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式电控模块拆装方案研究

来源 :制冷与空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92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生产效率和电控模块维修拆装效率,降低人工与维修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研发一种用于顶出风室外机变频电控的便捷式电控模块拆装方案,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 表明,相比传统一体式电控模块拆装方案,便捷式电控模块拆装方案装配效率提高约57%,维修效率提升约67%,单台生产成本节省约71%,市场维修成本预计可节省41%.
其他文献
介绍CPR 1000核电站核岛通风空调系统及其主要设备,结合前期已建成核电站核岛通风空调系统及其设备的运行情况,阐述核电站核岛通风空调设备的主要技术改进,为后续核电站核岛通风空调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描述了冷库的氨制冷系统、复叠式制冷系统和氟利昂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适用场合.随后讨论了3种制冷系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不同系统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列出了不同系统所存在的优缺点和产生的影响.此外,对3种制冷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基于对不同制冷系统的探讨,本文提出了合理采用各种系统的建议及指明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新冠疫情下,为保障公共环境的卫生度,净化人员密集空间的空气是保障公共环境卫生程度的科学高效手段,而对室内洁净度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室内洁净风量的计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洁净室设计原理,结合时下洁净室生活化应用场所,提出了两种洁净风量计算方式,并用程序语言对计算过程进行翻译,提高了洁净风量的计算速度和精度,经实例验证,在实际应用中切实可行,对抗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支持.
针对挂壁式空调器的喘振特性进行研究,在室内机进风口处增加网布,模拟空调器室内机实际进风阻力,进行喘振测试及分析,提出3种蜗舌结构设计改进方案并进行喘振测试验证.结果 表明:采用3层和6层测试用网布可以分别模拟空调器室内机使用1年半和3年过滤网依附物的风阻情况;通过调整蜗舌圆角半径及舌面与风机配合尺寸制定改进方案,风阻增大时噪声总值下降2~3 dB(A),噪声频谱峰谷差值减小6~7 dB(A),周期性波动消失;在额定制冷/制热工况下,相比原蜗舌,采用3号蜗舌时风量分别下降2.0%和0.5%,制冷量及制热量基
对冰箱压缩机的限位器进行了断裂失效分析.通过对断裂的限位器进行外观检查、断口分析、成分测试、物相鉴定、硬度检测、渗层厚度测量及金相分析,并对限位器使用时的受力进行分析,确定了限位器的裂纹源、断裂性质和断裂原因.结果 表明:失效限位器属于疲劳断裂,导致疲劳断裂的原因是限位器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产生了较大幅度的振动弯曲并且断裂位置处存在应力集中.并提出了提高该限位器可靠性的几个改进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空调的需求也逐渐向舒适性方向发展.本文基于CFD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探究空调循环风量及制冷量对高层空调建筑房间的降温速率及温度场、流场均匀性的影响,并对房间气流组织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 表明:在循环风量为700 m3/h时,房间温度均匀性最好;空调制冷量越大,房间纵向温差越大,横向温差越小.空调循环风量和制冷量对室内气流组织分布有着不同的影响,应综合考虑进行优化.
介绍压缩机涡旋样品的开发,使用3D打印砂芯技术结合传统铸造工艺,完成涡旋样品铸件浇注成形.缩短涡旋样品铸件的开发周期,降低研制成本.3D打印砂芯技术使涡旋样品铸件开发周期仅为传统的涡旋样品铸件发周期的1/5,使其成本降低了1/2,有效提高了压缩机的研发效率.
风机盘管机组供冷量和供热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受随机效应导致的A类不确定度和测试系统带来的B类不确定度的共同影响,这2类不确定度分量可分解为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出风静压、喷嘴前后压差、喷嘴喉部直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输入功率等参数不确定度分量.本文研究不确定度计算过程中这些参数对最终不确定度的影响,根据每个不确定度分量的权重,按照不确定度的计算要求,找出不确定度计算简化条件,并提出简化计算模型,为试验研究提供准确、简便的计算方法.
空调器中影响分流器分液均匀性的因素很多,比如分流器的结构,分流器的流量大小,分流器的安装角度及进液管结构和长度等,本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提高分流器均匀性的一些方式,这对提升空调器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对涡旋压缩机静涡旋进行优化设计.首先进行确定性优化设计,建立静旋的参数化模型,由AN-SYS Workbench联合Optislang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找到关键的设计参数,然后进行单目标确定性优化设计,得到最优解.但是确定性优化有不足之处,其对于零件的设计尺寸波动产生的影响不能进行控制,使最优解下变形量和应力的稳健性较差.因此,后续进行了稳健性优化设计,考虑设计尺寸的波动对于约束的影响并加以控制,新优化最优解下变形量和应力的稳健性有很大提升可以达到6σ水平.然后进行可靠性验证,证明稳健性方法的可行性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