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记忆起就钟情玉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_pacif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简介
  陈天四,2001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事厅批准颁发工艺美术师证书,2006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贸易委员会授于新疆工艺美术大师、新疆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工艺美行业理事会副理事长。自幼酷爱美术,从事木、石、牙、玉石雕刻行业四十多年。在国内各种展评中多次获奖。玉雕作品结合雕法、木雕、绘画、中国美学理念等多种元素,独具“精、细、巧、绝”的艺术风格。
  玉雕的创意给作品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块原石到玉雕成品的转化,更是一种惊艳与震撼,现在我们来就来欣赏陈天四老师那些富有创意的玉雕作品。
  以时代为基,以创新为轨,以艺术为向,以文化为魂,这是玉雕大师陈天四的创作心得,也是他恒定不移的艺术追求。
  落座,斟茶,喝茶,如约到达玉雕师陈天四的工作室,身心都宁静了许多。谈话迅速进入主题,4月的微风时时扫过心头:在几个小时的交谈中,陈天四热情澎湃,对艺术、文学的钟情,对玉雕的痴情,对世事的洞达,总能激起心中片片波澜。
  玉雕之魂·创意
  陈天四玉雕赋予了一块玉新的生命,而创意就是为其穿上最合适的衣装。



  玉雕在遵循传统的同时,创意也是老师口中常常提及的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国内的很多展会上都会对用料独到、构思新颖的玉雕工艺品颁发最佳创意奖。玉雕的创意给作品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块原石到玉雕成品的转化,更是一种惊艳与震撼,一件好的玉雕创意作品,能让人过目不忘,即使是朽木,加上好的创意设计和雕工,也能赋予它新的生命。
  “创意也就是创新,创意美是玉雕作品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玉雕发展的灵魂。正是有了传承创新,才创造了中国玉雕数千年的辉煌。跟在前人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难成艺术大家。
  创意使玉雕不断推陈出新,大部分具有艺术价值的精品都是在有创意的灵感下制作而成,当然,这也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陈天四经常要花费大量的琢磨、学习、构思,每一件玉器都凝聚了他对玉的爱。
  玉雕之绝·灵感
  新、奇、巧、妙、绝,或许就是玉雕独一无二的点数吧。新,即新鲜,以前没有过的东西;奇,指独特,人家没有而你有谓之奇;巧,例如六个颜色刚好是这样的,多了就不好,就是巧;妙,即起笔就是收笔,点到为止;绝,这辈子只能做这样一个作品,可遇不可求。


苦禅





  有的石头必须用工来体现,有的是把工湮没掉,会得出另外的效果。这是一些新的手法,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理解、把握得了。陈天四说:“看不到工,但工全存在作品中。传统的做法是‘玉不琢不成器,琢之有言,言必吉’,我的看法是‘玉不琢不成器,琢之有意,意需深远’。只有静下心来好好沉淀,才能厚积,就是意入化境、巧夺天工了吧!”
  玉雕之魅·完美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和升华。传统的玉雕作品中,美好的寓意有不少,玉雕的魅力就是要追求和表现玉的质感,体现“因材施艺”的创作理念。通过工艺,展现玉的最美丽的材质属性;通过视觉和手感触摸,感受玉雕作品所特有的美感境界。天然玉材得之不易,应当尊重它、审透它、读懂它、守望它的生命、聆听它的语言。充分利用玉料,突出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若是过多地雕琢,过多地去料,是将人为意图强加于玉,是对原料的不尊重,是对玉料个性的抹杀。
  一件成功的玉雕作品应当是“圆润饱满”,看不出任何“刻意雕琢”的痕迹,似乎是天然的长成之物,这是和田玉雕刻艺术的最高境界。和田玉的雕琢手法要遵照因料施艺、挖脏去绺、俏色巧作、化瑕为美的原则,尽量突出玉质的美,雕物现意,雕形见神,追求“形与意”的完美统一。
  《横刀立马》玉石是有硬度的,但在陈天四老师的手下却有了灵动飘逸的感觉,彷佛一个真的骏马,让你忍不住想奋力向前。
  《苦禅》“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时间的齿轮慢慢滑动,沧海桑田,是洗净了尘埃的往事,还是打开了未来的大门,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牛股》牛的玉雕是很常见的,但玉雕却鲜有听闻,玉料颜色的自然分布让牛的造型更加宛如实物,配合玉的光泽,更加美轮美奂。
  《荷花仕女》把他与玉雕结合,多了一种情怀。初看此作品便被那密实饱满、充满幽深感的空间所震撼。曼妙仕女,素衣盘坐。以赫白灰为主基调,简洁淡雅,衬托出仕女的圣洁,表达了纯洁的审美理想。仕女是其理想之寄托,投以圣洁的情怀。老师的仕女吸收了写意处理手法,又吸收了造型的趣味,看似简约不经意,而又不可以小失。像人间一个最深情的淑女,无论来人怀着何种悲哀的情绪,她都会使人得到他所愿意得到的那种温柔和情怀。


其他文献
2016年5月中旬,为完成一项拍摄任务,我们一行四人跨越北天山,进入塔里木盆地。月余间,走过塔东北至塔东南的十几个县市,跨越北天山至阿尔金山之间的四座大山,渡过白杨河、开都河、塔里木河、车尔臣河、瓦石峡河等多条河流,足迹包罗了塔东南地区约十万平方公里土地,颇有种披沙浴尘、追星逐月之感。虽然回头看来,此行也只是走过了新疆大地的十六分之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三分之一不足,但它却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美好的记
期刊
时过境迁,曾经发生在铁门关的激烈战争和纷争故事,早已化为历史尘烟。铁门关的历史,至今依然有迹可循。如今,铁门关已经是巴州乃至新疆重要的水电开发的历史见证。但看历史尘烟滚滚,一代又一代人杰,不断把古老的历史刷新。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一个曾经“固若金汤”的铁门关,重新慢慢地呈现在世人面前。铁门关近景  铁门关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关口,是一个风起潮涌的地方,或悲壮,或沉郁,都闪耀着独特的历史光芒
期刊
学好哈萨克语,融入新疆北疆;  感受西域风情,寻觅天山宝藏;  探访丝绸之路,实现人生梦想。  这首诗是我通过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的援疆经历,对哈萨克族文化的真实感受。  在新疆,主要通行三种语言。一是汉语;二是维吾尔语,主要在天山以南的南疆地区广泛应用;三是哈萨克语,主要在天山以北的北疆地区广泛应用。在新疆部分地区,还应用蒙古语、柯尔克孜语、锡伯语等语言。  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位于新疆东北部,是
期刊
“莫钦乌拉”是蒙古语,意思是“青灰色的山”。从远处看,莫钦乌拉山山体通体呈青色,整个山脊呈波浪形起伏,宛如一条蛰伏的巨龙,骨骼峥嵘,冷峻地盘桓在巴里坤盆地和三塘湖盆地之间。其南北坡分布着梳状的纵深沟谷,走进去,每一条沟谷里都掩映着独特的风景。  纵穿蓝旗沟  蓝旗沟地处莫钦乌拉山南麓,清代乾隆年间,驻扎在巴里坤的满营蓝旗军在山麓上引用这条沟里的水源开荒屯田、历兵秣马,蓝旗沟因此得名。  现在的蓝旗
期刊
周小强  周小强,2004年-2015年历任阿克苏地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2016年6月担任阿克苏地区摄影家协会主席。  他镜头里有故事,有时光。多年来在新疆创作记录了大量的人文、风光作品。  阿特奥伊纳克草原简介:阿特奥伊纳克草原位于天山最高峰托木峰脚下——温宿县吐木秀克镇北部山区,距县城90余公里,是近距离接触、欣赏科其喀尔冰川的地方,阿特奥伊纳克草原在维吾尔语中是“骏马天堂”的意思。当你站
期刊
喀什噶尔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是疆内其他城市所不能与之比肩的,正如一位作家所说:“喀什有一种更深厚的东西,一种更典雅、更高贵的东西,那种东西不能确指,却时时处处存在、弥漫着,让你感觉着,仿佛浸透在空气里。”这些独特的文化不仅仅是维吾尔族文化的瑰宝,也是整个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喀什噶尔的魅力和灵魂所在。  喀什噶尔在我心中是一首美妙的诗,一个甜蜜的梦,一幅古色古香的迷人画卷,这座哺育了众多维吾尔族文学
期刊
你可能看到过太多的名山大川,也许少见这样丰盈的秋景。和硕秋天的美丽,更像一杯鲜榨果汁:里面装了夏末时节的草绿色、初秋时刻的浅黄色、晚秋将至的淡褐色……杯子里的果汁太满会溢出,会让你迫不及待地放低下巴,贪婪地饮几口杯边欲出的香甜;和硕的秋色太美也会溢出,会让你忍不住放下手头的忙碌,只想多花点时间来这里寻访它的美。摄影/金炜  和硕归来,身已回日常,心还在远方。  传说,和硕藏着最美的秋。怀揣着这个梦
期刊
中国铜钱的圆形方孔象征着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钱币上的文字或标明货币的重量,或为皇帝的年号。西方货币则喜用人物、禽兽、花木等图形,并时常以统治者的姓名来铭文。从制造方法看,中国货币多用手工浇铸,而西方货币多用打压法。东西方文明不断交融而成的古代西域文明,在钱币的铸造上尽情展现着东西方文明的美丽结合,为中国对民族国家丰富独特的边疆钱币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西域是一个历史名词,也是一个相对模糊
期刊
冥冥之中,似有一种声音在呼唤着我,一路向西,踏上古老而神秘的丝绸之路。陌上缓缓行,沙丘赏落日,让我想起这么一句话:灵魂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荒芜苍凉的沙漠、维吾尔族古村落、如入仙境的喀纳斯、薰衣草之乡伊犁……它们以各自的姿态,静默在时间之外。看山看水看树看人,一次愉快的旅行,是放空身心的出游,更是视觉的精神盛宴。这也使得一场艰辛之旅,充满了生趣,远离俗世喧嚣,做了几天逍遥客。  提及新疆,我脑
期刊
赛里木湖以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存在方式,与异峰、飞流的名胜以及波涛、逆路的奇景相比,成为“山脊梁上”荡漾水天一色的无与伦比的美,展示着与众不同的清与蓝。它另类炫目的静与美,是冰清的诱惑和玉洁的迷醉。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区域。而赛里木湖,保持着海的本质和风格,流动着海的血液和气息,是养育花草、马鹿、雪鸡、金雕、啄木鸟等异兽珍禽,有天鹅、斑头雁、白眉鸭等水禽栖息的名胜美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