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车与大站车:满足上下班需求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ag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晚高峰车早在40多年前已在上海公交出现,而大站车的开设更是已有近90年的历史。二者都是为满足民众的需求而生,随需求变化而变。尽管时至今日,曾经的不少高峰车与大站车都已不再奔驰,但它们的“伙伴”依然在为民服务,那些经典线路的故事也一直留在人们心中。

“201们”:高峰通勤神车


  上世纪70年代,上海的许多国营大厂职工住在市区,而上班所在地位于郊区,这些工厂一个车间就有上千职工,而当时既有线路的公交运力难以满足他们上下班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75年12月,上海公交首开了早晚高峰车,线路号定为201路,两端的起始站分别为水产路和人民广场。上海巴士五公司营运信息部副经理崔宏云介绍说:这趟车在工作日的早晚上下班时段开行,直接服务了当时的上钢五厂职工;有了201路后,宝钢的一个部门也在该线路的水产路站开设了到厂区的接驳车,让他们的员工也能享受到公交高峰线带来的便利。
  之后,以“20×”为线路号的早晚高峰车陆续开行。例如,203路就是连接宝山区长江路与市区的一条高峰线路,服务的直接目标人群是原上钢一厂的职工。到1995年,早晚高峰车线路发展到29条。
  时过境迁,原来的许多大工厂逐渐搬离原地,某个区域集中大人群的上下班通勤需求发生了变化;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沿线居民的乘车时段开始不局限于早晚高峰,全日线的开行势在必行;轨道交通的覆盖,也显著地缓解了运力不足。于是,许多公交高峰线已不再有开行的必要。崔宏云说,当有了联系吴淞地区和上海市区的101路全日线公交,以及轨交3号线到达了这片区域,201路的使命就完成了。2007年6月20日,201路退出运营。
  有的停运、有的改为全日线,201路和它的一些伙伴们虽然离开,但今日,仍有“20×”系的高峰车运行在申城的街头。连接荆州路长阳路(地铁大连路站)和彭浦新村的222路就是其中一例。从地图上看,这条高峰线穿过杨浦、虹口和静安三区,将沿线区域内的地铁4号线、12号线、10号线、8号线和1号线之间以最短的距离串联起来,免去了纯搭乘地铁的多次换乘和绕路之苦。
  家住四平路地铁站、曲阳路地铁站附近的居民就深有感触:他们如果要去地铁1号线沿线的宝山区域,坐8号线到人民广场再转1号线的方式是到市区绕了一个大弯子,可能要多坐10站地铁。然而,走这条路线的公交全日线只有79路一趟,而222路在工作日早晚高峰的加入,让乘客多了一个选择,候车间隔也相应减少。在他们看来,这条线路“真的很管用”。

“55路们”:贴心的大站车


  与高峰车相比,大站车这种公交的调度形式在上海出现更早了许多。1929年,英汽开设C路、D路特快车,分别行驶于曹家渡至外白渡桥,以及兆丰花园(今中山公园)至外洋泾桥(今延安东路外滩),这是有资料记载的上海最早的公交大站车。
  新中国成立后,为缓解高峰乘车拥挤,上海公交在市区的一些主要线路上,选择始发站集结量大、中途补给量多、乘距长的线路大量采用大站快车的运营形式,来有效平衡高峰客流。同样,随着公交运力的发展、轨交的补充,大站车也逐渐减少。
  2017年9月,55路公交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推出大站车,这是近些年,公交大站车又一次走入公众视野。它的引人注目,首先在于“55路”这块经典招牌。2012年3月,由于线路调整,当时已经在上海运营近60年的55路公交原计划被撤销。关注到民众对该条线路的感情,交通部门最终保留了这条线路名称,将原来的910路改为55路,新55路的运行路线不仅覆盖了原55路,还在南北都有所延伸,从南浦大桥通达世界路新江湾城。
  而这次大站车的开启,也是充分调查民意后做出的决策。上海巴士一公司55路线路主管贾逸臣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对运营状况的观察以及乘客的调研显示,四平路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比较拥堵、公交行车缓慢;再根据上海巴士公交集团“一路一骨干”的安排,公司决定在穿越四平路全程的55路开启大站车。
  55路大站车的站点数有大幅度的缩减,减到只有常规路线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这样平均每单程能比常规路线的90分钟快15-20分钟。而据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55路大站车开行的首个早高峰,从南浦大桥开出的一趟下行车更只花了45分钟就跑完了全程,耗时只有常规路线的一半。
  贾逸臣说,大站车站点的设置充分考虑了与沿线轨交的换乘,以及乘客人流的实际走向。例如,路线经过的杨浦中原、新江湾城等区域是居住密集区,早高峰这里是大量客流往市中心区域去,晚高峰则是从市中心返回这里;因此从站点图上可以清楚看到,早晚高峰与上下行这四种搭配的站点图没有完全一样的,总是在上下客流集中的站点来设站,而客流少的站点就跳过。
  为了防止乘客搭错车,除了车辆顶灯显示和车门处的站点提示牌,在55路大站车运营初期,公交工作人员还为乘客发放印有站点路线的扇子、在每个站点安排志愿者指引。已有17年公交駕龄的上海公交行业优秀驾驶员、55路大站车司机徐永刚说:乘客上车时,他会特别再提醒这是大站车,并报出沿线站点名。他还说,大站车是“放站不放速”,始终保持安全运营,乘客们可以安心乘坐。
  “公交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个服务更好。”他说。
其他文献
一部《东京女子图鉴》,一句“自始至终,我只想被人羡慕而已”,让中国的观众们又兴起了直接探讨“女性欲望”的欲望。  除了欲望,还有商机。于是,我们看到,《北京女子图鉴》和《上海女子图鉴》的先后问世。  很早很早以前,《华尔街》告诉我们,贪婪未必不是个好东西;之后,《欲望都市》启蒙了一代文青女,都市女性的渴求,成功地引发了诸多共鸣。  “欲望”或许是浅薄与世俗的,但你不能否认,这浅薄与世俗里,也透着股
2018年春节档可谓竞争激烈,7天55亿元、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纪录、单日观影人次紀录、周末票房纪录都已被刷新。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2月28日下午3点40分,中国电影内地市场2月票房产出突破100亿元,观影人次2.59亿。不仅刷新了中国内地市场在2017年8月创下的单月票房73.7亿元的纪录,也打破了北美市场2011年7月的全球单月单市场票房纪录(13.95亿美元,
天太热,晚上十点和妻下楼买瓜。  小区门口左侧有一个卖瓜的红棚,瓜主是一对年轻夫妇。男的弯腰整理瓜,女的低着头坐在板凳上,半遮半掩地给怀里的孩子喂奶。  问价。男子指着脚下的两堆瓜答,一块二,一块五。今年合肥西瓜不贵,一块五是啥好瓜?见我诧异,小伙子笑:一块二是有籽8424,一块五是无籽8424。  我望着瓜有些犹豫。一个大妈过来,说,小伙子,讲实话,前天在你这买的瓜真心难吃。小伙子愣了一下,大方
根据2015年8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要成为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的确,作为国家的名片,国有企业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国企的存在价值,就在于它是否能做到心系民生。根据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2018年发布的调研报告,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连续八年高于中国的民企和外企。  以区属国企上海新长宁(集团
百回本《西游记》不仅故事更为丰富,而且多了太多与道教炼丹术有关的隐喻性诗词。那么这个最终改写成功的作者是大家公认的吴承恩吗?仔细阅读史料,就会发现其中疑窦丛生。    《西游记》明代成书,是为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那么在百回本《西游记》之前,有没有西游故事呢?  答案是肯定的。宋元刻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被认为是百回本《西游记》的雏形。《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现存两种,一为“大字本”,一为“巾箱本”
历时6年时间的筹建,坐落于杭州的亚洲最大设计博物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于2018年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日正式开馆。  外观主色材料安哥拉红砂岩与蔚蓝的天空交相映衬。晴天和雨天,红砂岩会有不同的颜色状态,简约的几何形体,带有阿尔瓦罗·西扎建筑和美学风格的深刻烙印。这就是最新亮相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博物馆入口处层高2米多,而大堂中央的高度有7米,走进大厅,视野开阔。顶部用了透光玻
1907年,二十六岁的西班牙青年画家巴勃罗·毕加索创作了《亚威农少女》,旋即在西欧的艺术界掀起波澜,这标志着立体主义的诞生。这个结论,这种叙述,我们都耳熟能详,早已成为教科书上的标准段落。如果不持艺术进化论,相反,我们深入毕加索生活的时代,就会发现,当时的评论家、鉴赏者,并非全部一致叫好,更可能的情况是,他们会对毕加索感到愤怒,既因为他的卓尔不群、标新立异(对文学界的先锋派,何尝不是如此!),又因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是需要全人类共同守护的蓝色家园,然而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遍布海滩的垃圾和饱受污染折磨的海洋生物,却让这片蔚蓝失色。2018年9月15日,在第33届ICC国际海滩清洁日来临之际,由上汽通用汽车与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联合发起的“绿动未来”环保公益平台携手全国50余家环保机构,走进青岛胶州湾进行海滩清洁,用行动还海洋一片蔚蓝。活动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绿动未来”志愿者不仅与众
最近,纪录片《风味人间》刷屏,我还看了他们的一个衍生产品,叫《风味实验室》,后者是一个聊天节目,第一期有四个嘉宾,外加一个厨师,嘉宾聊天时,厨师做出一道菜。整个节目在演播室内完成。在我看来,这个《风味实验室》更像是一个在厨房里进行的谈话节目。《风味人间》是向外去寻找美食,但看完之后,我对美食的欲望更收敛了。  在人类学家看来,我们吃饭的方式是经过漫长的进化而来的。每天早上,我们吃相对固定的食物,这
“我们有责任保护好用户的数据,如果我们做不到就不配服务你们。”在举世声讨“泄露用户数据”的声浪中沉默了数天之后,Facebook创始人、CEO扎克伯格终于开始在各种媒体上发表了这样的声明,并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问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历此劫,Facebook就能浴火重生了吗?何况,还有那么多拥有巨量用户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它们给我们带来的信息安全隐患,其实一点也不比Facebook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