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教学举措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c_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把“明确方向—课题引路—课堂评价—促进发展”作为教学管理的主线,以“扎实教研,聚焦课堂,提高实效”作为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
  学校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制度改革、教师教学方式、学生评价方式的变革等方面进行梳理与反思,召开了“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负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题的办学思想研讨会,明确了“支持每一个学生成功,激励每一个学生成人”的办学思想,形成“尊重教育,兴贤育才”的文明校风、“善教、善导、敬业、专业”的教风和“善学、善思、自主、自信”的学风。
  
   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发挥“名师”效应。举办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的个人专题讲座,用校内的“名师”带动全体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几位骨干教师从老师们感兴趣的话题切入,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与全体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既锻炼了骨干教师分析与诊断教学的能力,又带动了全体教师成长。
  提高教研组长教学指导力。在教学主任进行全校质量分析的基础上,教研组长分别从语文、数学、英语3个学科进行本学段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和教师们一起抓住问题、寻找原因、制定措施。
  师徒共同成长。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资源,开展师徒结对“四个一”活动,即师傅向徒弟推荐一本好书、指导徒弟参与一项课题研究、辅导徒弟上好一节汇报课、指导徒弟参评一篇教学论文。
  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教学干部在关注青年教师个人备课能力的同时,提出推门听课与主动邀请校领导听课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学。通过教学实践,教师不断反思教学环节,提升教学能力。
  
   以课题研究为龙头,提高教学实效性
  学校以教科研工作为龙头,积极探索课改新思路,注重科研实效性。“十一五”期间,学校教师承接国家级子课题4个、市级课题1个、区级课题2个。
  在海淀区群体课题《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中,确立《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子课题,通过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带题上课,对现实的课堂进行实地观察,尤其是针对在课堂中实施教学时,师生、生生与文本的互动情况,进行案例分析与诊断。通过课题研究,构建了“确立专题—教案设计—教学实践—课后反思—评价反馈—积累案例”的链接式研究模式。在教学设计中,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在目标分层、教法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等方面。
  
   以课堂教学评价为手段,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学校把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提升教师教学和反思能力的手段,将“课堂教学观测评价”项目与学校原有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整合,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观测等级评价表》,将评价指标分成3个层面,即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干部评定。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水平,实现专业化的发展。
  2009年6月,学校开展了“教师教学成长月”活动,干部、教师全员参与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并组建了教学领导、教学专家、教研组长为核心的评价小组,全方位听评课,与教师共同分析与诊断课堂教学。在活动中,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活动的意义:课堂教学评价的出发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评价的落脚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校本课程为平台,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
  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从学生兴趣和需求出发,开设了心理健康、曲棍球、音乐律动、搏击健美操、艺术赏析、思维训练6门必修校本课程。同时,创建了“阳光课堂”,研发了23种选修课程,学校以学生的多元发展为目的,充分营造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空间。在每周一下午的课后时间,学生实现走班上课,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老师学习。目前,“阳光课堂”已成为本校学生喜爱的第二课堂。■
  □编辑 王宇华
其他文献
从植物乳杆菌KLDS 1.0320中克隆出Lp-1643蛋白N端的第一个结构域基因,与表达载体pET30a连接后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0a/N1.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以IPTG进行诱导,重组蛋
县级新闻媒体作为最为贴近人民群众的党和政府的咽喉,最能和群众的生活、工作、学习产生共鸣.由它所产生的作用力,对于地方社会和经济是否能够快速、稳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
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一篇教育专著,作者从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总结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实践的经验,反映了早期儒家学派的教育思想.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山东美术馆承办的“中国写实画派十年展”于2014年11月7日至17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汇聚了靳尚谊、陈逸飞
高中化学新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具有选择性的课程结构和弹性的课程内容,为兴趣、爱好、能力和发展意向不同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课堂教学始终是实现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所在。深刻领会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在概念课教学的设计中,是科学、有效实施概念课教学的有力保障。     解析化学概念教学 
中国历史悠久,中国传统图案作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现代设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设计师的巧妙渗透下逐渐成为了时尚界的主流.在鞋类设计中,合理应用中国的传统图
儿时的梦想成真,对教育充满一个“爱”字.我从李希贵老师的故事中读懂了这个字.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新世界,我用心去爱他们,努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身上稍纵即逝的闪光
期刊
方言承载和表现着一个地域独特的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传播价值.近年来,连云港电视台重视本土方言在媒介话语传播中的作用,创办了本地第一档方言新闻节目《在你身边》,并坚
当我进入研究生院时,我想成为一所规模较小的教学型大学的教授.我想象着将来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激情,并在他们追求自己心仪工作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