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洁则流清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e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以为泉城济南趵突泉的“源清流洁”匾额,是康熙皇帝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顺手而写的。等看了《康熙起居注》后才发现,康熙曾在多个场所说过这样的话。这说明康熙皇帝写这四个字的时候,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他是有自己的良苦用心的。
  康熙最早说这话,应该是康熙十九年的五月十五日,当时天下大旱,灾民遍地,流离失所,就连京城附近,也聚集了不少灾民,面对此情此景,康熙皇帝召集九卿、詹事、科、道官员到乾清门,想让他们谈谈对时政的看法,没想到这些官员不是要大赦天下,就是出点子拿点盘缠钱让灾民回家,康熙皇帝看看大家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就语重心长地说:“朝廷致治,惟在端本澄源。臣子服官,首宜奉公杜弊。大臣为小臣之表率,京官为外吏之观型,大洁则小廉,源清则流洁,此从来不易之理。如大臣果能精白乃心,恪遵法纪,勤修职业,公而忘私,小臣自有所顾畏,不敢妄行。”说白点,就是治理天下,匡正风气,要从大官做起,从大官抓起。
  上梁不正下梁歪,事实的确是这样,在清人钱泳的《履园丛话》中,有一篇《铁面御史》的文章,说清正廉洁的“铁面御史”郭琇,在做吴江令时有“墨吏声”,当他的顶头上司江苏巡抚汤斌责怪他时,他勇敢承认并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向来上官要钱,卑职无措,只得取之于民。今大人如能一清如水,卑职何敢贪耶?”面对汤斌这个好领导,郭琇回府,“呼役汲水洗其堂,由是大改前辙”,成了一个万人传诵的好清官 。
  正是因为此,不到五年的康熙二十四年二月十三日,面对来乾清门向康熙辞行的新任山东漕运总督徐旭龄,康熙皇帝又说到了“源洁则流清”的话题。他说:“源洁则流清,尔为大吏,务正己率属,官吏自不为奸。”可见当时康熙皇帝已经认识到做好高官的重要性。
  其实,这句话并不是康熙皇帝的首创,早在唐·王勃《上刘右相书》中,就有“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一语。明代王夫之的《读通鉴论》,也对这个思想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甚,政益乱,民益死,国乃以亡。”
  惩治贪污腐败,要从“上官”做起,要从高官頭上开刀。也就是说,惩治贪官,如果只惩治微官小吏,那是隔靴挠痒,舍本求末,到头来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因为“上官之虐取也,不即施于百姓,必假手下吏以为之渔猎,下吏因之以雠其箕敛,然其所得于上奉之余者亦仅矣。而百姓之怨毒诅咒,乃至叩阍号愬者,唯知有下吏,而不知贼害之所自生”。所以他大声疾呼,如果仅让小吏“代上官受缧绁”,那是不公平的,那是“法之不均,情之不忍”的,那是惩治不了腐败的!
  编辑 / 徐   展
其他文献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未雨绸缪这个典故出自《诗经·豳风·鸱鸮》,其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牗户。”鸱鸮读chī、xiāo,是猫头鹰一类的鸟。牗读yǒu,表示窗子,户指门,牖户这里代指窝巢。诗句的意思是:鸱鸮在未下雨的时候就啄剥桑树皮,修补窝巢。后来“未雨绸缪”就比喻做什么事情都预先准备,防患未然。  毋当不要讲。临渴这句意思是不要到了口渴的时候才去挖井。真是到口渴才去挖井,等
期刊
李世民出身高贵,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他胸襟开阔,文武全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和手下的大臣们顺时而动,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方而进行了全而的改革和整顿,奠定了唐朝的立国规模,这种社会的高速发展形成了后人所推崇的“盛唐气象”。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唐太宗李世民在治理国家上,除了具备历史上的英明帝王共有的优势外,还有一个重要优势在大多数明主
期刊
得了眼疾,隐居乡下,治疗,  远离电脑、电视、手机,多日。  正是五月,春日迟迟,  暮春时分,在一个小镇,独处月余。  行 散  魏晋时期,人们寻求长生不死之药。于是炼丹。吞丹之后,药力足猛,内心灼灼。于是去风中寂跑,谓之行散。  但我每日亦行散。  一个人散步。  早晨在住的院落里散步。  院落是日本人设计的,把枯山水运用得入情入画。也许深受了八大山人和石涛影响,那一枝一叶,枯萎得那样让人心动
期刊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市100处文物建筑向公众免费开放。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现有的3435处不可移动文物中,80%为历史建筑,为了让市民亲近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日前启动,通过文物建筑免费开放、主题寻访、传统修缮工艺现场展示等多样化的形式,吸引更多人走进“老房子”,品读建筑之美、人文之美。  世界著名建筑师艾里尔·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
期刊
朱熹曾这样解释贞观二字,贞,正也;观,示也。“贞观”,以正示人。贞观,其实在循序一番天地之道,而魏征心中的天地之道,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当时刚从关东地区巡视回来的魏征信心满满地说:“正如饿极了的人很愿意吃东西,大乱之后百姓也更愿意接受教化。只要上下同心,按照圣哲的教导行事,几个月就能见效。要是两三年才见效,那就是失职!”魏征一番话,让李世民发自肺腑地感言:“我有这样的光辉成就,全是魏征的
期刊
梁羽生的武俠小说《七剑下天山》,小说一开场,便是傅青主(即傅山)与反派大高手天山派的楚昭南在五台山上的一场生死之战,“傅青主挟数十年内家功力,凌空下击,不能将楚昭南击倒,心中也是暗暗吃惊。瞬息之间,两人已斗了五七十招。”。据小说描述:“傅青主不但医术精妙,天下无匹,而且长于武功,在无极剑法上有精深造诣。除此之外,他还是书画名家,是明未清初的一位奇士。”  后来傅山的文字读得多了,对其了解才渐入佳境
期刊
故引夫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明一切行门皆从孝悌起,大用无尽,会其宗趣,皆摄归于孝悌也。  ——马一浮先生  曾文正公在给弟侄的家信中写到: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而《易》曰:立志不恒,凶也。  这个春天起:冥心无用,悠
期刊
自14万年前现代智人开始迁徙、繁衍后,广袤的地球上便渐次地开始出现了各种文明。人类先在自身头脑中产生思想,再由思想聚合为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是为文化。而文化再进一步在历史中沉淀、凝聚,最终成为一个族群对待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等等的总和,是为文明。因为各种文明要素在时间和地域上分布的并不平均,因而产生了具有显而易见区别的各种文明。可以说,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  有了这个前提
期刊
皎然,是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在《全唐诗》编其诗为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喝茶,自然会想起陆羽,著有《茶经》,想起陆羽,亦会想起被称为诗僧、茶僧的皎然。他的名气显然不及陆羽,正是在他的提携与帮助下,陆羽才完成了中国茶业、茶学之巨著《茶经》。   皎然大陆羽20多岁,陆羽20出头遇见皎然,皎然作为一代名僧,在今
期刊
“促织甚微细,哀鸣何动人”,尽管杜甫写蟋蟀鸣叫的诗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我还是最喜欢白居易“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的诗句。小时候在老家的西窗下独坐,我也听到过蟋蟀的鸣叫,此起彼伏,温温柔柔,一点也不让人觉得烦躁。读白居易的诗,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蟋蟀既叫“促织”,也叫“蛩”,還有不少地方喊它“蛐蛐儿”,但我翻遍了很多典籍,都没有我家乡的“凸叉子”之称。找不到出处,我也不知道是哪三个字,只知道至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