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变动的因素分解研究

来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H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在相关能源碳足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EPICF)的概念,并对1996-2010年中国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EPICF从0.97hm2/hm2增加到1.96hm2/hm2,增加了2.021倍,现有森林和草地的面积不能够满足日益增加的能源碳足迹。之后,利用LMDI法对其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森林和草地的人口压力、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3个因素对EPICF的增加起到抑制的作用,经济发展因素起到促进的作用。其中,能源强度因素对EPICF下降的贡献值和贡献率最大,其次是森林和草地的人口压力因素。在影响EPICF变化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的促进作用超过其它的抑制因素,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压力问题将更加严峻。
其他文献
《德国民法典》是大陆法系经典民法典之一 ,该法典的制定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该法典突破了旧罗马法体系 ,创建了五编制法典体系。基于该法典在大陆法系的历史和现实地
<正> 1974年我在奈曼旗大沁他拉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并作了初步调查,1975年秋又作了复查。现将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大沁他拉镇是吉林省哲里木盟奈曼旗革委会所在地。教来
青海湖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发展基地。通过对"旅游形象定位"国内外研究回顾,并基于旅游地地方性和旅游者感知分析,从而提炼出旅游地形象要素并进行系统分析的旅游形象定位模
针对传统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备自投)的不足之处,介绍了基于PLC的备自投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实现了备自投的智能型控制,有利于缩短中断供电的时间,避免电动机的
归途上"得得"的马蹄声中,刚才的画面、情景、感受在张加毅脑海中不断重复的同时,创作的灵感逐渐将它们化成了愈加清晰的诗句。
由于CAD与GIS的数据在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使得CAD数据不能很好地满足GIS用户的需求;而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基础地理数据是以CAD的数据格式存在的,所以大批量的数据转换变得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往往可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交流,饮食文化也必不可少的成为国际交流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众所周知,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首先,不同的地理环境,地域差异,风俗习惯造
<正> 阿善遗址,在包头市区东15公里的阿善沟门东,北依大青山,南濒黄河,京包铁路与呼包公路均经遗址与黄河之间东西穿过(图一)。遗址所在的两个台地,东台地俗名东脑包梁(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