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时代(二)

来源 :中学生百科·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3697313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因为一次见面和几条信息就“被交往”,但我毕竟是对林穗说过那个“好”字,不能不对姑娘和自己负责,只能暂时按着台本兢兢业业地走下去,直到找到合适的机会开溜。这并不是证明我不解风情,只不过日子已然并不轻松,我并不愿为了打破生活这摊死水就真的陷入泥潭。
  比起在姑娘们的自拍照下点赞,我显然觉得攻读阳明理学更有意思,然而内心的小恶魔却总是做了相反的事情。这不,我不仅给林穗晒美食的朋友圈点赞,还留言了:“下次再一起吃寿司吧。”
  林穗既说我是个好人,又说我是个怪人,或许真的有那么一丁点懂我。只是人和人之间,原本就隔了那么远,并不会因为成了男女朋友的关系就会立即拉近。林穗说要和我交往,我怎么知道她不是说说而已呢?
  “交往”一个星期后,我才第二次和林穗见面,一是工作确实繁忙,二是我也兴味索然,不过林穗似乎是个乖巧的姑娘,没有对此发表什么意见,直到我自己都不好意思,才终于把她约出来。
  “今天还吃寿司吗?”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也可以换个口味。”
  出门前还算认真地收拾了自己,但见到林穗之后,发觉这一切有些多余。林穗仍然如同第一次见面时那样,是个对食物很有欲望的姑娘,把目光更多地分配给了热腾腾的烤肉。奇怪的是她身材匀称,有着惊人食量的同时并没有怎么发胖。这次我也终于稍稍仔细地打量了她,毕竟记不住自己女朋友样子的人是可耻的。不过,我只是记了个大概。吃烤肉时我脑子里还回荡着“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可惜工作以来,我就再也没有见过竹子,倒是林穗目前所在的学校里有竹子,我知道这点是因为那也是我的母校。说起来我算是林穗的校友了,只不过她现在读研,以后文凭甚至要超过我,但我丝毫不以为意,学妹学姐那么多,研究生就更多了,我可以在礼数上尽量周全,但需要因此而发自内心对她格外垂怜吗?
  吃到一半,我想起上次她说的关于螃蟹有钳所以任性的笑话,刚准备说螃蟹横着走或许还跟法海有关,突然听到她发话:“你平时喜欢做什么?”
  我喜欢做什么?不坦诚的我要给一个坦诚的答案吗?
  “看看书,上上网,你呢?”这答案已经接近真相。
  “我也喜欢上网看看电影,要一起看电影吗?”林穗说。
  我在脑中飞快地搜索了一下最近新片,确定没有甜到发腻或者酸得倒胃的爱情电影之后,放下心来说道:“好啊。”
  于是饭后我们走进影院,看了一个特效惊人但剧情俗套的好莱坞大片。我平时是不愿看这类片子的,不过和女朋友一起看电影,只有看这种片子相对安全,三观稳固,不会激发任何多余的困惑或者辩论。
  饭也吃了,电影也看了,约会也算是第二次,可是那种强烈的不真实感仍然挥之不去,强烈到我几乎就要放弃节操,用网络俗语来形容自己:“感觉不会再爱了。”不过看到林穗姣好的面容,心里稍微又舒坦了一些——美貌的确是功效强大的稀缺资源,难怪芸芸众生都趋之若鹜。
  林穗说还要回去赶一份作业,我如释重负,尽职尽责地把她送回学校。独自回家的路上,我接到小何的电话。
  “怎么样?听说你今天又跟女神约会了,我的大恩大德你可要记住,请客吃饭!”
  想到小何是林穗的同学,我突然有点心累,室友和女朋友关系如此好,我夹在中间恐怕只会处境艰难。率真的小何与美貌的林穗朝夕相见,还不知要把我的事翻来覆去地讲上多少遍。只是,讲多少也就会误解多少。我跟林穗大部分时间隔着手机屏幕,我根本没有气力去一一澄清。要不,就干脆让小何感受到我对林穗并不是十分狂热,让她劝林穗不要对我动真情。“真情”二字,从来都害人不浅。
  也不知道这种不安全感是从何时开始。我也有过十分向往爱情,不计成败利钝去投身其中的阶段。可是工作以后,这种向往越来越淡,对于人际关系的不安全感越来越强。我常常冷眼旁观,暗自嘲讽,其实也在嘲讽自己。
  观察众生相,一切尽收眼底,又怎么不会去模仿?我无法打破所有永恒的悖论,只能重复着他人的轨迹,而内心分裂。
  “你有理想吗?”
  林穗今晚很不一般,回学校之后对我发出的这个问题应该并非是个笑话,或许是期待我认真回答。这表示她是个有理想的姑娘吗?不过更大的可能性是人家只是心血来潮。而我却不得不为了这个即兴提问而好好拷问自己一番。
  我不敢说自己以前是个没有理想的青年,却也不敢说时至今日我对理想还有多么热切。大学时代,也曾意气风发,行走在校园宽阔的林荫道上,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结果却活成了如今这个虚伪的样子。或许不是世界太残酷,是我本性浅薄,能力有限,目前只能偏安一隅,韬光养晦。可是林穗的出现,让我连韬光养晦都变得有点困难。我既然答应和她交往,也就不得不在她身上耽误一些精力。
  “或许有。你的理想是什么?”深思熟虑,反复删改,最终却只能在微信对话框里输入这么短短的一行字。
  “我的理想就是跟我爱的人们好好生活在一起。”
  此言一出,我几乎就要深信林穗是个单纯的姑娘了。这对我而言或许并不是好事,只会让我因为不忍伤害她而委屈自己。不过再一细想,这也是个再普通不过的理想,况且可能每个姑娘都会对自己男朋友说上这么一句,好让他产生如我这般的责任感。但我对姑娘的责任感其实没有那么强,况且我还会怀疑别人是不是也如我这般虚伪。
  “这很好啊。”我还是选择了这种不痛不痒的回复。
  “你是不是觉得这根本不算理想?”林穗居然有了穷追不舍的意思。
  我心中一惊,居然不知道除了“没有”之外还能怎样安抚她。可是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回应道:“这当然算理想。”
  接着她发了个微笑的表情,再没跟我搭话。
  说实在的我不知这是什么意思,我和天下所有男人一样,厌倦于猜测女人的心思,又不得不落入这个陷阱。可是,我还是不会就此认输,既然如此我也不说什么,只在临睡前留了一句“晚安”,总算是一晚相安无事。
其他文献
字典中也好,人们口中也罢,“目光短浅”永远是一成不变的贬义词,老师也好,父母也罢,也总是告诉我们“要将目光放得更远一点”。可是,这个世界每天发生那么多意外,未来又怎会是我们所能预料?这样,如果我们将目光缩“短”一些,着眼于当下的生活,是否会更好一些。  抛开那些所谓“工程师、企业家、画家、明星……”的“远大理想”,审视一下自己在干什么——是在画画、唱歌、看新闻,还是在打游戏、看电视剧、看漫画?当下
期刊
吟咏诗词,徜徉爱河,追寻古人的脚步,寻找爱情的踪迹,你会发现,很多痴情男女为了明天的相聚,经受风雨洗礼,饱受身心折磨,苦苦等待,苦苦守候,演绎了一个个爱情故事,成就了一段段千古佳话。  《诗经·邶风·静女》描写了相爱的男女幽会城角的有趣情景:“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青年男女幽会,按照常情常理,应该是男方主动先到,女方被动稍后,但是,这首诗中,我们看到,这位娴淑而美丽的女子抢先
期刊
作者介绍与创作谈:  陈舒,当然是一个笔名,真实的我今年二十五岁,而陈舒这个人只有十七岁,这篇小说就是她大概在十七岁时写下的。  真实的我,已经有过走南闯北出国游荡的经历,一只脚踏入过最深奥的数理化世界,而此后整个人还是皈依到了诸如新闻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一类的社会科学中。  也不是没想过去中文系,成为专业的文学创作者,但还是机缘巧合,错过了这个可能性。  这篇小说是一个十七岁少女的
期刊
既不是以二换三  这种符号化的细节  也不是将消逝的和涌现的时期  串起的徒劳隐喻  更不是一段天体运行的完结  不是它们弄懂井挖掘  今夜的高原  并迫使我们去等待  那十二下不可逆转的钟声  真正的原因  是对时间之谜  普遍而模糊的揣测  是在奇迹面前的惊恐  哪怕育无尽的意外  哪怕我们是  赫拉克利特的河中的水消  我们之中还有些东西永存  坚定不移  荐诗|牛慧祥  我们似乎很在乎即将
期刊
原文  梅花岭记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日:“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日:“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驭骡、任太守民
期刊
【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王禹傅反对宋初浮靡文风,提倡“韩柳文章李杜诗”,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著有《小畜集》。  诗漏院记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
期刊
我下面要说的院校合并故事,并不能算有趣的故事,乃至带有一些悲剧色彩,用英文单词来说,应该是interesting story而非funny story。因本人香港史科目以及本科毕业论文均与中文大学有关,下面涉及的一些事件有一定可信度。  总之,谨以此篇献给我挚爱的中文大学。  前言:  中文大学(以下简称中大)于1963年由新亚书院、联合书院、崇基学院三院合并成立,是香港第二所公立大学,打破了只允
期刊
一成不变的事物使人乏味,要使之富有吸引力,一个好的方法,是出奇。此所谓“奇”,是指那些打破常规逻辑的、出入意料的现象。平淡的现实生活把真相隐藏在表面的肌理下,不易为人捕捉到,必得有所激扬才能显山露水。文艺能给人精神上的享受与启迪正在于它超越了生活表象,既深入肌理又凌驾其上——这样的效果足以让人们惊叹而啧啧称奇,“传奇”于是成了吸引人们眼球并挑拨生活真相的手段。  传奇的方式有多种,它们在共同目的的
期刊
风雅颂不仅属于诗经,离骚也不仅仅是屈原的楚辞,当风骚结合,世界变得诗意盎然。诗歌不分国界,无论古今,都是灵魂所渴求的节奏。风格多样的中外诗歌与读诗心得贯穿古今,让你走入诗的领域并爱上诗歌。  精确的痛苦,模糊的欢乐。我在想,  人们在医生面前描述自己的痛苦是多么精确。  即使不曾学会读写的人也是精确的:  “这儿是抽痛,那儿是绞痛,  这儿是挤痛,那儿是烧痛,这是刺痛,  那个——噢,是隐隐作痛。
期刊
有时候太急了  而事情本就不该  生长成你要的那个样子  就像冬天会有天狼星  夏天会蓝蓝的  我们悄悄呼吸  去巷子口吃饺子  或大杯红茶冰  就过了一个季节  又一个季节  初春的苗  这么长高了  又长高了  一点一点点  我们常会发现  大部分我们却不在意  而你不用去为我画一个我不想  在夏天看到天狼星  就算冬天  偶爾也会蓝蓝的  荐诗|黄路兔  前天读完这首诗后,我很高兴地发给朋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