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中的设悬置疑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shaoqia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强调学生的真实感受和体验,提倡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实习后我发现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容易站在成人的立场和思维角度来备课,由于年龄、知识、经验、阅历的差异,有时很难符合学生的胃口,难以在语文课堂中和学生碰撞出火花。为了凸显学生的地位,我尝试在教学中设置这样一个环节——课堂设悬置疑,这样坚持下来,学生开始养成爱思考的习惯,也不再过分迷信老师和书本,逐渐出现自己独立的思维和见解,同时也给语文课堂带来了一次次的高潮,使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关键词】教学;语文;课堂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设悬置疑”作为课堂教学的手段,在运用的时候要全面考虑教学中的不同因素,注意“设悬置疑”的方法,从而保证“设悬置疑”在课堂上作用的有效发挥。
  一、设悬置疑的内容要恰当
  所谓恰当,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适当的问题。具体来讲就是抓住文章的关键,学生思维的关键,提出具体明确的学生稍作思考就可得到答案的问题。过难,超越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容易失去兴趣;过易,学生视同嚼蜡,调动不起他们的兴趣;如《范进中举》,教师问:“范进喜极发疯这个情节的设置有什么作用?”学生经过讨论后认识到范进的这一变化如同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他本人的病态,还刻画出范进周围那群人心理上的病态。
  设置一个恰当的问题,既要求教师对课文内容熟悉,又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实力估计准确,这样设置的内容才可以把握到位。
  二、设悬置疑的方法灵活
  设疑是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不同的老师把握的角度又不一样。就像一块布料,适合做便装还是做正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总而言之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设疑的步骤都是提出问题、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在分析论证时不同的论点也会针锋相对,这正是活跃思维的最好契机。
  我把设悬置疑的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趣引法
  兴趣是学习的起点,也是智力开发的催化剂。在教授新内容前巧设问题,可以引起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如《第一次真好》中老师提问:“同学们曾经经历过哪些第一次呢?当时感受又是怎样的呢?”由此引到课文中作者的第一次,使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去体会作者的感受。
  (二)观察法
  在导入定义、定理、公式、法则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分析、归纳、概括出问题的本质属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看云识天气》,老师让学生自己总结了云的不同类型,然后提问:“请同学们看看窗外的云属于哪种类型,如果让你来描述你会怎样描写呢?”学生根据课文描写的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展开积极讨论。
  (三)悬念法
  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开动思维,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变色龙》里,老师提问:“课文为什么要以‘变色龙’为题呢?主人公和变色龙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怎样说的!”变色龙是动物,那他和主人公有什么关系呢?老师在开课时就为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为接下来的教学中对主人公的行为性格的总结埋下伏笔。
  (四)逻辑诱发法
  通过一系列提问,使学生充分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手段,获得新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如《看云识天气》对云的描写方法进行总结。由学生来给不同的说明方法做总结。虽然学生的总结有欠缺,但是通过不断地完善最后还是找出了答案,这中间的思考过程老师一定要把握好,在引导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浅。
  (五)巧设疑难法
  抓住关键点,巧妙设置疑问,帮助学生走出思维定势,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如《荷塘月色》中老师提问:“作者写完荷塘月色后,为什么不结束文章?写江南采莲是不是属于多余之笔呢?”这问题有一定难度,老师通过质疑作者的写法,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想得更多更深入。
  设悬置疑的方法比较多,因此在运用的时候要求教师加以区别,根据课文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方法,在运用的时候还要注意不同方法的特点,把握好这些才能引导好学生,使教学效果得到保证。
  为文贵曲,凡是情节生动、形象丰富的文章,教师喜欢教,学生也有兴趣学。由此我们想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可以巧妙设悬置疑,教学效果亦事半功倍。古文云:“学则须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可见,“疑”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因为这样,通过在教学中合理设悬置疑,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设悬置疑的难度适中是设疑的关键。设疑面对的是大多数的学生,要使他们都可以通过动脑筋回答出问题,从而掌握知识点。
  灵活处理设悬置疑的方法,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质量,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而且通过不同的课文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也有利于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改进。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会在不断的教学中总结设悬置疑的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平时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吸取别人的优点,请其他老师来听自己的课并听取他们的意見,不断学习了解新的教学动态,多和学生交流,通过学生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合理运用好设悬置疑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辑:钟园)
其他文献
>摘要:  以群像形式展现了印度红灯区的景象,以孩子的视角触及到红灯区生活与生存的各个片段碎片,共用了八个特写来连接9小段,有外到内360度展现这些红灯区孩子们的具体生存环境。  《生于妓院》讲述导演zana在加尔各答红灯区教孩子摄影。孩子们手持相机拍下了外人看不到的隐晦世界,帮助孩子们争取受教育的权利。本文通过对该片的分析,对于该片影片结构,剪辑特色,以及做了一些浅显的剖析和整理。  故事是导演
用无机盐氧氯化锆(ZrOCl3·8H2O)为前驱体,CaO为晶型稳定剂,六次甲基四胺为水解促进剂,在超声场作用下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在圆形Al2O3片基底上成功地制备了钙稳定的ZrO2陶
高中生,经历了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学习,无论是在知识储备还是思想意识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与成长,高中阶段,学生们学习的范围绝不是仅仅局限在高中书本所包含的知识,而是
摘要:通过教学实验研究表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改变单一的训练模式,敢于打破常规,使教学质量向更高水平迈进。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综述等方法分别对教学方法作了进一步分析和归纳,采用学生自主持球的教学方法对加强学生学习网球动作进程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有了较明显提高。  关键词:网球运动;教学质量  在网球选项课的教学中,由于大多数学生都属于初学阶段,通常对网球运动
目的:探讨评价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豁痰通脉平衡阴阳法合用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98例,同时设对照组94例;使用BPRS和TESS评价疗效及
有元一代,由于特殊的历史变故,文人被抛入社会底层,元杂剧作家们因之具有不同于任何时代文人的历史印记:生活的穷困潦倒、仕途的坎坷淹蹇,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沉重精神苦闷。这些苦闷
作为减摩抗磨新材料,机械摩擦副磨损表面自修复添加剂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自修复添加剂的主要原料蛇纹石的构成,以及自修复添加剂的修复机理,综述了自修复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