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经泪阜径路整复单纯性眶内侧壁骨折手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4514516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泪阜径路行眶内侧壁骨折整复术治疗单纯性眶内侧壁骨折的可行性并分析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纯性眶内侧壁骨折并接受鼻内镜下经泪阜径路行眶内侧壁骨折整复术的21例患者(21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所有患者眼球内陷、复视、眼球运动、视力等变化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8 ~ 20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Medpor外科种植体的脱出、排斥、感染或其他不良反应.所有患眼手术前后视力无下降,术后双眼突出度基本一致,相差均<2 mm.各方向眼球运动基本正常.13例复视消失,1例复视改善.结论 鼻内镜下经泪阜径路行单纯性眶内侧壁骨折整复术术式安全,无明显并发症。

其他文献
性激素与干眼的相关性研究较早就受到关注.眼表的炎症反应、上皮细胞凋亡、脂钙蛋白、脂质成分的表达异常可能是各种类型干眼发病的重要因素,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与这些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泪膜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是干眼发生的直接原因.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对泪液成分和相关眼表组织的病理改变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泪膜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形成干眼.雄性和雌性激素对相关眼表组织的调节作用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从雄激素和雌
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办,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组、天津市医学会和天津市眼科医院共同承办的“第16届全国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术会议”于2014年6月19至22日在天津召开.会议由全国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组顾问何守志教授主持开幕式,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全国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组组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致欢迎辞,中华医学会眼
期刊
视网膜母细胞瘤(RB)动物模型研究的进展加快了对RB生物学特性及其治疗方案研究的步伐.目前主要有转基因模型和异种移植瘤模型两大类.RB转基因模型经历了从LH-β-Tag模型到选择性基因敲除模型的发展过程.RB异种移植瘤模型包括眼内移植瘤模型和皮下移植瘤模型.转基因模型和异种移植瘤模型各有其优缺点,二者的结合为进一步研究RB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探索更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案奠定了基础.本文就RB动物模型的研
期刊
原发性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眼病,失明人群中约8%是由于青光眼所致[1].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体征.目前研究证实,能阻止病情进展保存视功能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降低眼压[2]。
期刊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双城市50岁及以上人群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及致病原因.方法 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2006年9至12月对黑龙江省双城市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8个调查点,共检录5 481人.正式现场调查之前先进行预试验,并进行保证调查质量的重复性检验.根据村户口本逐户检录调查对象.按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分别计算受检者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
踏过一季寒冬,大地传递着早春的信息,2014年朝着我们走来.回顾握手辞行的2013年,本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各项期刊指标继续提升,在眼科学类期刊中名列榜首;在1994种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排名中,总分位从第90名提升至第30名,最值得高兴的是,本刊再次荣获了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这是全体眼科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我们为之自豪!在未来的办刊岁月中,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发扬优势,坚持尊重科学、求真务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主办,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2014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国际高峰论坛,将于2014年6月13至15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本次论坛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围绕斜视、弱视、儿童视光、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婴幼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儿童眼外伤、儿童遗传性眼病及其他儿童眼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行学术讲座。
以信息学为决策依据的循证医学是当今世界医学的主要模式。传统眼科信息学的核心课题包括了电子病历(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 EMR)与图像处理系统,我国已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开发,并取得了一定效果[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很多医院的建设与国际接轨,利用先进网络技术和最新硬件设施,建立了相对满意的EMR系统[2]。然而,至今却未有学者或研发人员开发应用针对我国眼科专科
期刊
目的 探讨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AVMD)患者临床表型特征和相关致病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1至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就诊的5例AVMD患者进行详尽的眼科检查及Best1和peripherin/RDS基因突变筛查.采用相同方法对50名对照者进行筛查以便比较.结果 5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28~59岁).2例为双眼发病,3例为单眼发病,其中1例患者对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