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fanz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下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最终目标。《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 综合性 实施
  新课程改革把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丰富语文学习的资源和途径,加强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目标。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形式。
  1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这套教材共有六册,每册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后设置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共三十六个。每册六次综合性学习又分为“三大三小”,即大型综合性学习和小型综合性学习,前者强调探究能力的培养,后者突出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1)从活动主题体现的文化内涵看:情感态度教育方面的有五篇,价值观引导方面的有三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两篇,热爱科学意识方面的有四篇,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方面的有六篇,热爱和平意识方面的有一篇,感受祖国文化博大精深方面的有七篇,感受音乐美方面的有一篇,关注社区生态、环境意识方面的有两篇,学习兴趣方面的有四篇,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有一篇。由此可见,该教材的综合性学习非常重视对学生在中国文化、情感态度教育、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2)从活动主题体现的操作层面看:“三大三小”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综合性学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自成体系。每册教科书的六個单元均有综合性学习,其中三个称为“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活动规模小,层次少,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为主,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其余三个称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活动规模大,层次多,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
  2 综合性学习的特性
  (1)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
  从语文知识的积累出发,包括文化的、文学的、文章的、逻辑的、修辞的等等,通过综合性信息的搜集、筛选、事例、运用活动,让学生在点滴积累的过程中,在快乐的活动中,丰富文化,开拓视野,得到综合收益。
  从语文能力的培养出发,通过对文言诗词、成语典故、警言睿语等语言精华的品味和记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积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将学生的听、说、读、写、思、做的能力,循序渐进地操练,给学生的语文能力锻炼提供了一个契机、一个平台。(2)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将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在三个维度上: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不仅包括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吟诵,语文知识的积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还包括不同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
  综合性学习注重迁移拓展,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提高学生综合地运用语文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学习无论是内容、时间、空间、组织形式、指导方式都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
  3 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激发学生学会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这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采用“搜索资料,展示成果,总结评价,进行写作”的方法进行操作。(1)制订方案,搜索资料。综合性学习过程中,首先指导学生依据专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角度,分组制订各自的研究方案。其次,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自愿结合,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制订出研究方案,进行调查研究。在搜集、查阅的过程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搜集资料的能力。(2)形式多样,展示成果。学生把搜集来的资料去粗取精,整理归纳,并就各自的特长,与人合作,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如:故事会、演唱会、朗诵会、电影、画展、手抄报、舞蹈等)。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特长(成果),在给人以美的熏陶和知识的传播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知识,乐趣和成就感。(3)归纳总结,作出评价。活动结束后,老师和学生要及时归纳总结,对于做得好的要继续保持;针对不足,找出原因及弥补的方法,力争下次活动会开展得更成功。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更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如: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怎样?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等等。(4)借助素材,进行写作。学生在搜集资料和展示成果时,肯定有一些感触和深思,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及时指导学生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写作。它既可以是片段式的(如:体验,启发,感受,评价等),也可以是一篇完整的作文。
  为保证以上环节操作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每次综合性学习,我们可提前布置,有的甚至在开学初就布置,让学生有足够的、充分的时间准备、实践、研究、分析、展示,使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真正地落到实处。
  综合性学习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对老师的一次重大挑战,如何把这一最能体现语文新课改的课程利用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正确积极地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对篮球运动中持球突破技术进行分析,总结持球突破中在时机判断、位置、起动,加速及保护球等方面的共性因素,提出意识的培养,速度的变化和突然性是运动员掌握技术的关键。  【关键词】篮球 持球突破 意识 速度 培养  1 前言  持球突破技术是利用快速突破的脚步动作和熟练的运球技术在训练和比赛中用来超越对手的蓝球技术之一。持球突破技术运用得当,能对防守者造成强有力的攻击,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个人和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产业不断地发展,许多不健康的信息等对广大青少年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存在同样的困境,有的学生只钟爱摇滚乐,流行歌曲以及迪斯科等,意识被固化在狭小的空间里,长久下去,会导致民族意识遥渐淡漠的状况。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民族情感 优秀音乐  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非常重要,不仅是强化学生民族意识的需要,更是培
期刊
【摘要】我校在近几年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一直积极参与,上下求索,从校长到教师都孜孜以求。但是改革没有参照系,更没有现成的案例可照搬,有时感觉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在课堂研究和改革过程中屡屡碰壁,“271”高效课堂展示达标课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一界。在本学期的达标课中有所突破,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病症。  【关键词】体育课“病症”  病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病症一:表面化的“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
期刊
【摘要】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指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讲究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教学的主线,老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而学生则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在职高篮球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对于打破传统篮球教学方法的束缚,提升篮球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针对项目教学法在职高篮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职高 篮球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
期刊
【摘要】高校篮球文化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作为高校亚文化的重要方面而引起研究者的关注。高校篮球文化可以理解为校园中关于篮球运动的物质,精神和行为文化的总和。高校篮球文化在大学校团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教育功能,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体阐娱乐生活。  【关键词】高校 篮球文化 大学生 价值  篮球运动从最初的双人对抗的游戏活
期刊
【摘要】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单靠某种教学形式或某种教学方法并不能解决问题的。而培养学生对体育兴趣和爱好并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去。会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  【关键词】体育 兴趣 方法  1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兴趣、爱好是心理学范畴的课题,在诸多心理学专着与教材中均有论述,我现在所说的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是指体育、运动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学生存在着综合素质偏低,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同时由于他们赴在一个青春激昂,富有活力的年龄段上,学习和接受能力强,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求也较为强烈。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美术教育要求中职美术教师注意总结教学经验,以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起到美术教育应有的作用。本文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职美术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 美术教学 创新能力 审美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中长跑教学一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头痛的难题。究其原因有中长跑练习动作单一,缺少趣味性,学生易感枯燥、单调。学生练习过程中怕“极点”的出现,故常常“谈跑色变”。加上学生的速度赢差,不会合理的分配体力,无计划乱跑,成绩提高缓慢,因而学习缺乏激情。上述存在问题,严重的影响差中长跑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解决上述矛盾,提高学生中长跑的成绩。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就这一问题作粗浅介绍。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来浅析发展柔韧素质的新方法。以影响柔韧素质发展的几点因素作为切入点,剖析了健美操專项学生在教学中如何发展柔韧素质。其方法分别是:本体促通技术(PNF)、中枢神经兴奋法。这两种方法时健美操的柔韧素质分别起到增强肌肉伸展性、增加肢体表现力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健美操 柔韧素质 本体促通技术 中枢神经兴奋法  柔韧素质
期刊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之一。如今,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对我们的学习、生话,工作、思维等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式的可在其它学科得以充分应用,与其它学科完全结合的一门跨学科的课程科目,这种结合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技术和职业。如电子美工、动漫设计,电脑谱曲等。  【关键词】浅谈 信息技术 教育  教育应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实际需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