风发,却缺乏一种真正的“书生意气”;而做起文章来,文思枯竭则更是这种遗憾的旁证了。语文教学所步入的尴尬境地迫使语文教师不得不静下来思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火焰,给沉闷的课堂注入活力,而且更为语文教学创造更多的奇迹。对此,针对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如何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首要的要做到老师角色的转变,伴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为此,要求教师本人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以往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学力和学习方式、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忽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等,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了,所以要求教师深刻学习语文教育的新理念,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应试教育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摒弃了,教师的角色也应该彻底的改变,从所谓的师道尊严转变成学生的好伙伴。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真情交融不仅仅表现在师与生之间,而且表现在师生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并不是要削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在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业务素质,提升教学技能水平,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快速实现“角色转变”,快速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人为本,教师尤先。因为“好老师”是“好课堂”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思想认识提高了,业务素质增强了,教学技能提升了,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环境的优化
  虽然低处农村,条件有限,但为实现语文素养培养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工作,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在各种环境和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
  教师应扩大对语文学科的观念意识。语文作为我们的国文,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不是几本小小的课本所能涵盖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因此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语文学习的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走出教材的理念,虽然学生的阅读资源有限,但我们可将一些篇幅不长,内容隽永,难度适中的文章积累起来,编辑成册,作为学生共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能开阔眼界,获得多角度的知识和认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学习兴趣的培养
  宋代陈颐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课堂上巧用教学艺术,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并不是艰辛的劳动,而是一种快乐。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只是一种徒劳,随之的课堂效果可想而知。那么兴趣还是要靠我们老师去培养,靠老师去激发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那么怎么去培养兴趣呢?
  课堂改革重点强调课堂氛围,师生的互动也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果。教育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情感实体交往的过程,只有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才能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很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并学会开放自己,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就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鼓励创新、尊重分歧,尤其注意营造一种热烈踊跃的课堂气氛,这才符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一定会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
  四、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
  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这也是新课标多次强调的。在构成语文素养的诸要素中,语文能力是核心因素。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要通过他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出来,并且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相当的语文能力,能读会写,善于吸收和表达,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任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语文能力的形成也是如此。只有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等课程目标才能更好地达成。
  开展其他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不应该仅局限于校园里,应该走入社会,走入自然。农村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农村的田园山林和野花野草中无不蕴含着无尽的知识,而这些资源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因此,要让学生到田野去,到山林去,亲近自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赏农景、干农活、记农事、写农民。书本以外的农村生活是农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让农村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充满泥土和草叶的芳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拓展求知的空间,又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促使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才能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对于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涉及到的有诸多因素,只有靠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在新课程的指引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长期发展,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
  [2]许振立.适应开放教育需要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J].中国远程教育.
  [3]卢梭.爱弥尔[M].天津人民出版社.
  [4]朱永新.朱永新教育文集[C].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李家成.当代教育名著选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间的交流和互动,应该成为课堂教学形式的主要内容。要想使中专体育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便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其中增强师生互动有着实质性的作用。然而,现状下由于师生互动的缺乏,导致中专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本文在分析中专体育教学中融入师生互动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中专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进行探究。
摘 要:计算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正确理解五个问题,即:重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算法,正确处理方法多样和优化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加强口算训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计算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数学中无论是解决问题,还是统计概率、
游戏教学是指围绕教学目标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类型。游戏教学也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是可以广泛应用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一、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英语课堂游戏能提供一个较好的外语学习环境,让学生“沉浸”在使用英语的环境中(即我们常说的“语境”)。运用得当的英语小游戏,
期刊
摘 要:现在,只要我们走进小学数学的课堂,就会发现到处都在合作学习,但是,通过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就不难发现,在学生轰轰烈烈的讨论交流、气氛热烈的场面背后,没有多少学生是真实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也没有多少学生真正地理解了其他学生的见解,更有些学生始终游离在合作学习之外,无所适从。所以,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误区;对策  一、小组合作学习
摘 要:教师要善于通过问题来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教师给学生设计问题时要针对歌曲本身来设计问题,根据课堂学习内容来设计问题,结合学生兴趣爱好来设计问题,并且给学生设计不同形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了解歌曲内涵和本质,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初中音乐;问题;兴趣  音乐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长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在音乐课堂上设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