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首富王永庆从一粒米成功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zzf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人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呢?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一个大大的不便了。而年轻人又无暇顾及家务,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主动送米上门。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欢迎。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
  王永庆送米,并非送到顾客家门口了事,还要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把新米倒进去,然后将旧米放回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令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很多的顾客。
  如果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就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明家里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應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便自己办了个碾米厂,在最繁华热闹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做铺面,里间做碾米厂。
  就这样,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良 实摘自《首席执行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工作成效的高低与否,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发挥重要作
石油钻井涉及的高空作业任务多,安全风险高,容易发生高处落物事故.本文从物、人、管理等因素着手,结合本人工作实际,分析钻机安装及钻井生产现场高处落物风险,提出预防风险措
文章简要论述了通过校园足球培养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针对足球开展现状,结合日常教学工作实践,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希望能对当前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点
2007年的电视荧屏,是漫山遍野的军旅题材,每一次换台都是硝烟弥漫。《士兵突击》是最神奇的一次空降,让观众经历了一场措手不及的情感突击战。该剧播出后,王宝强由“傻根”变成了“兵王”许三多,征服了全国亿万观众。    少林俗家弟子的明星梦    王宝强的家,在河北省南和县大会塔村,离邢台市不远。  家里的老房子就在村东头。早些年王宝强的爷爷有四个儿子和五间房子,王宝强的父亲分到了一间。后来,王宝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