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几个红盆对比与生油层—从南雄标准剖面谈起

来源 :湖南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nwo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南雄红层标准剖面新述广东南雄盆地呈北东东向展布,并与江西信丰盆地相连,面积约2000余平方公里。盆地发育了中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红色碎屑岩为主的地层,厚度达2426米,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南方白垩—第三系代表性剖面,曾得到1970年华南中新生代红层南雄现场会议的确认。其中南雄组、丹霞组等地层名称,多被采用,并作为区域对比的标准。但某些组段的时代归属仍有争议。近年来有人作了补充研究,最近我们通过实地观察,对该盆地红层划分、命名和时代归属提出一些新的见地(表1)。 1.在盆地北部有一套砂砾岩,曾被认为是盆地自中晚白垩世至始新世各组段展布至北缘的相变层,广东七○六队所填的1:5万南雄盆地地质图(1971)明显标出北部边缘
其他文献
我同卢遂现博士第一次见面,是1979年12月29日,在北京饭店我居住的3073室。当时,徐德江刚从呼和浩特回到北京,下了火车,听到消息,立即赶来相见。卢在澳大利亚是搞高能物理的,我在美国是搞文字研究的,徐在中国是搞语言研究的,可是,谈起汉语、汉字,汉字改革,以及世界语言文字理论的发展,我们的想法却是一致的。卢当即邀我和徐去他住宿的友谊宾馆深谈。午餐由卢请客。就是在这次交谈中,我们商定了倡议发起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