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原因分析

来源 :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3年至1997年我们对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421例病人进行跟踪随访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仍有症状反复发作的原因及发生率,发生率是16%,这个百分率与传统剖腹胆囊切除基本相同,腹腔镜胆发除术前、术中遗漏与胆囊无关疾病的诊断引起症状数量较同,良性和恶性,这个能反映出术前详细检查的重要性,与剖腹术比较腹腔手术时检查腔内病变是困难的,而有胆囊切除后胆道运动紊乱引起综合征经药物治疗后可得到改善。
其他文献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展初期,上腹部既往有手术史的病人被列为相对禁忌症。我院所总结的580例LC中,有13例过去做过胃大部切除术。我们采用了Veress或Hasson法,建立气腹,用电凝钩贴近腹膜锐性分离,操作中
目的 为探讨胰腺 伤时提高诊断和治疗对降低并发平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总结10年来18例胰腺损伤的资料,分析胰腺损伤的和治疗。结果 治愈17例,死亡1例,发生胰瘘3例,假性胰腺囊肿1例,结
目的 乙型肝炎炎病毒(HBV)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的主要诱导因素之一。为探讨HBV在HCC中的重要性,我们检测了HCC患者癌组织及血清中的HBV前C区基因。方法 根据HBV前C区DNA序列,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23例手术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16在肝癌及癌旁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0例肝细胞癌(HCC)及癌旁肝硬化组织(44例)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进行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测定,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CD)在临床应用已有百余年历史,是胆道外科常用内引流术之一,但它在治疗胆道良性梗阻的地位,一直是褒贬不一[1]。原因在于有些病人CD后往往疗效不理想,甚至需再手术。
数据质量直接影响着GIS应用、分析以及决策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而目前对三维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研究不多.为此以3D-GIS中空间平行四边形空间点的估计精度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空间三角平面内,三角平面的边以及三角平面外一定范围内任意点的精度,同时给出了空间三角平面面积及其法向量的不确定性等计算方法及估计公式.分析表明,由3个不在同一线上的的空间点构成的三角平面内任意点的精度至少要高于3个角点其中一点的精度
论文从分析GIS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协作GIS(Cooperative GIS),即协同操作的地理信息系统,简称CoGIS.分析了CoGIS中天、地、人、机关系,指出CoGIS是面向群体用户、支持人人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