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及软组织手术对痉挛性脑瘫的治疗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轻度脑瘫的治疗方法及软组织手术适应证.方法:34例随机分两组,A组软组织手术组17例,行不同的软组织矫形术;B组SPR手术组17例,行神经后根不同比例的切除术.结果:SPR手术组术后,痉挛性症状全部消失,肌张力恢复正常,尖足行走及剪刀步消失,腱反射亢进术后1个月后消失,踝阵挛及病理反射亦全部消失.软组织手术组,痉挛性症状术后不能消失.肌张力不变,尖足行走消失,腱反射仍亢进.功能评价:所有患儿术前均不能单腿站立或站立不稳,在SPR手术组的17例中,术后半年能较稳定的单腿站立者10例,占58.8%,而软组织手术组17例中,术后半年能较稳定的单腿站立只有8例,占47.1%,两组患儿术后均能较稳定的在宽广场地上行走,但SPR组术后对躯干的控制能力较软组织手术组好.表现为行走稳定,左、右转动自如.结论:两者均能较明显的改善行走的步态,但各自不同.

其他文献
采用CT三维成像重建技术对14例髋臼发育不良术前患儿进行检查. 3例为完全性髋脱位, 其中2例手术复位失败. 11例为半脱位, 其中5例为髋脱位术后髋臼发育不良, 6例为原发性髋臼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nvision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癌
目的:探讨干预性护理措施在儿科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
目的:通过回顾总结对法乐四联症伴肺动脉闭锁(TOF/PA)的外科治疗经验,着重讨论手术适应证.方法:根据患儿肺动脉闭锁范围及分支发育情况,左右肺动脉与降主动脉直径比、左右肺动脉截面积与体表面积比、术后24小时测定右室与左室压力来选择手术方法.手术方法分根治术和姑息术.结果:28例患儿中,18例行根治术,3例死亡,均是Ⅱ型(肺血管发育较Ⅰ型差).姑息手术10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低心排、严重低氧血症
目的:介绍儿童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在诊断及手术处理方面的特殊性.方法:总结我院1986~1997年11年间,共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52例,除1例合并主动脉缩窄采取分期手术外,其余均同期手术矫治.结果:无手术死亡.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术前漏诊率9.4%,合并肺动脉高压者较多见,女性病例是男性的2倍.结论:对室间隔缺损并动脉导管未闭,宜采取一期手术.并存的动脉导管常较小,手术时不必深
双腔气囊导尿管具有冲洗操作简便、易固定,可避免因滑脱造成重复插管增加感染的机会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有气囊自行破裂尿管滑脱,拔管失败等也有发生,我院于2008年5月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方法.方法:本组16例,1985年1月前腹腔引流治疗5例,此后11例以坏死组织清除或胰体尾切除加腹腔灌洗引流治疗,其中6例在发病后5~9天手术,并尽早给予TPN治疗.7例胰体尾切除术中,5例保留了脾脏.结果:1985年以前及之后的病死率分别是60%和9.09%,发病5天后手术者无1例死亡,胰体尾切除7例均成活.结论:根据病情适时延迟手术,尽早给予营养支
颅内小血肿对大脑功能的损害,包括血肿的机械压迫性损伤及出血后产生的一系列物质所致继发性损害.血肿压迫时间越长,周围脑水肿越严重,脑组织不可逆损伤越严重,致死、致残率
目的:探讨小儿脾包虫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理、诊断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1957~1996年的临床资料,小儿腹腔囊型包虫病手术总数575例,其中18例为小儿脾包虫病.包囊肿位于脾脏5例,脾脏及其他脏器13例.术前明确诊断3例,行腹腔包虫及阑尾炎手术时发现13例,B超检查12例,免疫血清测定11例.结果:18例行手术治疗,死亡1例,脾切除术1例,保留脾脏行包囊摘除术16例.随访5年,13例未
期刊
目的:探讨未触及隐睾的临床处理.方法:未触及隐睾22例26侧均先行hCG治疗,26侧均行手术探查.结果:hCG治疗后有3例单侧于腹股沟区可触及睾丸,1例双侧hCG激发试验阴性,2例单侧无睾丸,1例双侧睾丸发育不良.17侧睾丸固定于阴囊底肉膜外,5侧分期手术.随访17侧2~11年,其中回缩2侧,萎缩1侧.结论:未触及隐睾尚无一简便明确的方法可证实睾丸的存在,hCG激发试验可判断双侧隐睾患儿有无睾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