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配合按摩在股骨颈骨折康复期疼痛中的应用

来源 :光明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穴位艾灸配合按摩在股骨颈骨折康复期疼痛缓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术后康复期采取常规疼痛管理措施,如转移注意力、镇痛药物等方法,而观察组40例术后则采取穴位艾灸配合穴位按摩进行止痛、镇痛,观察2组康复期疼痛程度、康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康复期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锻炼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期采取穴位艾灸配合按摩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感觉,对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以及预后并发症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中药外敷预防乳腺增生症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0年9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乳腺外科门诊诊治的58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2组均已行规定疗程下系统治疗且治疗后复查B超评估病情处于稳定,对照组继续给予热毛巾乳房外敷治疗,观察组则继续给予中药外敷乳房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3个月后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催乳素(PRL)及孕激素(P)]情况.结果 观察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3.45%),对照
目的 探讨自拟缩宫汤与西药联合低频康复治疗仪治疗子宫复旧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80例子宫复旧不全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研究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2组患者均接受西药联合低频康复仪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缩宫汤,比较2组子宫复旧情况.结果 研究组子宫压痛、小腹痛、腰腹坠胀、血性恶露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凝块滞留、宫腔积液及切口愈合不良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7 d、42 d子宫三径之和
目的 研究电针灸对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质量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此次的100例研究对象均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选取,选例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12月,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针灸治疗,对2组患者均进行连续1个月的治疗.将2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监测情况、血清IL-6、NF-kB、TNF-α水平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样本源自2018年8月—2020年7月鞍山市第三医院接收的此疾病患者,随机选择并1~76编号,抽签平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疗效和安全性,评估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组间对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
目的 此文主要基于“祛瘀生新”及“去菀陈莝”理论探讨针刀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论治难治性下肢溃疡的心得体会.方法 总结针刀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难治性下肢溃疡的临证经验,并结合难治性下肢溃疡的基本病理过程,进一步探讨难治性下肢溃疡的临床论治.结果 针刀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可以有效治疗难治性下肢溃疡,值得探讨研究.结论 难治性下肢溃疡临床多以湿热瘀毒内阻经络,肉腐血败,成痈化脓,疮口久不愈合为病变特点,临床外用针刀点刺患处出血,祛瘀生新,改善微循环,促进生肌而治其标.内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菀陈莝,祛除体
目的 探讨清肺涤痰汤鼻饲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急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患者炎症状态、肺功能、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14例急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肺涤痰汤鼻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APACHE评分、炎症状态指标、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与观察组87.72%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93%显著降低,差异
古今临床医家多认为眩晕是以风、火、痰、虚、瘀致其病,而笔者认为气机升降失调,运行逆乱与眩晕的发生密切相关,气机升降不及与太过均可使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致脑窍失养或被蒙蔽发为眩晕.气机的升降出入失调又主要表现为脏腑气机的升降失调,故可从肝与肺、脾与胃、心与肾等脏腑之气机升降失调来认识眩晕,并在治疗上以调理脏腑之气机升降出入为要点,使得脏腑虚实有度,阴阳平衡,气机升降有序则眩晕之疾可除.此文基于脏腑气机升降理论具体探讨眩晕并附医案1则.
附子理中丸系由《伤寒论》中的理中丸加附子而成,具有温中健脾作用.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泻泄,手足不温.本着中医“异病同治”的理念,临床运用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心下痞、消渴、胸痹伴下肢水肿(慢性心衰)、复发性口腔溃疡伴慢性腹泻、便秘等疾病均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此文章从上述疾病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其作用机制.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神经根电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疼痛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46例OVCF疼痛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与观察组(23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根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镇痛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d、5 d、7 d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以及血清NO、TNF
总结马科教授临床常用抗癌中药经验.恶性肿瘤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手术、放疗、化疗等是恶性肿瘤常用治疗手段,这些手段能够有效清除、抑制癌细胞,但也存在疗效有限及毒副作用较大等缺点.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的防治中作用显著.马科教授将现代医学及药理研究与辨病用药相结合,并针对癌邪伴有的不同病理状态,分别采用行气、活血、化痰、祛湿、清热等不同治法,同时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始终贯彻以顾护正气为本的“扶正抗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