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多角度分析了中国黑龙江省大米的出口,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方法,通过比较、研究、总结,对中国黑龙江省的大米的出口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并且进行逻辑推理,预测出之后黑龙江省大米的出口趋势发展。在此之间,文章还通过中国和其他大米出口国家,如印度、泰国、越南等国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黑龙江大米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应对方法,解决策略。同时取长补短,分析出其他出口国家的出口优势,学习其他国家的优势之处,为中国往后的出口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黑龙江省;大米;农产品;贸易出口;对比分析
一、大米出口基本情况分析
近些年来,中国大米总体的供需处于平衡状态,销售量略大于生产量,产销差额波动较小。由于产销趋于平衡,所以在国际上的国际贸易对外出口量是相对较小的。
从表1可以看出2011年到2016年的黑龙江省的大米出口情况,出口大米总475884.51吨,出口总额19876.29万美元。其中,2012年拥有一个较快的增幅,而之后就再没有如此大的增幅,出口量和出口额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国际市场中泰国等国家大米出口的基本现状
世界大米的产量一直是处于一个增长的趋势,全球的大米产量中,有90%是来自于亚洲国家,其中中国的大米产量是最高的,即便如此,中国大米出口却是处于倒数的。
泰国是国际市场上一个主要的大米出口国家,其大米品质优于中国,品种多余中国,且在国际市场上占比大,有个别地区有强大的市场支配力。
越南地处热带地区,雨水充沛,优质的地理位置为其农业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越南水稻本身具有较高的生育率,所以越南水稻生产的成本较低。但越南大米对外出口的优势并不局限于此。越南拥有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良好的港口系统,众多的国际航海路线,为越南提供了非常便利的运输条件和更便宜的大米运输费用。其众多的航海线路包含了东南亚、太平洋、中东、澳洲、非洲、美洲、为越南大米创造了良好的出口条件。
三、黑龙江省大米在国际市场中与泰国等国大米相比较后的结果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这三个指数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用于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同一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现状和竞争影响状况。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Mi)是能够直接说明一个物品国际竞争力的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个国家的某一种产品的出口在世界该产品出口中占的比重。计算公式为:Mi=Xi/Xw。
泰国大米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第一,即便是最低值也占有24.4%最高值是30.6%,可以看出泰国大米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稳定在25%~30%之间,有波动,但波动较小。排在第二的是越南,最低值是8.27%,最高值是15.7%,基本稳定在12%这一数值。中国大米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最低的最高值仅有3.87%,仅为泰国的1/10,越南的1/5,并且逐年下降。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一种产品的贸易竞争力的指数。其计算公式为:TC=(Xi-Mi)/(Xi+Mi),其中,Xi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i 产品的出口额,Mi代表的是进口额,TC代表的是贸易竞争力指数。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该指标均在-1~1之间。其值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该指数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越接近于1则表示竞争力越大。
泰国和越南几乎是一直趋于之出口不进口的状态,而中国则TC指数偏低。中国的TC指数一直在0.05~0.45之间波动,说明中国的大米的贸易竞争力不尽弱,还不稳定。对比另外两个国家,泰国基本保持1的数值,而越南也一直稳定在0.95以上,就是說,泰国和越南两个国家的出口量基本持平于贸易量,也就是说泰国和越南两个国家的大米在国际上具有非常强大的贸易竞争力。
我国黑龙江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较高,与泰国越南相差无几,稳定在0.94以上,说明我国黑龙江省的出口大米还是拥有较大的贸易竞争力的。
(三)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又叫出口效绩指数,是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种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测度指标。其计算公式为:RCA=(Xi/Xt)/(Wi/Wt)。其中Xi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一个产品的出口额;Xt代表的是这个国家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Wi代表的是世界市场上这个产品的出口额;Wt代表的是世界市场上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
一个国家某种出口商品占其出口总值的比重与世界该类商品占世界出口总值的比重二者之间的比率。RCA>1,表示该国此种商品具有显性比较优势;RCA<1,则说明该国商品没有显性比较优势。
越南的RCA指数最高,都在28以上,其次是泰国,其RCA指数都在20以上,这两个国家都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说明这两个国家的大米出口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而中国的RCA指数则非常的低,都没有达到1。
我国黑龙江省RCA指数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但和泰国、越南相比,还是差值较大的。但可以得出,我国总体水平较低,但黑龙江省的出口大米单一来看是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
四、我国黑龙江省大米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市场过于集中且不稳定
我国黑龙江省大米出口贸易面临出口市场的集中性和不稳定性的问题。中国的大米出口市场的两个特点,一个是中国的大米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以亚洲地区为主。另一个是我国的出口市场不稳定,现在只有韩国在我国近些年来大米出口市场中的出口量保持不变并排名靠前,属于固定出口的市场,而其他国家排名变化非常大,可见我国的大米出口市场不稳定,没能构成一个稳定的大米出口市场。 (二)政策限制影响出口
發达国家的出口补贴数额是非常大的,如欧盟的出口补贴高达84.96亿美元,美国的出口补贴也有5.94亿美元,而反观我国,没有任何出口补贴,因此,我国的大米出口受到了较大影响,竞争力也减弱不少。同时我国并没有得到发展中国家可以的到的优惠政策,即10%的微量允许的补贴。因此,我国黑龙江省大米出口存在着低补贴的问题,没有一个合适的补贴优惠,限制大米的出口,影响大米的出口竞争力。
(三)大米品质不够达标且种类单一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黑龙江省的大米仅在我国是属于优质大米,但在国际上依旧是品质不达标,种类单一。而且,我国黑龙江省的大米种植技术水平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加工粗糙,这也是我国大米品质落后的原因。
(四)没有国际品牌同时没有有效推广
在国际市场中,泰国以其优质的茉莉香米而享誉国际,早已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同时品牌效应带给了泰国大量的大米出口量。而我国,东北大米仅在国内知名,在国际上知之甚少,没有品牌优势,无法有效推广。这些对于我国黑龙江省大米出口是非常不利的。
五、对我国黑龙江省大米出口提出的发展策略
(一) 拓宽并优化出口市场
拓宽并优化出口市场的布局。目前的情况是我国大米出口的市场集中,所以,我国要持续加大开发市场的力度,多元化进行大米的出口,使我国黑龙江省的优质大米得到更多的销售渠道。
牢固并扩展现有的东亚地域的大米出口市场。从黑龙江省出口韩国,运输成本更低,长久来看,韩国这种存在高收入人群的国家的出口大米市场的份额必定会不断增加,向其推广我国的优质大米,扩大出口数量和市场,必能提高我国出口大米的竞争力。
(二)政策构建提高国际竞争力
国家政策方面,黑龙江省的农业若要发展,我国就必须保障其农业基础设备的建设,使其农业生产设备和农业生活保持稳定发展。国家进一步加强对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政府投资和支持力度,构建农业基本设备所需要的经济来源,明确各个部门在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并且进一步建立农业基础设备的法律保障体系,使大米从生产到出口中的每一步都有法律保护和法律支撑。
(三)改良出口大米品质及出口质量
改良提升我国黑龙江省出口大米的品质和出口质量。从三方面提高我国出口大米的品质:第一,加大优良大米评选的工作力度;第二,与世界首要大米出口国交流优质大米的种植经验,并加大大米种植的技术水平的合作;第三,合乎国际化的要求和标准,提高大米化学内部的质量,建设绿色大米,越过国际贸易绿色贸易壁垒。在大米的培育初期,重视农药和花费的适当使用,加强“绿色大米”生产基地的建设。同时,需要加强完善大米新品种的推介和更新力度,根据市场对不同品种大米的需求,不断调整不同品种大米的种植结构。
(四)建立并推广我国自己的国际品牌
品牌效应。多渠道加强我国黑龙江省优质大米品种和品牌的宣传推广。在包装上标明大米的原产地,多语言标识出大米及其产地的具体信息,提高大米的出口竞争力。借鉴泰国和越南两国的方式,参加并举办自己的展销会、博览会,推广我国黑龙江省的优质大米及特色优良品种。同时,拼接我国黑龙江省地区充沛的耕地资源和优质的环境资源,开拓大米市场,来提高我国黑龙江省出口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李彦慧,张汝根.“一带一路”战略下黑龙江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01):5-6.
[2]潘娟.崔磊.黑龙江省农产品贸易持续发展的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2 (03):33-34.
[3]董程.赵东婧.文磊.中国—东盟大米贸易竞争力分析[J].财经界,2010(12):149-151.
[4]李哲.丁士军.陈风波.世界主要稻米生产国和进出口国的稻米生产贸易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5(06):49-53.
[5]赵慧娥.中国大米国际竞争力分析[J].农村经济,2015(03):56-58.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关键词:黑龙江省;大米;农产品;贸易出口;对比分析
一、大米出口基本情况分析
近些年来,中国大米总体的供需处于平衡状态,销售量略大于生产量,产销差额波动较小。由于产销趋于平衡,所以在国际上的国际贸易对外出口量是相对较小的。
从表1可以看出2011年到2016年的黑龙江省的大米出口情况,出口大米总475884.51吨,出口总额19876.29万美元。其中,2012年拥有一个较快的增幅,而之后就再没有如此大的增幅,出口量和出口额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国际市场中泰国等国家大米出口的基本现状
世界大米的产量一直是处于一个增长的趋势,全球的大米产量中,有90%是来自于亚洲国家,其中中国的大米产量是最高的,即便如此,中国大米出口却是处于倒数的。
泰国是国际市场上一个主要的大米出口国家,其大米品质优于中国,品种多余中国,且在国际市场上占比大,有个别地区有强大的市场支配力。
越南地处热带地区,雨水充沛,优质的地理位置为其农业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越南水稻本身具有较高的生育率,所以越南水稻生产的成本较低。但越南大米对外出口的优势并不局限于此。越南拥有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良好的港口系统,众多的国际航海路线,为越南提供了非常便利的运输条件和更便宜的大米运输费用。其众多的航海线路包含了东南亚、太平洋、中东、澳洲、非洲、美洲、为越南大米创造了良好的出口条件。
三、黑龙江省大米在国际市场中与泰国等国大米相比较后的结果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这三个指数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用于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同一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现状和竞争影响状况。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Mi)是能够直接说明一个物品国际竞争力的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个国家的某一种产品的出口在世界该产品出口中占的比重。计算公式为:Mi=Xi/Xw。
泰国大米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第一,即便是最低值也占有24.4%最高值是30.6%,可以看出泰国大米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稳定在25%~30%之间,有波动,但波动较小。排在第二的是越南,最低值是8.27%,最高值是15.7%,基本稳定在12%这一数值。中国大米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最低的最高值仅有3.87%,仅为泰国的1/10,越南的1/5,并且逐年下降。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一种产品的贸易竞争力的指数。其计算公式为:TC=(Xi-Mi)/(Xi+Mi),其中,Xi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i 产品的出口额,Mi代表的是进口额,TC代表的是贸易竞争力指数。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该指标均在-1~1之间。其值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该指数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越接近于1则表示竞争力越大。
泰国和越南几乎是一直趋于之出口不进口的状态,而中国则TC指数偏低。中国的TC指数一直在0.05~0.45之间波动,说明中国的大米的贸易竞争力不尽弱,还不稳定。对比另外两个国家,泰国基本保持1的数值,而越南也一直稳定在0.95以上,就是說,泰国和越南两个国家的出口量基本持平于贸易量,也就是说泰国和越南两个国家的大米在国际上具有非常强大的贸易竞争力。
我国黑龙江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较高,与泰国越南相差无几,稳定在0.94以上,说明我国黑龙江省的出口大米还是拥有较大的贸易竞争力的。
(三)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又叫出口效绩指数,是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种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测度指标。其计算公式为:RCA=(Xi/Xt)/(Wi/Wt)。其中Xi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一个产品的出口额;Xt代表的是这个国家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Wi代表的是世界市场上这个产品的出口额;Wt代表的是世界市场上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
一个国家某种出口商品占其出口总值的比重与世界该类商品占世界出口总值的比重二者之间的比率。RCA>1,表示该国此种商品具有显性比较优势;RCA<1,则说明该国商品没有显性比较优势。
越南的RCA指数最高,都在28以上,其次是泰国,其RCA指数都在20以上,这两个国家都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说明这两个国家的大米出口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而中国的RCA指数则非常的低,都没有达到1。
我国黑龙江省RCA指数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但和泰国、越南相比,还是差值较大的。但可以得出,我国总体水平较低,但黑龙江省的出口大米单一来看是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
四、我国黑龙江省大米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市场过于集中且不稳定
我国黑龙江省大米出口贸易面临出口市场的集中性和不稳定性的问题。中国的大米出口市场的两个特点,一个是中国的大米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以亚洲地区为主。另一个是我国的出口市场不稳定,现在只有韩国在我国近些年来大米出口市场中的出口量保持不变并排名靠前,属于固定出口的市场,而其他国家排名变化非常大,可见我国的大米出口市场不稳定,没能构成一个稳定的大米出口市场。 (二)政策限制影响出口
發达国家的出口补贴数额是非常大的,如欧盟的出口补贴高达84.96亿美元,美国的出口补贴也有5.94亿美元,而反观我国,没有任何出口补贴,因此,我国的大米出口受到了较大影响,竞争力也减弱不少。同时我国并没有得到发展中国家可以的到的优惠政策,即10%的微量允许的补贴。因此,我国黑龙江省大米出口存在着低补贴的问题,没有一个合适的补贴优惠,限制大米的出口,影响大米的出口竞争力。
(三)大米品质不够达标且种类单一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黑龙江省的大米仅在我国是属于优质大米,但在国际上依旧是品质不达标,种类单一。而且,我国黑龙江省的大米种植技术水平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加工粗糙,这也是我国大米品质落后的原因。
(四)没有国际品牌同时没有有效推广
在国际市场中,泰国以其优质的茉莉香米而享誉国际,早已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同时品牌效应带给了泰国大量的大米出口量。而我国,东北大米仅在国内知名,在国际上知之甚少,没有品牌优势,无法有效推广。这些对于我国黑龙江省大米出口是非常不利的。
五、对我国黑龙江省大米出口提出的发展策略
(一) 拓宽并优化出口市场
拓宽并优化出口市场的布局。目前的情况是我国大米出口的市场集中,所以,我国要持续加大开发市场的力度,多元化进行大米的出口,使我国黑龙江省的优质大米得到更多的销售渠道。
牢固并扩展现有的东亚地域的大米出口市场。从黑龙江省出口韩国,运输成本更低,长久来看,韩国这种存在高收入人群的国家的出口大米市场的份额必定会不断增加,向其推广我国的优质大米,扩大出口数量和市场,必能提高我国出口大米的竞争力。
(二)政策构建提高国际竞争力
国家政策方面,黑龙江省的农业若要发展,我国就必须保障其农业基础设备的建设,使其农业生产设备和农业生活保持稳定发展。国家进一步加强对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政府投资和支持力度,构建农业基本设备所需要的经济来源,明确各个部门在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并且进一步建立农业基础设备的法律保障体系,使大米从生产到出口中的每一步都有法律保护和法律支撑。
(三)改良出口大米品质及出口质量
改良提升我国黑龙江省出口大米的品质和出口质量。从三方面提高我国出口大米的品质:第一,加大优良大米评选的工作力度;第二,与世界首要大米出口国交流优质大米的种植经验,并加大大米种植的技术水平的合作;第三,合乎国际化的要求和标准,提高大米化学内部的质量,建设绿色大米,越过国际贸易绿色贸易壁垒。在大米的培育初期,重视农药和花费的适当使用,加强“绿色大米”生产基地的建设。同时,需要加强完善大米新品种的推介和更新力度,根据市场对不同品种大米的需求,不断调整不同品种大米的种植结构。
(四)建立并推广我国自己的国际品牌
品牌效应。多渠道加强我国黑龙江省优质大米品种和品牌的宣传推广。在包装上标明大米的原产地,多语言标识出大米及其产地的具体信息,提高大米的出口竞争力。借鉴泰国和越南两国的方式,参加并举办自己的展销会、博览会,推广我国黑龙江省的优质大米及特色优良品种。同时,拼接我国黑龙江省地区充沛的耕地资源和优质的环境资源,开拓大米市场,来提高我国黑龙江省出口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李彦慧,张汝根.“一带一路”战略下黑龙江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01):5-6.
[2]潘娟.崔磊.黑龙江省农产品贸易持续发展的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2 (03):33-34.
[3]董程.赵东婧.文磊.中国—东盟大米贸易竞争力分析[J].财经界,2010(12):149-151.
[4]李哲.丁士军.陈风波.世界主要稻米生产国和进出口国的稻米生产贸易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5(06):49-53.
[5]赵慧娥.中国大米国际竞争力分析[J].农村经济,2015(03):56-58.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