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聚丁二烯的研制:Ⅲ,不同芳烃链转移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来源 :合成橡胶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we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正丁基锂-烷氧基钾-二乙二醇二甲醚为引发体系合成液体聚丁二烯,考察了以甲苯及邻、间、对二甲苯和乙苯作链转移剂(兼作溶剂)对调聚反应的影响。实验获得了表现增长速度常数、增长活化能,并考察了它们对丁二烯调聚物分子量的影响,同时得到了在一定条件下的链转移常数、链转移速度常数和转移活化能,测得了在相同条件下的链转移次数。不同芳烃链转移剂对调聚物的微观结构有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在C_4抽提和丁二烯合成系统工业装置上,以用量12 ppm的羟基乙叉二膦酸作循环冷却水的缓蚀阻垢剂,并配以通氯杀菌灭藻技术,试验时间为33、49和52 d,挂片腐蚀率分别为0.039、0.
采用高温GPC、GPC-[η]法和红外光谱法测定了低密度聚乙烯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和支化度所得结果与文献值十分吻合。在制备样品溶液时,保证样品完全溶解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自50年代末期以来,氟橡胶就是一种被制品厂家和材料工程师及设计工程师采用的合成橡胶。此后,氟橡胶被认为是特种橡胶,只有相当少数的工厂用来生产或压制零件,而这些零件大多
本工作用甲苯作溶剂,乙醇作沉淀剂,用沉淀分级法,对溶聚丁苯橡胶(S-SBR)进行了分级。用粘度法测定了S-SBR在甲苯及四氢呋喃(THF)中的[η],用小角激光光散射光度计,测定了M_w
以自制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研究了苯乙烯、丙烯腈在聚醚多元醇(官能团数为3,M_n=5×10~3)中的分散聚合规律,得到最大分散聚合速度表达式
采用反应法制备的 MgCl_2/EtOH/AlEt_2Cl/TiCl_4/给电子添加剂体系为载体催化剂,以Al(i-Bu)_3为助催化剂,对乙烯-丙烯共聚合进行了研究。在PCl_3、C_6H_5COOEt和P(C_6H_5)_3
阐述了弹性体材料的燃烧和阻燃机理,以及燃烧时的发烟和毒性问题,介绍了可以采取的阻燃措施和五种阻燃剂。指出,对阻燃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应以同时获得材料的阻燃、低毒和低烟
“八五”期间国内要不要发展溶聚丁苯橡胶(S-SBR),据说同行意见相左。我认为S-SBR在我国首次碰上了发展机遇,合成橡胶界应有远见地使之成为现实。 一、关于成本 S-SBR的生产
期刊
根据Danckwerts和Zwietering的微观混合理论,开发了聚合反应器的微观混合数学模型。当已知反应动力学和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时,可以应用这一模型,计算可约束真实反应器行为的
期刊
本工作研究了以Al(i-Bu)_3为助催化剂,WCl_6-醇(酚)体系对聚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WCl_6-醇体系的聚合活性比 WCl_6-酚体系高,其中 WCl_6-C_4H_9OH 体系最高;在 WCl_6-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