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铺就创业路

来源 :女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dsfdsadsfa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平泉县利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一座座整齐相连的菇棚,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卡车,一位位满面笑容的菇农,处处充满生机,人人收获希望。小蘑菇为平泉闯出了名气,也为众多的妇女实现创业就业提供了广阔天地,成就了万千妇女的致富增收梦,平泉县利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红就是这样一位成功的追梦人。
  发展食用菌产业拔穷根
  王红高中毕业后一直外出打工,期间不仅收入低,工作辛苦,而且艰苦的环境和在工作中对女性的诸多歧视和限制,使她感到深深的困惑和迷惘。面对没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和满腔的梦想激情,她慢慢产生了自主创业的决心。王红的老家在卧龙镇安杖子村,本就是个连照明电费都交不起的穷山村,为了帮助村民脱贫,县委县政府县里决定在该村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并专门派技术员手把手地传授食用菌栽培技术。这一政策的出台实行,正好击中了王红创业的萌芽,于是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开始了食用菌栽培之路。
  万事开头难。由于王红夫妻二人并无太多积蓄,创业资金严重不足,只能向亲戚朋友家借,好不容易凑够的6000元钱就成了夫妻俩的第一份创业资本。筹措到了购买菌种、原料的资金,两人又为选择什么品种、如何种植而发愁。于是,夫妻二人请教专家、查阅资料,像照顾孩子一样培育经营了2500袋香菇。很快,他们辛苦的付出有了回报,当年年底家庭就增加了2500元收入,而且两人还全面掌握了香菇栽培技术,这样的成就更加坚定了王红夫妻俩从事食用菌种植业的信念。
  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和规模的逐步成熟和扩大,夫妻俩很快还清了所有的欠债,还成了村里的富裕户,父老乡亲们羡慕不已,也纷纷跟着搞起了食用菌栽培。
  依托专业合作社增收快
  随着食用菌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小作坊”经营的弊端逐步凸显出来:没有储藏条件,采摘的磨菇不能及时卖出去,很多腐烂变质被扔掉,不但影响了收入,还严重挫伤了菇农的生产积极性。王红夫妻俩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经过考察研究,夫妻俩建起了占地2500平方米、总容量280立方米的大、中、小冷库3座,还建立了200平方米的保鲜厂。“有了保鲜厂,食用菌生产加工链条得到了延伸,在原来简单挑选、分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香菇包装、滑子菇加工、储藏等环节,不但提高了食用菌的附加值,还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王红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蘑菇的储藏问题解决了,紧接着生产技术和销路的难题又成了“拦路虎”。经过深思熟虑,王红决定联合本村菇农成立平泉县利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全部承担合作社管理和发展的重任。平泉县利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使菇农的增收有了很大的保障,极大调动了周边农村妇女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
  带领姐妹共走致富路
  很多农民看到种植食用菌致富了,也想加入园区一起发展,可是却面临没有资金的窘境。针对这种现实情况,王红探索出一种新的运作模式,即“贫困户入住园区采用种植领养模式”,就是合作社统一建设棚室和生产菌棒,并进行发菌管理,入驻园区的生产户领取菌棒分棚,在技术人员的统一指导下进行出菇管理,按照产品等级提取利润,如花菇每斤提1.5元,光面菇每斤提1.2元,大包装每斤提0.6元,菜菇每斤提0.4元。生产户自行组织人员和安排时间进行出菇管理,实行多劳多得、技术高多得、管理精细多得,这样就解决了想发展食用菌没有资金投入的难题,使更多农户不用投资也能生产食用菌。
  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不断壮大,由建社初期的101户社员发展到214户,其中以女性为主的达到110人。如今,合作社的女社员已经成为当地致富女能手,她们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对周围妇女产生了很大影响。“看到社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高兴的同时也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有责任让他们过得更好。”理事长王红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小小磨菇闯出大世界
  针对国内外食用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王红又开始考虑如何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得市场空间,从而为菇农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多次考察,王红发现韩国食用菌销售潜力巨大,但都是通过贸易公司作为媒介将北方的鲜品食用菌销往国外,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影响了食用菌的食用品质,而且经过中间商的利润盘剥使得菇农的利润变得很小。
  凭着不服输的干劲,2012年王红夫妻在县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在韩国首尔投资1亿韩元成立了“首尔众鑫菇菜贸易有限公司”,直接对韩进行贸易。经过几年的发展,市场销售非常好,公司也逐渐打开了知名度。王红的“首尔众鑫菇菜贸易有限公司”成为平泉县食用菌在韩国市场销售的一个重要窗口,以出口拉动内需推动北方食用菌市场尤其是平泉县食用菌市场及食用菌产业链,真正的在市场竞争的舞台上“活”起来。现在,合作社的各种食用菌产品不但畅销上海、北京、天津、浙江、福建、大连等各大城市,还出口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
  如今,利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已然成了社员们的家,理事长王红就是社员们的主心骨,她的付出赢得了社员们的信任与尊重,也为周边农村妇女铺就了创业就业、走上致富之路。
其他文献
如今,汽车已经成为大众出行的普遍选择,但除了自己驾驶汽车之外,也出现了租车、专车、拼车、代驾等多种使用形式。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也提高了,加之多重法律关系的交织,发生了交通事故,到底该谁来为损失买单呢?  乘坐出租车发生交通事故,乘客的损失该谁来赔偿?  问:今年5月份,我乘坐的出租车与其他机动车辆发生了交通事故,导致我头部受伤,住院3天,花费3000元,我想问一下我受到的损失应该由谁来赔偿
期刊
对于大城市的家长来说,“孟母三迁”的现实意义就是学区房——这不但要经济实力,还要有眼光、魄力、判断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我的不少朋友卖掉自己的房子,把新房子买在口碑好的重点小学旁边。还有朋友不惜“三迁”,于孩子小学入学、初中入学、高中入学之前分别搬一次家,为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当然,他们对“最好教育”的定义片面来自于舆论排名和升学率,这样的做法是否理性,让我结合亲身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期刊
闺女是夏天出生的,所以每一年生日,正值农活也不太忙,爸妈总会趁着这个机会,来城里给外孙女过生日,顺便给我们带一些自己种的农作物。  闺女4岁了,这个习惯他们也坚持了4年。    今年春天的时候,爸爸在老家干活扭伤了腰,卧床休息了两个多月。而我和老公平时工作又忙,所以回去看看的行程,推了又推,加上电话那一头爸妈总是说,没事没事,养养就好了。  掐指一算,女儿生日时,爸爸的腰伤应该还没有好,就特意嘱咐
期刊
仰卧起坐是发展躯干肌肉力量和伸张性的一种方法,能很好地锻炼腹部肌肉,腹部肌肉收紧可以更好地保护腹腔内的脏器。女性做屈膝仰卧起坐,能锻炼腹股沟。腹股沟有许多毛细血管和穴位,做仰卧起坐刺激血管,促进腹部血液循环,从而治疗和缓解妇科疾病。做仰卧起坐还可以拉伸背部肌肉、韧带和脊椎,这样能调节中枢神经。
期刊
有位朋友,文笔很好,我曾常去他的博客看他的文章。他的文字多是亲情文字,回忆小时在乡村与父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对父母真挚的爱流露在字里行间,让人动容。在这位朋友的博文里,经常流露出愧疚之意,因为忙,只有在春节才能回家一次,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不能在父母身边侍奉,很是自责。    有一次,因为一场饭局,我们坐在了一起,我说起了他博客里的亲情文字,由衷地夸赞。他说他对父母真的是很愧疚,不能常回家看看
期刊
“顽固不化!”每次和老公吵完架,我在心中都会恨恨地骂他。我俩自由恋爱,婚后生活还算和谐美满。我从老公那里获得了以前父母没有给过的宠爱与怜惜,我也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和自由。所以,我们相处得轻松自在。然而,孩子的出生却给我们的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小时候家里一共4个孩子,我排行第三,完全是“爹不疼,娘不爱”的那个。正因如此,孩子一生下来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备受关爱的童年,我要把我失去的都补回
期刊
朋友邀请吃饭,大家欣然赴宴。平素工作繁忙,难得有空。今日聚在一起,大家甚是欢愉,一边盛赞她的“英明决策”,一边向她夫妇俩敬酒表示谢意。大家叽叽喳喳,说说笑笑,如同开了一台大戏。    说好让他给定一个雅致的饭店,你瞧他给找的,简直就是大排档。全是女士,让他点菜清淡一些,你瞧他点了这么多大鱼大肉。原本想让大家品尝一款葡萄酒,他却带了白酒,办事一点儿也靠不住。她一开口,道出的全是对老公的不满。看她面带
期刊
朋友圈里有个很要好的哥们刘哥。刘哥和太太结婚近20年,虽偶尔也有小吵,但从来没有大闹。两个人无论是参加聚会,还是饭后散步,都是笑声不断,那份甜蜜和恩爱,就连很多热恋的小年轻,都很羡慕。  哥几个闲来无事,就逼着刘哥和刘嫂说出秘诀。刘嫂羞答答地告诉我们说,老刘就是嘴上功夫好,你想和他吵个架都吵不成,他几句话就能把人忽悠晕了。    哥几个来了兴致,非要刘哥讲讲平时是怎么赞美刘嫂的,刘哥无奈列举了几个
期刊
近日,一篇名为《我可以开车送你,但不借车》的帖子在微博、微信疯传,而日常生活中,亲戚朋友借车是很常见的事情,如果因为借车而发生了交通事故,车主是否应承担责任?如果要承担责任,什么情况下承担责任?对此有些读者提出了如下问题。  车辆外借发生交通事故,车主是否应承担责任?    问:今年4月20日,我的好友王某因外出办事,要借用我的轿车,碍于朋友情面我借给了他。途中,由于王某操作不当,在一转弯处与迎面
期刊
引子:通讯技术的发达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实际距离,让我们的交流方便快捷。可心的距离与实际距离是两个频道,即使睡在同一张床上的两个人,有时候心与心的距离却非常遥远,但只有心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在一起。  我哪里错了?  口述:童一朵    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活得很小心,小时候是乖女儿,长大了是乖学生,再后来考入公务员,到了婚嫁年龄经人介绍认识老公,一次性恋爱成功,这一切来得顺理成章。  婚前婚后我们曾经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