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护身术》教学评析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ub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奇妙的护身术》是冀人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第二单元内容,本单元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主要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动物如何凭借一些本领保护自己、适应环境,进而体会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
  《奇妙的护身术》共两课时,第一课时是认识保护色、拟态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迷彩服、雪地服等。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认识动物的特殊防御方式。设计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前收集“动物保护自己的方式”的相关资料,课堂上整理讨论材料。
  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动物保护自己的方式”方面的资料时了解到,学生对动物的护身术很感兴趣,结合他们的实际感受,本课采用猜谜、举例等方式展开教学。动物的护身术有很多,学生收集的资料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本课中我更加详细地介绍这些奇妙的护身术,同时补充一部分学生没有提到的动物护身术。这个过程我主要是以谜语的形式组织红蓝两队打擂台,既能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本课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收集资料和相互分享,能归纳出动物保护自己的特殊方式,能举例说明动物保护自身方式的意义。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分类、收集资料等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动植物在自身防护方面的具体实例,增强对生物适应环境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保护色和拟态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动物的护身术,现在一起来看一看。(出示雪地猫头鹰图片)这是雪地猫头鹰,它和普通的猫头鹰有什么区别?
  生:它全身是白色的。
  师:这与它身后的背景颜色极其相似,这种动物的护身术是什么?
  生:保护色。
  師:(出示叶滫)这是什么?树叶吗?大家仔细看。
  (教师用手指叶滫的头部,有的同学立刻发现了。)
  生:老师,不是树叶,是虫子,它有头。
  师:对,这不是树叶,而是一种昆虫,它的名字叫——叶滫。你能告诉我它的护身术是什么吗?
  生:拟态。
  师:为什么?
  生:如果老师不提示我们,我真的以为它就是树叶。因为它身体的颜色和形态与周围的环境极其相似,它太像树叶了!所以叶滫的自我保护方式是拟态。
  意图:雪地猫头鹰和叶滫是上节课我没有展示的图片,目的是让学生用新的图片来复习保护色和拟态。
  二、整理资料、汇报
  师:除了保护色和拟态,动物还有很多种护身术,下面请同学们把你们收集到的有关“动物保护自己的方式”的资料,先在小组内整理一下,然后汇报,其他组相应补充。
  (各小组交流资料,之后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学生补充。略。)
  意图:课前让学生收集“动物保护自己的方式”的相关资料,收集资料的过程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三、认识动物特殊的防护方式
  师:同学们找到的动物护身术真不少,下面我带领大家一起以猜谜语的形式,通过小组比赛,学习一些我们不太熟悉的动物的护身术。看哪个小组猜得准,猜得多?
  (课件出示谜语)能走路,会游泳,风吹忙缩头,雨打便收尾,身穿铁甲衣,是个胆小鬼。
  生:乌龟。
  师:它利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
  生:壳。
  生:保护色。
  师:看来,一种动物的护身术不止一种。
  (课件出示谜语)身上花花绿绿,走路弯弯曲曲。洞里进进出出,开口十分狠毒。
  生:蛇。
  师:那么蛇以什么保护自己呢?
  生:有毒的蛇,例如眼镜蛇用喷射毒液保护自己。
  生:图片上的蛇身体是绿色的,它趴在树枝上,是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生:响尾蛇用声音保护自己。
  师:(课件出示谜语)叫龙不是龙,专爱吃小虫,身体会变色,隐秘难寻踪。
  生:变色龙!它用变色保护自己。
  师:除了变色龙,还有哪种动物也用变色来保护自己?(出示比目鱼的图片)你能在图中找到动物吗?
  (学生到屏幕前用手把比目鱼的外形画出来。)
  师:(课件出示谜语)身体不算大,尖刺满身插,遇敌缩成团,谁都没办法。
  生:刺猬用刺来保护自己。
  师:你知道什么动物很有办法对付刺猬?
  生:黄鼠狼会往刺猬身上喷臭气,刺猬会熏得晕倒,身体会打开,然后黄鼠狼乘机吃掉它。
  师:黄鼠狼对付刺猬的办法同时也是它自己的护身术,当它遇到危险的时候,也会用“放臭气”的方法把敌人熏倒,然后趁机逃跑。谁还用放臭气的方法保护自己?
  生:臭鼬。
  师:刺猬可以用刺保护自己,而面对黄鼠狼的臭气却无可奈何。所以,任何一种动物的护身术都有它的局限性。(课件出示迷语)大姐长得真漂亮,身穿桔红花衣裳,七颗黑星上面镶,爱吃蚜虫饱肚肠。
  生:七星瓢虫。
  师:(课件出示谜语)二姐最爱嗡嗡唱,百花园里忙又忙,后腿携带“花粉筐”,装满食品喂儿郎。
  生:蜜蜂。
  师:(课件出示谜语)三姐身披黄衣裳,腰儿细来腿儿长,飞到田间捉害虫,尾巴毒针赛刀枪。
  生:马蜂。
  师:蜜蜂、马蜂用什么来保护自己?
  生:蛰刺。
  师:瓢虫呢?
  生:装死。
  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会装死?
  生:熊、负鼠。
  师:负鼠一旦被敌人抓住了,它就会装死,身体完全变得软瘫,这时,不少敌人便失去了吃它的兴趣,因为它们一般不爱吃已死的动物。
  和那些千方百计拟形、拟态、用保护色把自己伪装起来的昆虫不同,有一些昆虫恰恰相反,在它们的身上,有着鲜明而醒目色彩的斑块、条纹或毛突。这一身华丽的外衣,使它们在草丛或树枝间十分显眼,难到它们就不怕天敌发现自己,吃掉自己吗?昆虫学家经过观察、研究后发现,这些昆虫身上有这样醒目的色彩,是一种警示,是使敌人望而生畏的警戒色。有了它的保护,这些昆虫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活动,用不着东躲西藏了。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师:毒蛾、灯蛾的幼虫身上长有红黄相间的条纹和很长的细毛,喜欢食虫的鸟类看到后,经验告诉它,凡是身上有这种色彩的虫是有毒的,吃不得,于是它便马上放弃。昆虫学家在解剖了许多食虫动物的胃以后发现,在胃里面的昆虫尸体中,很难找到具有警戒色的昆虫。有趣的是,像红斑蝶、食蚜蝇、透翅蛾等昆虫的身上并没有毒素,但是它们却能模拟有毒昆虫的警戒色,狐假虎威,吓退天敌。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师:下面我们由陆地转向海洋,看看海里生活着什么动物?它們有什么奇妙的护身术?(课件出示谜语)身上雪雪白,肚里墨墨黑,从不偷东西,却说它是贼。
  生:乌贼。
  师:谁知道乌贼用什么来保护自己,注意“肚里墨墨黑”这句话。
  生:墨囊。
  师:当乌贼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会喷出墨汁,把周围的海水染黑,乌贼趁机逃跑。
  (演示课件。)
  师:(课件出示谜语)一种动物说来怪,身上长刺不扎人,别人冬眠它夏眠,内脏可从肛门排,迷惑敌人借机逃,人称它为“海黄瓜”。
  生:海参用排出内脏的方法保护自己。
  师:海参遇到敌害时会将体内的肠管、呼吸树等器官,由肛门排出,以供猎食者饱餐一顿而避敌。不过请放心,在几周内,海参又会生长出同样的新器官。
  意图:这个过程是以谜语的形式组织红蓝两队打擂台,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这是这节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亲历“猜谜语”“在谜语里找到动物的护身术”的过程,再延伸到认识“哪种动物也有这样的护身术”。
  四、交流汇报,共同总结
  师:关于动物的护身术,同学们经历了三次学习过程,第一次是收集资料,第二次是小组整理、汇报材料,第三次是猜谜语,更加详细地了解动物的护身术。下面是大家谈收获的时候了。请大家分小组讨论,总结动物的护身术有哪些,同时要列出相关动物的名字,看看哪组的同学记得多。
  师:在自然界,动物为了生存,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追逐和竞争,那些掌握奇妙护身本领的动物在激烈的竞争角逐中生存下来,那些没有奇特护身本领的动物最终被淘汰,这就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正是由于这种自然选择,物种才得以延续,动物的种类也多种多样,我们的世界才如此生动和美丽!不过目前由于诸多原因,动物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许多动物正在逐渐减少。
  这里,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句话:珍爱生命,与动物和谐共处!
  意图:在课的最后,由动物的护身术引出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又延伸到保护自然环境,一箭双雕。
  教学评析
  本课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1.猜谜贯穿全课
  谜语的语言生动、明快、有趣,又富有韵律感,所以能吸引孩子,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谜语往往采用一些比喻、拟人、象征的手法,能用简短的语言精练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引发孩子去观察和思考,从而建立语言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对孩子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想象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
  本节课中,谜语激发孩子多角度地看问题,呈现出特有的魅力。在猜谜语的过程中,孩子会体会到,原来同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表述,进而打开孩子的思维空间。从这个角度说谜语是一种“智力体操”一点也不过分,孩子听了谜面,就会在头脑中出现平时观察所得到的有关事物的形象,再经过分析与比较才能作出判断,说出谜底。如果进一步训练孩子自己编谜语,他们就要根据对象的颜色、形状、用途及其特性,用形象顺口的语句把它们描述出来,且不能直接点出谜底,这能很好地培养孩子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兴趣与习惯。
  2.上课富有激情
  本节课上课老师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教师有激情首先表现在自信上,对自己的能力、实力充满信心。教师要做到勤读书、勤记录、勤思考,要始终有“知识的活水”。
  教师要放开束缚,解放学生。要使教学更加民主而有情趣,课堂上可以有幽默,可以有游戏,可以有讨论,可以有辩解。在课堂上,教师是一个鲜活的人,一个情感的化身,一个导演者;讲到悲伤处泪流满面,讲到激动处手舞足蹈,讲到高兴时孩子般地欢笑……只有这样,才会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怀。
  教学中,要开启学生的心扉,吊起学生学习的味口,教师的体态语言也很重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表情是情绪的“睛雨表”,有时教师一个眼神会让学生激动不已,一个手势会使学生专注认真,一个微笑会使学生心花怒放,一个动作会使学生永生难忘。课堂上,当学生开小差或随意说话时,当有些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过多指责或批评,而应用一些恰当的体态语言加以暗示。
  3.教学方式多样
  本节课老师运用了猜谜语、画一画等多种方式,同时准备了大量丰富的图片,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办法还可以多一些。如把小壁虎借尾巴编成故事,让孩子们判断壁虎的防御方式;猜谜语时除了教师出示外,还可以学生出示,或者根据动物的特征自编谜语;最后分组讨论、填表,起到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总结的作用;如果小组汇报采用竞赛的形式,学生积极性可能更高。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本文从实施背景及意义入手,总结本单位实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具体做法和初步成效。  【关键词】公立医院;党委领导;院长负责制  一、背景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
[摘要]目的:深入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应用。方法:从2017年10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任意挑选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分析对象,秉着平均分配的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两个手术小组,每个小组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对照组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传统的开腹切除手术,为观察组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
《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设计了4个连续实验,即把餐巾纸塞入杯底后倒扣入水中,逐渐倾斜杯子观察实验现象,将杯子连同一颗浮球竖直倒扣入水中,在杯子底部戳一小洞后观察浮球位置变化。本次课堂观察以“学生的猜测”为观察分析点(如表1),侧重从学生的猜测来分析“空气占据空间”概念是如何一步步建构的。  学生前概念呈现——观察量表(一)  如图1,向学生下发观察量表,根据学生填写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1.学
【摘要】县域医共体建设是当今医改的重要课题。长兴县中医院抓住县域中医院医共体建设的发展机遇,通过发挥宣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推动各项体制机制建设,全面打造县级中医院龙头地位,全力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积极塑造医共体集团新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关键词】中医院;医共体建设;新闻宣传  县域医共体建设是当今医改的重要课题,长兴县中医院是县域范围内首个“吃螃蟹的人”,于2017年开始在当地探索县域
教学分析  《植物叶的敲拓染》一课选自杭州市明珠实验学校拓展性课程《自然奇记 记录自然》,该拓展课也是《植物》单元的深度延伸。在《植物》单元中,学生学会了通过拓印的方法来记录植物的一些信息,但因受限于方法和工具,这些信息记录有一定的缺憾与不足。以用蜡笔或铅笔拓印植物的叶为例,拓片所呈现的只是叶的形状、大小和大致的叶脉分布情况,而对叶的颜色无法真实记录。实际上,不同植物叶的形状各异,颜色更是五彩斑斓
“摄影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在这个赛场上,没有成千上万人为你助威呐喊,只有你自己在孤寂中虔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长期的坚守。最后,你拿出的作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被读者所赞赏,那便是你获得的奖牌。”,这是吴惟老师多年摄影经历的感触。  今年已经82岁的吴惟老师,可以说是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摄影艺术事业。吴惟从小喜欢绘画,儿时家中有几片果园和菜地,当其他小伙伴在追逐打闹的时候,吴惟则更喜欢观察花朵和果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老龄化时代。“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成为当前人口结构的形象概括。党中央、国务院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高质量精品养老建筑将成为下一步建筑业关注的焦点。  2018年12月5~7日,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住宅工程指导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协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山莨菪碱在哕音难以吸收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8月—2018年11月内收治的48例哕音难以吸收的肺炎患儿,根据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先就诊)和研究组(后就诊),各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配合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①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及哕音消失时间都比对照组
未来一年,我们将为中药人、中医人组织更多中药相关学术会议、培训,2018,我们拭目以待!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促进首都中药学术交流,把握学术热点,倡导学术争鸣,优化中药事业和产业学术环境,推进中药事业传承与创新发展。北京中医药学会“2017年中药学术年会”于2018年1月26日顺利召开。  北京中醫药学会中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总中药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万达集团与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此次合作将耗资700亿元,在成都建设医疗产业园区,共同打造一座世界级的医疗产业中心。在四川成都参加完“川商返乡发展大会”后,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又参加了“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并宣布:万达将进军医疗产业,第一站就是四川。  “抢滩”医疗早有布局  新医改、人口老龄化、“全面二孩”等为医疗产业带来了利好。国务院早于2013年10月印发《国