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改革有着相对统一的模式,对学校来讲,需要的是充分的理解和强力的执行;教学改革又存在着无数可能,这对学校来讲,需要的就是果敢的尝试和科学的创新。《职业学校学生技能抽测实践与改进研究》是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立项课题,本文就淮安市专业技能抽测对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意义进行深层次反思,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技能抽测;教学改革;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
在教学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否,既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更决定着教学改革能否在课堂中生根发芽。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切实强化中职学生理论积累和技能训练,全面提升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是落实科学、合理、可持续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重点。
1 当前我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现状
1.1 学生参与课堂的深度不够
对目前的机电课程教学来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越是复杂,教学内容的处理越是精妙,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就越少,参与的深度反而越低。要让学生参与课堂,就得让教师学会从一个课堂主导者转换成一个课堂组织者,而这种转换并不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而是其教学能力的转换。很多教师往往对这个转换的“度”拿捏的不准,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深度浅,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 坚持学习主导课堂的力度不够
学生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究竟是教学主导课堂还是学习主导课堂,本来应该是由教育目的来决定的。而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却往往会形成教师主导、教学主导、教学目标主导的状况。韩愈对师者的定义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当学生只是被动地向教师学习时,只存在听得懂还是听不懂的问题,学生自己是难以形成困惑的。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也就无从谈起,教学本身也会失去针对性。在合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时间是可以压缩的,与之相应,学生自主的学习时间却是要给予充分保障。
1.3 课堂上学生自制力与教师吸引力的矛盾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睡着了,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学生太不象话,既对不起自己的学习,又没有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学生为什么会在课堂上睡着了呢?第一种可能是学生自己想要睡觉,所以他就主动地睡着了;另一种可能是学生被课堂催着睡觉,所以他就被动地睡着了。前一种情况证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自制力,后一种情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吸引力。长期以来,不管是作为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我们都在指责学生没有课堂自制力,但却发现这种指责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效用。今日之教学仍然是为了传授知识,但却离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越来越远,教师不但要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自己的教法是否能够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专业技能抽查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为了普遍提高全省范围内所有专业的中职学生的技能水平,江苏省近年着手探索和研究如何在中职学校建立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并于2014年在全省开展了首届中职学生专业课程技能抽查测试,首次技能抽测的专业共有9个。实践证明,在中职学校组织开展专业课程技能抽测,是全面提高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创新之举。
2.1 促进课程体系的完善
全省专业技能抽查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淘汰某院校某专业,而是为了促进该专业在全省范围内统一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由于各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实训条件参差不齐,这就需要一个能够相互交流的平台,将原有的经验和新的收获融为一体,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最终通过专业技能抽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本专业抽查包括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等若干模块。每个模块都根据企业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给出科学的评分细则,通过制定与出版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丛书,确定本专业考核的具体实施方案、考评规则、确定考核内容的范围及评分标准等。根据本专业学生就业的典型工作岗位,分解出典型岗位需要工作能力和核心技能,按照岗位核心能力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及其课程体系。所以,我校机电专业应重点建设涵盖课程标准、配套教材、配套仿真软件以及网络平台等内容在内的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以期达到学生专业抽查考试技能水平的需要;而每年一度的专业技能抽测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快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进程。
2.2 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
学生专业技能抽查需要学生具备的能力就是对应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初次主要就业岗位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学生的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既是考学生更是考教师,要想学生能顺利通过技能抽查并取得好成绩,专业任课教师必须吃透学生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全面掌握企业对学生的技能需求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特别重视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充分了解学生对各项基本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对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想出应对的解决办法,以便下次注意和改进,同时也能暴露出教师在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教师转变观念和身份,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模式,加大学生课堂的参与力度,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主导课堂和实训本身,强化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技能抽查工作不仅能够提升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也将引领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但要使專业技能抽查工作能够形成体系,良性开展下去,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任重道远。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因此,只要能够有效地完成课程改革赋予的教学使命,只要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那怕是在同一所学校,也应该允许课堂教学有着形式多样的模式。一所真正优秀的学校,并不是说把某一种教学模式做到了极致,而是这所学校里每一位教师都找到了与自己相契合的教学模式。目前,教学改革还在进行时,但我有理由相信,专业技能抽测对教学改革的促进是积极的,也是深远的。
参考文献
[1]于圣彬.浅谈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2010(02):(120-120).
[2]李云义,常芳.浅谈专业技能抽查的意义及对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改革的促进[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160-162).
作者单位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省淮安市 223200
教学改革有着相对统一的模式,对学校来讲,需要的是充分的理解和强力的执行;教学改革又存在着无数可能,这对学校来讲,需要的就是果敢的尝试和科学的创新。《职业学校学生技能抽测实践与改进研究》是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立项课题,本文就淮安市专业技能抽测对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意义进行深层次反思,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技能抽测;教学改革;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
在教学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否,既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更决定着教学改革能否在课堂中生根发芽。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切实强化中职学生理论积累和技能训练,全面提升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是落实科学、合理、可持续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重点。
1 当前我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现状
1.1 学生参与课堂的深度不够
对目前的机电课程教学来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越是复杂,教学内容的处理越是精妙,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就越少,参与的深度反而越低。要让学生参与课堂,就得让教师学会从一个课堂主导者转换成一个课堂组织者,而这种转换并不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而是其教学能力的转换。很多教师往往对这个转换的“度”拿捏的不准,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深度浅,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 坚持学习主导课堂的力度不够
学生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究竟是教学主导课堂还是学习主导课堂,本来应该是由教育目的来决定的。而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却往往会形成教师主导、教学主导、教学目标主导的状况。韩愈对师者的定义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当学生只是被动地向教师学习时,只存在听得懂还是听不懂的问题,学生自己是难以形成困惑的。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也就无从谈起,教学本身也会失去针对性。在合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时间是可以压缩的,与之相应,学生自主的学习时间却是要给予充分保障。
1.3 课堂上学生自制力与教师吸引力的矛盾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睡着了,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学生太不象话,既对不起自己的学习,又没有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学生为什么会在课堂上睡着了呢?第一种可能是学生自己想要睡觉,所以他就主动地睡着了;另一种可能是学生被课堂催着睡觉,所以他就被动地睡着了。前一种情况证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自制力,后一种情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吸引力。长期以来,不管是作为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我们都在指责学生没有课堂自制力,但却发现这种指责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效用。今日之教学仍然是为了传授知识,但却离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越来越远,教师不但要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自己的教法是否能够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专业技能抽查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为了普遍提高全省范围内所有专业的中职学生的技能水平,江苏省近年着手探索和研究如何在中职学校建立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并于2014年在全省开展了首届中职学生专业课程技能抽查测试,首次技能抽测的专业共有9个。实践证明,在中职学校组织开展专业课程技能抽测,是全面提高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创新之举。
2.1 促进课程体系的完善
全省专业技能抽查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淘汰某院校某专业,而是为了促进该专业在全省范围内统一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由于各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实训条件参差不齐,这就需要一个能够相互交流的平台,将原有的经验和新的收获融为一体,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最终通过专业技能抽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本专业抽查包括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等若干模块。每个模块都根据企业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给出科学的评分细则,通过制定与出版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丛书,确定本专业考核的具体实施方案、考评规则、确定考核内容的范围及评分标准等。根据本专业学生就业的典型工作岗位,分解出典型岗位需要工作能力和核心技能,按照岗位核心能力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及其课程体系。所以,我校机电专业应重点建设涵盖课程标准、配套教材、配套仿真软件以及网络平台等内容在内的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以期达到学生专业抽查考试技能水平的需要;而每年一度的专业技能抽测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快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进程。
2.2 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
学生专业技能抽查需要学生具备的能力就是对应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初次主要就业岗位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学生的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既是考学生更是考教师,要想学生能顺利通过技能抽查并取得好成绩,专业任课教师必须吃透学生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全面掌握企业对学生的技能需求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特别重视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充分了解学生对各项基本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对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想出应对的解决办法,以便下次注意和改进,同时也能暴露出教师在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教师转变观念和身份,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模式,加大学生课堂的参与力度,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主导课堂和实训本身,强化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技能抽查工作不仅能够提升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也将引领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但要使專业技能抽查工作能够形成体系,良性开展下去,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任重道远。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因此,只要能够有效地完成课程改革赋予的教学使命,只要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那怕是在同一所学校,也应该允许课堂教学有着形式多样的模式。一所真正优秀的学校,并不是说把某一种教学模式做到了极致,而是这所学校里每一位教师都找到了与自己相契合的教学模式。目前,教学改革还在进行时,但我有理由相信,专业技能抽测对教学改革的促进是积极的,也是深远的。
参考文献
[1]于圣彬.浅谈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2010(02):(120-120).
[2]李云义,常芳.浅谈专业技能抽查的意义及对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改革的促进[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160-162).
作者单位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省淮安市 2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