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前预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unm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了课前预习,不仅会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会大大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就课前预习的步骤、课前预习的作用、课前预习的应对策略进行浅析,愿与之有同感的语文老师借鉴并同享同乐。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的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次教学过程都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再有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可见,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学习的“前奏曲”;课前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一步,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课前预习也是一种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教学手段,它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整体结构以至优化课堂细节的作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无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
  一、课堂预习的步骤。
  1、读。 包括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小学高年级对读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课前预习时,首先安排学生读课文,要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要悟情传情,培养语感。写景的文章,既要读出景物的美好,还要体味如何借景抒情;写事的文章,要体会如何记事传情;写人的文章,要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读时要让学生深入到文章的情境之中,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另外,在读时可采取同学之间互读互评的方式,把课文读1—3遍。
  2、查。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的有些不认识的字,不易理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那么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就要眼、脑、手并用,将遇到的这些问题用笔划出来。如果这些问题书上有注解,那么阅读时以对照注释,自己弄懂它的意思;书上没有注释的问题,那么就要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字典或词典,自己弄懂生僻字的读音和模糊不清的词语的意思。对似懂非懂的句子可以通过同学之间讨论交流达到初步理解的程度,以此为课中作好充分的准备。
  3、思。这一步要求学生根据预习提示、课文后的练习题进行思考。当同学们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带着问题(或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阅读,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初步找出问题的答案,或在书中划出来,或做必要的眉批。同时也可以将你认为作者写得比较好的地方,或你认为有疑问的地方,在书的边角上做记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等符号。这样,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学生也就容易顺手得来。在此基础上再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层次结构、段落大意、写作特点等,也就容易多了。
  二、课前预习的作用。
  1、能够提高课堂听课效果。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下一次课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哪些地方看懂了,哪些地方没看懂,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在听课时就会轻松的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样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变盲目听课为带着问题听课,无疑是大大增强了听课效果。在预习中已经看懂了的知识再经过老师讲解,印象会更深,没看懂的地方自然就成了听课的重点,在老师的帮助下,这个“拦路虎”会轻而易举的解决。听课质量的提高又会让学生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腾出时间再进行下一次课的预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能够培养自学能力。处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往往是因为自学能力差造成的。如果学生学习知识全靠老师讲解,离开老师的讲解就寸步难行,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课前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机会,课前预习使学生减少了对老师的依赖,增强了独立性,能够锻炼培养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自学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培养出这种能力,不但会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成绩,而且会使学生在离开老师指导时,也能够独立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3、能够提高学习兴趣。一个班级的学生除去一部分优等生以外,大量的是中差生和学困生。他们在听课时经常会感到很吃力,这样长期下去,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有的学生会发展到听课像听“天书”,哪里还有兴趣可言。但经过课前预习情况就大不一样,通过预习,有的地方学生自己已经弄懂了,从而产生一种自豪感。有的地方尽管一时还没弄懂,但是带着问题听课能够听到点子上去,也能听出一些“门道”,听课就会津津有味,学习的兴趣也随之产生。
  4、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在课前预习中,经过学生亲自探索,能体会到学习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从而磨炼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培养严谨细致的学习作风。
  三、课前预习的应对策略。
  1、注重激发预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预习活动的主要动力源泉,想要强化预习环节,而不流于形式,必须注重激发学生对预习的兴趣,把预习当作一件快乐事,乐此不疲,长此以往,才能逐步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2、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通过观察学生在布置预习任务后,容易在思想上产生误导,认为作业太简单,充其量只是读读课文,然后就没有了兴趣,文章上没有留下任何预习的痕迹。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反而会形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因此,教师的指导显得非常必要,要恰到好处地“扶”一把,体现一个“导”字。古谚曰:“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供人终生受用。”這句话启迪教师要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预习、善预习、乐预习,从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教师通常要做到勤巡视、勤询问、勤发现、勤指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预习过程中完成预习问题。
  3、预习检查要落到实处。预习光有布置不行,教师必须加强检查。有检查才有落实,有测评才会有促进。教师不能只布置不检查,不然学生的预习积极性会相对削弱。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学习新课文之前的几分钟,可以通过提问或抽查的方式进行。教师要对学生预习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哪些地方值得继续发扬,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都一一牢记在心,有待在下次预习时有所改进。此外,教师还要明确赏罚制度,对预习态度好的学生多加表扬,对不自觉预习的学生也要有适当的指导。还要定期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加以检查评定,阅读成果加以展示,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预习兴趣。
  总之,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还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措施,让学生在适度的压力之下形成语文预习的好习惯。事实证明:课前预习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预习是自学的演习,它对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有很大作用。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达到提高成绩的可取方法。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积极
期刊
期刊
有一个非常勤奋的青年,很想出人头地。但经过多年努力也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向智者请教。  智者叫来三个弟子,嘱咐说:“你们带这位施主到五里山打柴去吧。”  年轻人和三个弟子沿着门前湍急的江水,直奔五里山。等到他们返回时,智者正在原地迎接他们——年轻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扛着两捆柴,蹒跚而来;两个弟子一前一后,前面的弟子用扁担左右各担4捆柴,后面的弟子轻松地跟着。正在这时,从江面驶来一个木筏,载着小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现在,轻视诵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这导致了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不强,基本功不扎实,应用语言的能力较弱。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诵读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诵读作用加强方法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客观地分析还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应用语言交际的能力较弱,他们虽然学了大量的语法规则,可一旦用于实践,便会频频出现错
小学语文课程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它是我国基础性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
写作文和写好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客观反映.应当承认这是个非常艰巨而复杂的工程.但愿我们的老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探索小学作文入门教学的研究中异彩纷呈,精彩不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训练。它是指书面语言转化为出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是发声阅读。教学法理论中对朗读有过这样的论述:文章的讲解
我代表大陆小朋友去台湾艺术交流访问,期间我们去了日月潭。  一早我们就出发了,付导给我们租了一艘船,这船很漂亮,全身是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